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译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以《你快乐吗?》为例

2017-02-23时锦瑞张孟琳

关键词:译者译文原文

时锦瑞,张孟琳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郑州450046)

变译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以《你快乐吗?》为例

时锦瑞,张孟琳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郑州450046)

变译理论是一种新的翻译理论,指的是译者根据读者的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的翻译活动。同“翻译”的概念一样,变译既可以指行为,也可以指结果。译界对变译理论有着不同的看法。以印度裔美国作家阿希尔·夏尔马的短篇小说《你快乐吗?》(YouAreHappy?)为例,可以以小见大,从词汇推及整句,研究变译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策略。

变异理论;翻译;文学

翻译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尤其是涉及文学作品的翻译理论与技巧在翻译界一直争论不休。文学是一门艺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者的内心情感。文学的体裁有很多,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等。文学作品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它们再现了人类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文学关注的重点不是语言的意义,而是语言本身,表达的是人类的情感[1]4。现代人类处于一个多样化的世界,各国语言不同,因此文学作品需要翻译,而翻译的核心是语言。由此可见,文学翻译关注的首要问题就是语言问题。要做好语言翻译,就要熟知各种翻译理论,并且在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把握翻译的大方向。

关于翻译的理论,译界学者提出了诸多看法。尤金·奈达(Eugene Nida)提出来的“功能对等”理论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2]65他还提出,翻译不仅在词汇意义上对等,还要在语义、风格和文体上对等,经过译者翻译,传达出的信息既包含表层词汇信息,也包含深层的文化信息。卡特福德(Catford)的等值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用一种等值的语言(译入语)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源语)的文本材料[3]20。在中国,译界学者也提出了类似的理论。蔡毅于1995年提出:“翻译是将一种语言传达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4]王克非于1997年提出:“翻译是译者将一种语言文字所含的意思用另外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5]因此,可以将翻译的定义归纳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译者按需将一种语言符号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符号传达出来。

这样说来,完全忠实地再现原文的所有信息的翻译是不现实,也是不存在的。原因有三:一是原文和译文所在的语言系统是不同的,它们之间互不容纳;二是两种语言所处的文化系统是不同的,并且可能存在明显差异;三是源语读者和译入语读者在阅读时,得到的信息负载量不尽相同[6]3。因此可以说,原文和译文完全对照、完全对等是一种空想。基于此,一种新的翻译理论即变译理论应运而生,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译界的认可。

“变译”一词于1998年由黄忠廉正式提出。在此之前,翻译的主流观点有着共同的特点,即保全。保全是指意义和形式上的保全,整个翻译的过程就是一个保全运动。基于此,黄忠廉先生提出了一个新的翻译划分标准,即以原作在翻译中的保留程度为标准。至此,翻译界出现了新的分野:全译与变译。按照此种划分翻译的新标准,力求保全原文的翻译属于“全译”的范畴,有所取舍和改变的翻译则属于“变译”范畴。人们发现,变与不变成了翻译界的一条分水岭,不变是对全译的研究,而改变是对变译的研究,这二者的组合则是翻译研究的全貌[7]。

一、变译理论与文学翻译

尽管“变译”一词于1998年才由黄忠廉提出,但在此之前,人们对于变译现象的探索与研究早已存在。在中国,早在东汉时期的佛经翻译,就应用了这种翻译方法。自从严复提出“信、达、雅”后,译者对全译更为看重。他们认为只有全译,才能达到“信、达、雅”的境界,才能展现出原文的全貌而不偏离作者的意图。直到20世纪末,随着社会的急速发展,信息量急剧增加,变译才又重新回归大众的视野[8]。但在国外,从古希腊翻译活动一直到现今西方各国的信息传达,都离不开变译的应用。变译理论中的“变”,指的就是变通。根据《辞海》的解释,变通的意思为灵活运用,不拘常规。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对文本中会让读者困惑的地方,在变译理论的指导下灵活处理。变通就是为了满足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而对原作灵活变动的翻译行为。

