供给侧改革下经济管理创新的国际经验借鉴研究
2017-02-23郑绍庆
郑绍庆
(浙江工商大学 杭州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2)
供给侧改革下经济管理创新的国际经验借鉴研究
郑绍庆
(浙江工商大学 杭州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2)
供给侧改革作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有必要借鉴国际相关经验,这有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文章概括了国际供给侧改革下经济管理的经验,并阐述了美国、英国供给侧改革措施,同时结合我国供给侧改革下经济管理的特点,试图探索出经济管理的创新发展新道路,为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供给侧改革;我国经济管理;创新发展;经验借鉴
引言
我国经济的发展已经与国际经济实现了全面接轨,经济管理创新发展策略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文章首先结合美国及英国供给侧改革下经济管理的经验进行分析,两国在供给侧改革中普遍以收紧货币政策、减少政府干预、降低税费、保持社会福利支出的平衡为主要措施。并对我国供给侧改革下经济管理的特点做出相应的分析,借鉴国际供给侧改革措施探寻经济管理创新发展的路径,为我国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一、国际供给侧改革下经济管理的经验概括
1.美国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社会经济出现了“滞胀”的局面,社会经济下滑趋势明显,造成了社会通货膨胀的局势。受到“凯恩斯主义”模式的严重影响,美国政府在进行过多的干预之后显得束手无策,片面的将刺激政策作为改变这一形势的主要手段,导致美国社会经济下滑的态势日益加剧。随着新一任美国总统的上台,里根总统提出了供给侧改革措施,将缩紧货币政策,减免企业、个人所得税、削减社会福利开支作为主要措施,促使美国经济迎来了全面的复苏,并最终走向了繁荣发展的道路。
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美国政府做出了相应的供给侧改革政策,其中,以拉动内需为重要的出发点,将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保持相对平衡,使得社会经济增长速度能够保持平稳上升,为美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铺平了道路。首先,美国政府将降低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通过采取收紧货币政策,降低企业、个人的税费标准,以及完善财政政策为手段,使得各行业、各领域中的政府干预不断减少,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实施了“松绑”,刺激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另外,美国政府还注重将科技产业、服务产业的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提高科技产业在未来发展中的作用认识。在全球经济复苏弱于预期的背景下,2015年,美国政府再次发布《美国创新战略》,该创新战略强调维护美国创新生态系统,聚焦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大教育等基础要素投入。美国创新战略希望通过制度体制和产业结构改革以及技术创新、创新成果产业化路径提高美国经济增长质量[1](P78)。在宽松的政策下,美国过剩产业逐渐转型为新型服务产业和科技产业,让这些过剩产业的社会竞争力不断提升,解决社会就业压力,缓解社会经济发展所存在的负担。
早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美国企业普遍存在人均利润与往年相比出现下滑的迹象,致使美国社会经济处于负增长的状态。在美国总统里根上任之后,制定并出台了系统的供给侧改革措施,推动美国社会个人利润稳步上升的同时,将产能低、社会资源消耗量大、人力资源限制现象明显得企业进行兼并,在这样的条件作用之下,改革初期出现了大批国有企业员工下岗的局面,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行业垄断逐渐消失,大中型企业实现了个人承包,并建立了稳定的产业链,供需端能够保持平衡,推动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2.英国
从1970年开始,英国社会经济走向了低谷,由于在货币管理政策方面采取了相关的宽松政策,导致社会经济产生泡沫效应,通货膨胀、企业工人生产效率低下、社会事业率不断攀升,造成各行各业大面积经济亏损。在社会发展方面,社会福利支出较大,与国民经济收入之间不相吻合,致使国家债务繁重,社会经济发展处于近十年的“水深火热”之中。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以英国“铁腕”著称的撒切尔夫人上台执政,将经济政策做出了一系列的调整,将需求刺激逐渐转向供给侧改革措施,在改革进程中强调政府不应过多干预,重视将市场机制的作用全面发挥,并且将以下五项重大的改革措施作为重中之重。
(1)将政府过多的干预行为、干预措施加以管控,强调市场经济的自由发展,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私有化改革,转让国有企业股份给个人。其中,主要将电信业、航空航天业、汽车制造业、矿产资源行业、电力行业等国家大型企业集团股票转卖个人,另外,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将市场机制引入社会公共服务领域,鼓励公民个人承包学校食堂以及公共服务行业中的诸多领域。
(2)政府管理部门放松管制力度。在石油、化工、邮电通信等行业中,取消行业垄断行为,并将物价管制委员会这一国家权力机构撤销,废除近两百项经济活动的相关规定,并将原有的外币管制条例封存,使得本国英镑汇率能够保持自由上调和下浮,使得社会经济实现了松绑,最终让英国社会经济的社会竞争力不断提升。
(3)普遍减免税费。在这一时期,英国的税收政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个人所得税从原有的33%降低至25%,公司税率从原有的52%下调至35%,中小型企业税费下调力度更大,直接降到了29%,使得英国纳税程序得到了简化,为扶持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4)外币政策的收紧,使得外币供应量得到明显控制。控制外币供应量并不是减少外币的存储量,这样有利于受到通货膨胀严重的行业尽快脱离经济危机所造成的影响,提高工人的社会就业率,减轻社会压力。
