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开展民间手工艺术教育的实践研究
2017-02-23庞沾亮
庞沾亮
幼儿园开展民间手工艺术教育的实践研究
庞沾亮
(东莞市长安镇第一幼儿园,广东 湛江 524037)
民间手工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特色,传递着民族的思想情感与艺术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开展幼儿民间手工艺术活动,激发幼儿的民族情感,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很有现实意义。论文主要对我园民间手工艺术教育的实践研究进行阐述,为幼儿园开展民间手工艺术教育提出具体方法与策略,可操作性较强。
幼儿园;民间手工艺术教育;实践研究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要让幼儿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要利用传统节日和民间庆典的机会,带幼儿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如皮影戏、剪纸和捏面人等。”很清晰地指导我们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然而,受外来文化的冲击,我国民间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民间手工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特色,能形象、直接、全面地体现民间文化和民族文化,开展幼儿民间手工艺术活动,激发幼儿的民族情感,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很有现实意义。近年来,我园积极开展民间手工艺术教育的实践研究,既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发展之需要,也是深入贯彻落实《指南》理念的举措之一,同时充实了我园艺术课程改革的内容,构建了富有民间手工艺术文化特色的园本文化。
一 幼儿园民间手工艺术教育
幼儿园民间手工艺术教育是指在幼儿园,利用民间手工艺术中最典型、最有代表性,与幼儿日常生活知识经验相接近的、具有乡土气息的能为幼儿所接受的艺术形式,如印染、刺绣、剪纸、泥塑、编织等,结合幼儿园的自身实际,进行科学的优化,作为我园幼儿教育的新内容与新形式,以构建我园幼儿艺术教育课程新体系,对幼儿进行系统的民间手工艺术启蒙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的一种教育活动。
二 幼儿园民间手工艺术教育的实践研究过程
(一)整体布局,重塑以“传统文化”为基调的园文化
一是创设传统艺术文化的园外大环境。挖掘幼儿园的可利用的空间或者墙壁,展示民间手工艺术的作品,如剪纸、中国结、皮影、捏泥、面谱等,做到园内每一处风景,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都会说“民间艺术”话,让幼儿时时处处都能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是布置两条独具自身特色的艺术长廊。“纸作品艺术长廊”“脸谱作品艺术长廊”是我园独有的艺术长廊。集中展示教师、幼儿或家长共同创作的民间手工艺术作品,成为我园传统文化教育熏陶的活动主阵地。
三是精心设计独具班级特色的作品展示台。班级展示台,是本班幼儿展示民间艺术特色作品的主阵地,满足全班幼儿展示欲望,为幼儿搭建才艺展示平台。为此,我们发动各班教室精心设计班级展示台,要求做到“班班有特色,人人有新意”,作品定期更换,保持新鲜感,让幼儿不但了解传统文化,还热衷创作手工作品。
(二)整合资源,开发和生成民间艺术特色教育内容
教育资源不缺,教育内容不少,但本土化的、有特色的、切主题的教育内容就不多了。适合才是最好的!为了寻找有本园特色的教育内容,我园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充分挖掘家、园、社会中的教育资源,不断开发贴近幼儿生活经验、易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民间艺术教育内容,主要途径:一是从教材中挖掘。我们以新的教育理念对幼儿园现有教材和同行已有研究成果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价值分析,选择了部分民间手工艺术教育内容。二是从“节日”中挖掘。以民族、节日活动为线索,挖掘教育内容。将节日来历故事、民族娱乐活动等引入教育教学,生成了诸如清明节——“美丽的风筝”、元宵节——“灯笼”、端午节——“香包”等主题活动。三是从“音像”材料中挖掘。对相关书籍、VCD、录像带、光盘等资料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开发出部分适宜的内容纳入教育教学(如“京剧脸谱”、“民族服”等)。四是从社会中挖掘。通过民间艺术用品商店、艺术团体实地调查、参观,我们开发了“中国结”、“扎染”等民间工艺、社会文化的教学内容。