黄忠廉在《翻译变体研究》一书中,对“变译”做了如下定义:“变译”(或“翻译变体”)是译者根据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扩充、取舍、浓缩、阐释、补充、合并、改造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中心内容或部分内容的翻译活动[7]。从属性上来说,变译理论的主体是译者,其目的因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而改变,它不是为了满足一切读者的翻译活动。另外,变译是有选择、有取舍的翻译手段,不是把原文信息全部输送给读者。变译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从宏观上改变原作的变通手段,是一种与全译相对应的翻译活动,它与全译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并存的、相互补充的。变译是相对于全译而言的,二者的不同在于保留原作内容与形式的完整程度。全译中也有“变”,但这个“变”指的是微调,因为全译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原文内容的损失和宏观形式的变化;而变译之“变”是大调,指大变化,是宏观形式的变化,是译者有意识地“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改变原作的内容、形式乃至风格。

文学翻译的忠实性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中西方译界学者对翻译究竟是“艺术”还是“科学”,一直争论不休。在科技翻译中,要求翻译忠实于原文,达到等值或等效;而在文学翻译中,不仅要翻译出“意”,还要翻译出“美”,因此不可能绝对地忠实于原文。它不是两种语言符号系统间的简单转换,也不可能等值或等效。从翻译与美学的角度来说,罗马诗人贺拉斯反对僵化翻译,提倡“意对意”的翻译方法,与变译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从阅读的角度来说,对于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文化和文学层次的读者来说,他们对同一部文学作品的感受和理解也是不同的,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正如一句老话——“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单单就从这一点来看,文学翻译就缺乏“忠实”的前提。因此,有些学者认为变译理论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还有人认为,翻译文学作品的过程是“戴着镣铐跳舞”,既不能脱离了原文,又要在符合原文内容的基础上翻译得充满美感,前提是不能对原文进行大的变动。支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对变译理论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如果原文的风格形式都遭到改变,那还是原作者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吗?

二、变译理论与《你快乐吗?》

印度裔美国作家阿希尔·夏尔马(Akhil Sharma),1971年出生于印度的德里,8岁时随家人移民美国,后定居于新泽西州的爱迪生市。他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顺从的父亲》(AnObedientFather)荣获2001年海明威奖;第二部小说《家庭生活》(FamilyLife)赢得了2015年度弗里奥文学奖,并于2016年6月斩获号称“奖金最高的国际文学奖之一”的世界性文学奖——“都柏林文学奖”。

正是由于阿希尔·夏尔马的移民经历,他所创作的小说题材大都与移民有关,本文选用、分析的短篇小说《你快乐吗?》(YouAreHappy?)也是移民背景。《你快乐吗?》以拉克什曼(Lakshman)为主人公,故事围绕这个14岁的印度裔美国小男孩的家庭与不幸展开。由于文本以印度裔美国移民的生活为背景,因此对非源语言国家的读者会造成一定的文化困扰,这时就需要译者进行变通,对原文中涉及到的不同语言文化进行解释与变通,从而使译文更加贴合读者。但是变译的量则需要译者进行斟酌与考虑。

变译的手段有七种,分别是“增”“减”“编”“述”“缩”“并”“改”。根据黄忠廉所述,“增”是指在原作基础上增加信息、进行阐释、发表评论及巧妙嵌入增添信息等;“减”是指删减掉原作中在译者看来读者所不需要的信息内容,其目的在于以小见大,让有用的信息充分展示出来;“编”即编辑,是指将原作内容条理化、有序化,优化行文结构,其手段包括编选、编排、编写、调整等;“述”即用译入语将原文内容写下或说出,包括转述或定向复述;“缩”即压缩,是对原作内容的浓缩,用非常简练的译入语对原作进行压缩,使得原作信息量由大变小,篇幅由长变短,并根据需要将原作中同类或有先后逻辑关系的两个及以上的部分合并;“改”即改变,指的是使原作发生明显的变化,改换内容或形式,包括改换、改编和改造等。下文以《你快乐吗?》中的片段翻译为例,辩证地分析变译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例(1):

“Break her arms, break her legs,” Lakshman’s grandmother would say about her daughter-in-law, “then see how she crawls to her bottle.” What she said made sense. Lakshman’s father refused to beat his wife, though. “This is America,” he said. “I will go to jail and you will be sitting in India eating warm pakoras.” To Lakshman, it seemed unmanly of his father not to take charge.[9]