(5)不断减少社会福利的开支,确保国家财政收益与社会福利支出保持平衡。在社会中增加公共物品的流通,并将其流通范围不断扩大,逐渐形成市场化效应,推动了社会医疗、保险、住房私有化以及私人教育的全面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复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撒切尔夫人大力推行的供给侧改革的一系列措施中,加强市场竞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有效化解过剩产能,而且应强化减税降息、打破垄断、降低成本等领域的政策实施,进而强化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与促进技术创新、培育新兴产业的政策协同,更应完善相关制度与体制,全面释放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供给潜力,促进经济体系的转型发展[2](P60)。强调对社会经济实行“松绑式”管理,促进了英国社会经济的复苏和振兴。从推行供给侧改革的一系列措施,在短短的六年之内,社会经济发展从﹣2.2%直接升至5.9%,涨幅惊人并保持了很长一段时间迅猛发展的趋势。然而在改革的初期,对国家经济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众多大中型国有企业面临倒闭,并且企业工人下岗严重,但是经过长时间推行这一供给侧改革措施,英国政府顶住了改革初期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促使新兴产业得到了发展,社会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就业率稳步提升的同时,财政风险降到了最低,进而使英国经济走出了通货膨胀的抑制,逐渐成为世界经济最为繁荣的地区之一。
二、我国供给侧改革下经济管理的特点
1.产能过剩行业的供给侧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供给侧改革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在货币政策以及财政政策中,都进行了供给侧改革措施的完善。在过剩产业中,供给侧经济改革也呈现出明显的特征,无论是在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方面,都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办法及措施。但是,在过剩产业供给侧改革中,强调的是短暂的刺激措施,将近期的利益作为主要的追求方向,刺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缺乏可持续发展动力。随着我国地方政策、法规的不断出台,地方政策性法律法规为地方优势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造成地方经济产业发展过剩的局面出现,政府提供的干预过于强烈,政策性扶持、管理力度相对较大。在这样的条件驱使下,地方政府所保护优势产业成为过剩产业,产品供大于求成为普遍的现象,导致产业内部员工遭受裁员、流失的危险,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在此,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我国社会经济管理的发展方向应以削减政府干预为主要方向,收紧外币政策强调外币的储备量,同时放宽财政政策,减轻过剩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造成的负担,助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现代服务业的供给侧改革
在我国供给测改革视角下经济管理的特点中,现代服务业供给侧改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特征。虽然我国已经做出了相应的扩大内需战略调整及部署,放宽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但对于内需市场空间的带动作用并不是十分明显。现代服务业作为未来社会发展潜力最大的行业,我国在供给侧改革中,所做出的战略调整还存在明显的不足,政府干预相对过多,控制性法律、法规相对较多,抑制了现代服务业的全面发展。就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水平进行分析,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较为滞后,在服务行业中的市场占有量不足50%,与西方发达国家70%的占有量相去甚远。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政府所存在的管控思想还停留在传统服务业的层面上,现代信息技术领域、通信技术领域并没有得到全面的重视,导致在供给侧改革措施中并没有体现出区别对待的视角,进而导致“我国社会经济管理存在管理对象的针对性不强,政府干预、管控较为苛刻的现象”极为明显,严重阻碍了我国现代服务行业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也必然会遭受严重影响。
3.先进制造业的供给侧改革
我国在先进制造业方面提出了供给侧改革措施,强调淘汰过于落后的生产技术、清理产业内部的“僵尸企业”,让先进制造业能够活起来。然而针对于先进制造业而言,单纯地依靠改变生产技术、清理产能低、消耗大的企业并不能改变根本状况,必须根据社会的总体需求形势做出相应的改变。其中在先进制造业中,依然存在过剩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造成了严重的负担。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需求量不断扩大,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成为社会主要需求方向,先进制造业的供给侧改革偏重于技术革命、清理过剩产业中的企业,只能达到治标不治本的目的,而根据社会总体需求,改造产能低、资源消耗大的过剩产业则是关键中的关键。地方政府应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撤销相关的地方保护政策,实行县级制造业内部企业的个人承包,使得先进制造业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另外,我国还有一部分先进制造业技术水平、生产能力、产品科研成果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是我国在这些领域方面还处于进口量大于出口量的现状,这样就导致我国先进制造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不能产生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最终会形成先进制造业逐渐成为过剩产业,成为阻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
三、借鉴国际经验,探寻经济管理的创新发展
1.以金融政策改革解除金融抑制