(三)科学构建,形成有本园特色的教育课程体系
在广泛搜索、精心选择的基础上,我们初步构建了本园的民间手工艺术教育内容体系。概括起来,主要包括有以下“五大”主题内容:一是以“绘画、脸谱、陶瓷”为主的民间美术主题;二是以“剪纸、撕贴纸、泥塑、扎染、印染、布艺、编织等”为主的手工制作主题;三是以“经典诗文、民间寓言故事等为主”的文学主题;四是以“民间歌谣、民间乐曲、民间乐器等”为主的民间音乐主题;五是以“戏剧脸谱、皮影戏等”为主的民间表演主题。
(四)周密统筹,形成常态化的特色主题系列活动
(三)缺乏责任感。做作业没有明确的意识,不能正确的解读文本材料。对作业练习等应付了事。不重视考试,缺乏竞争意识。抱着我反正不会做,可有可无的态度参加考试,考后更不注意总结反思。久而久之,造成误差积累,使学习更加困难,丧失学习信心。
1.文艺大汇演。文艺大汇演,一直是我园的重要活动之一。近年来,我们花大力气在这方面做文章,努力融入传统民间文化元素。虽主题年年有变,但民间特色基调没变。譬如,2013年我们就在沙头影剧院举办题为《幸福像花儿一样》的文艺汇演。2014年6月底,我们选点在金沙小学大礼堂,举行了题为“民间艺术展芳华”艺术节文艺汇演,镇教卫局领导干事、沙头社区书记及各兄弟校(园)长参加了活动。礼堂内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响鼓童心》《竹竿舞》《剪纸姑娘》等经典节目,层出不穷,无论从形式还是主题都充满了浓郁的传统文化味道,受到与会嘉宾的充分肯定,长安电视台对此次活动进行了详细的报道。
2.民间手工艺创作大比拼。民间手工艺创作大比拼,可谓是近年来我园的一个拳头园本活动,不但整体提高教职工的民间艺术欣赏水平,而且全面提升了教职员工的创作能力。我们的大比拼活动,从参与人员来分,有教师艺术创作大比拼、保育员艺术创作大比拼、家长艺术创作大比拼、亲子艺术创作大比拼、师生艺术创作大比拼等。从比拼内容来分,可分为捏泥大比拼、剪纸大比拼、朗诵大比拼、演讲大比拼等。从层级来分,有园级大比拼、有级部大比拼、有班级大比拼等。近年来,我们根据本园的工作实际,开展了《我们的风筝节》《花布印染》等大大小小的,形式各异的民间艺术大比拼活动近30场次,选收了不少上档次的艺术作品。
3.民间手工艺术园本课程课例展示活动。在我园,一年两度的园本课程课例展示活动已成为常态。我们将该活动纳入园本教研计划中,先在级部展示,有级长推荐优秀课例参加园级的展示。园级展示时,我们组织相关的行政领导组成评委组对展示课例进行评分与现场点评,评出等次。该项活动,不但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更重要的是将课题研究经验转化给全体幼儿,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
通过这“三大”活动,我们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常态工作中去,与幼儿园的一日一月一年的活动相融合,科研教研一体化,让教科研真正为提升教师素质服务,提升幼儿素质服务。
三 幼儿园民间手工艺术教育实践研究的成效
(一)通过研究,引导幼儿关注民间手工艺术
1.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及语言的发展。通过实践研究,在各类活动中,幼儿阅读与聆听不少民间童话、神话故事、传说,幼儿初步感受民间文学特有的美感,了解民间文学所传递的知识、风情,促使幼儿民族自豪感的初步形成,利于幼儿良好情感的形成。其次,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如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等作品,幼儿学到了大量丰富的词汇及优美的字句,将学到的词汇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例如“元宵节”时,他们会说“元宵节里看花灯、吃汤圆,真开心”、“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元宵节里家人团圆真热闹”。近年来,我园幼儿参与各级各类相关的竞赛,成绩明显提升。如我园康赏、庄小曼荣获长安镇首届“小荷杯”少儿艺术花会声乐类(幼儿组)金奖;陈孜璇小朋友参加第七届长安镇“我讲书中的故事”儿童故事大王比赛中获一等奖。