我国在社会经济管理探寻创新发展的道路中,借鉴美国、英国供给侧经济改革的相关措施,强调将社会经济进行市场化改革,使得利率能够实现市场化,人民币汇率得到自由调整。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11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以消费升级促进产业升级,“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扩大内需”[3](P84)。其中,不免会存在很多的意见分歧,但是不可否定的是,国家在金融管制方面已经最大限度地做到放松,在控制外币的供应量的同时,加大外币存储量,使得金融业的发展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制约因素。这样就使得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逐渐实现换代升级,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长足的推动力。
2.以调整人口政策来实施人口资本战略
人口政策的调整既是刺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直接因素,也是我国未来社会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条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来的经济新常态下需要树立的发展新理念。如何有效贯彻这一新理念,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就宏观调控方式而言,引入和加强供给侧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现阶段宏观经济失衡的新特点及深层次原因,要求引入供给侧管理和供给侧改革的特点[4](P38)。在2016年十大届五中全会上,我国通过了一项极为重要的人口政策调整方案,“单独二孩”时代由此到来。众所周知,20世纪80年代受到计划生育这一国策的影响,“80后”“90后”人口数量急剧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80后”“90后”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为社会经济建设承担巨大的压力。同时“50后”“60后”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在社会福利支出等方面都将带来严峻的考验,由于这两个时代人口数量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社会福利支出明显过重。正是这一形势的到来,“二孩”政策应运而生,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我国社会福利支出与社会财政收入会形成正比,在政策层面上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松绑的作用,促使我国社会经济能够得到长远的发展,社会经济管理创新发展也从政策层面上充分呈现。
3.调整制度结构实现各经济领域的松绑
2014年12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权国务院在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及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暂时调整有关法律规定,将建设我国自贸区作为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其中,在政策、法规、制度、规定方面都进行了高度的完善,加强我国自由贸易的全面发展。这与英国供给侧改革措施之间存在较大的吻合性。“十三五”期间,必须高度重视三大国情约束条件:“半壁压强型”的巨大能源、环境、空间压力约束;“中等收入陷阱”历史性考验阶段的到来;最大发展中国家弥合二元经济走向“共富”过程的严峻现实挑战。解除供给抑制、放松供给约束是提高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变微观潜力为发展活力的关键所在[5](P12)。其中,要求政府“放权”、减少政府的层层干预,建立自由贸易市场、区域,促使我国社会经济能够达到市场化、自由化的快速发展目标。另外,在自贸区建设中,降低了企业引进的标准,使得大中型社会企业、跨国企业大规模引进,并将关税进行了相应的减免,使得个人所得税、企业税率受到了明显的控制,进而使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发展布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还通过了将养老保障统筹提到社会层面,使得我国税费体系得到了全面的改革,社会企业、个人的社会负担不断减轻,为刺激我国社会经济的增长产生了强大的推动作用。这既是我国社会经济管理谋求创新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供给侧改革措施与国际接轨的重要表征。
结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的到来,供给侧改革应作为经济管理创新发展的主要方向,立足本国国情,借鉴美国、英国供给侧改革措施,强调政府干预措施、干预力度的削减,在收紧货币政策的同时,减免企业、个人的利益所得税,保持理想的社会经济利益与社会福利支出比例,促使我国社会经济管理能够保持可持续发展,确保我国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新支柱产业的全面建设,加快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
[1]张彬,葛伟.美国创新战略的内容、机制与效果及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学家,2016(12).
[2]范洁.供给侧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美英案例”及其启示[J].新金融,2016(8).
[3]安宇宏.供给侧改革[J].宏观经济管理,2016(1).
[4]刘伟.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管理具有重大意义——兼论供给侧改革与发展新理念[J].人民论坛,2015(24).
[5]贾康. “十三五”时期的供给侧改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6).
[责任编辑薄刚]
2017-04-10
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融入情境知识的电子商务供应链惯例及其服务能力研究”(15YJA630105)
郑绍庆,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
F20
A
2095-0292(2017)03-007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