2.提高幼儿审美情趣,激发创造潜能。在研究活动中,我们经常引导幼儿欣赏民间艺术作品,让孩子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和优秀,感受经典民间美术作品特有的美,萌发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譬如:大班的编织教学,引导幼儿用一根绳进行几种基本的编结方法,加上各种彩珠、雪花片等简单的辅助材料,创造出项链、手链、挂件等装饰品。在活动中,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潜能得到了开发。黄彦铭、陈焕琪小朋友参加“成长的足迹:第七届全国幼儿创意美术大赛”获特金奖,黎拓文小朋友参加“光辉的旗帜:广东省少儿美术书法摄影活动”获一等奖;吴雨晴小朋友参加长安镇少儿艺术花会美术类比赛获金奖。
(二)通过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提升了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民间艺术以活生生的感性形式存在于现实生活中,虽然我们身边的民间艺术资源很丰富,但是可以直接在幼儿园使用的民间艺术活动内容较少,而且比较零散。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目标和特点进行深入的挖掘和进一步的整理,使之成为孩子们理解的、能够接受的艺术教育资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能够接触到更多的民间艺术文化,更真切地感受它的魅力,不断提高文化艺术素养。
2.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通过实践研究,更多的教师将研究、反思等作为自己的常规工作,自主撰写教研手记、教育日志。主动开放教学活动,邀请同伴互助听课、评课。研究热情、撰文质量、教学质量都有明显提高,打造了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业化的教师团队。园学科组的组建、论文评比、教学基本功大赛、评优课的优异成绩,无一不在见证教师的成长。譬如我园庞沾亮副园长、张晓敏老师参加东莞市“立德树人,立教圆梦”师德征文比赛分别获一、二等奖;邝春梅老师的论文《浅谈在幼儿园创设民间手工艺术教育环境》、张玉红老师的论文《以民间艺术为载体促进幼儿审美情感发展》、郑艳华老师的论文《浅谈民间手工剪纸艺术对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参加2013年长安镇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比均获一等奖。
(三)通过研究,出版了系列经验作品集
通过实践与研究,我们总结、提炼、出版了《民间艺术展芳华——教师优秀教案集》《民间艺术展芳华——教师优秀教育笔记集》《民间艺术展芳华——教师优秀论文集》《民间艺术展芳华——幼儿优秀美术作品集》《民间艺术展芳华——幼儿园民间手工活动系列VCD集》一套五集研究成果集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一定的借鉴与推广价值。
(四)通过研究,促进幼儿园的内涵发展
1.通过各种途径的展示幼儿园的特色课程活动,家长对幼儿园的满意度高,家园教育合力得到了明显增强。过往,部分本地家长宁愿忍烦接送,花重本都想法送幼儿到外面就读,现在普遍家长对我园的办园质量都比较满意与信赖,“外出求学”几乎没有了。
2.如果说过往我们是规范办园,现在我们就完全可以谈得上是特色办园了。通过研究带动,我园文化建设有思路,课程构建有条理,活动开展有系列,逐步形成了一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城镇幼儿园。
3.幼儿园的知名度逐年提升,在社会上产生很好的影响。由于研究带动,有效的教研活动明显增多,幼儿、教师参加市镇内外的比赛影响力逐步增强,不少镇内外的姐妹园领导、教师纷纷前来参观与交流,示范和辐射作用日益增强。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J].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路甬祥.中国传统工艺全集·民间手工艺[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7.
[4]陈金平.幼儿园艺术教育中民间工艺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5]虞永平.文化、民间艺术与幼儿园课程[J].学前教育研究,2005,(2).
(责任编校:张京华)
J528
A
1673-2219(2017)07-0136-03
2017-03-23
庞沾亮(1971-),女,广东湛江人,东莞市长安镇第一幼儿园幼教一级,研究方向为幼儿教育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