笔者译文:拉克什曼的奶奶这样说她的儿媳妇:“拧断她的胳膊,打断她的腿,看她还怎么往酒瓶里钻。”她这话说得有道理,但是拉克什曼的爸爸拒绝殴打妻子。他说:“这里可是美国,如果那么做了,我就要去蹲监狱了,你就要待在印度继续吃帕克拉(炸蔬菜小吃)了。”拉克什曼觉得爸爸既无责任心,又无男子气概。

这段文字是本篇故事的开头。在本段中,译者并没有按照字对字的方法进行翻译,而是经过细小的改动,使译文更符合中文读者的习惯。另外,break的意思为“打破、折断”,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译者进行了变译。其次,crawl的意思是爬,如果按照原意,应译为“爬到酒瓶子里”,但中文这么说就显得有点怪,因为我们习惯说“往酒瓶里钻”,这样翻译更加接地气,让读者读起来不拗口。再者,英语中并无pakoras一词,这是印度的一种食物名称,在翻译时,如果不对此种食物进行解释说明,就会对读者阅读产生困扰。整体看来,此段翻译中,译者采取了变译,但又没有完全对原作的风格进行改变,译者对变译程度的把握可谓是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例(2):

It happened every time the family went to a party. Before they left the house, his father would wipe down his comb. He would tuck a handkerchief into his pants pocket. He would get out the notebook in which he had written down the lyrics of movie songs, because he liked to sing and hoped that somebody would ask him to.[9]

笔者译文:全家要去参加聚会时,每次爸爸都有这样的动作:先擦一擦梳子,再把手帕塞进裤子口袋,最后带上写满电影插曲的歌词本,才能出门。他喜欢唱歌,希望有人可以请他在聚会上一展歌喉。

变译理论在此段翻译中的运用效果,比例1更为鲜明。原文只有一个关联词“before”,而译文增加了关联词,把“爸爸”出门时的准备顺序描述得非常清晰,使读者一目了然。另外,英文善于用长句,而中文更喜欢用短句,于是译文改变了原文的句子结构,重新划分断句,使原文中的长句变成了译文里的短句,符合译文读者的阅读习惯。

例(3):

When they pushed it open, the room was freezing and full of light. To Lakshman, the light seemed unearthly, as if they were all above the clouds, where it wasn’t possible to survive.[9]

笔者译文:当她们打开房门,整个房间都是凉飕飕的,外面的光把房间照得很亮。在拉克什曼看来,光是很神秘的,好像它们是从不可生存的云巅之上发出的。

此例的翻译与前两个又有所不同,译者采取了直译的手段,在语言上保留和传递了原文的风格,使译文增添了一抹异域美,同时可读性也大大增强,能够使读者产生继续阅读的兴趣。由此可见,在翻译的过程中,并不只是单纯地应用一种翻译方法,而是多种翻译方法的辩证统一、相互结合,这些方法相辅相成,共同为读者传达出原文的全貌。

例(4):

Around four, the crows started cawing, and soon the smaller birds were chattering, as if they had dreams they were eager to share. At five, the girls arrived on the veranda, their bare feet going past his room and teacups rattling on saucers.[9]

笔者译文:大概四点左右,乌鸦开始哇哇地叫,没一会儿,小鸟也叽叽喳喳地叫起来。那叫声仿佛是在互诉梦境。五点钟的时候,女孩子们走到阳台,她们光着脚丫从他门口走过,茶杯碰到茶托发出咔哒声。

本段文字节选自《你快乐吗?》(YouAreHappy)最后一段,作者通过周围的情景表达出主人公拉克什曼经历一系列变故后的心理变化与状态,译者运用变译的手法,在气氛渲染上靠近原作。“cawing”指的是乌鸦叫,在翻译中,笔者增译了“哇哇”,使读者如闻其声;同理,“chattering”本意为喋喋不休,放在本段中,配合小鸟的叫声,将其译为“叽叽喳喳”,形象地表现出鸟儿的喧哗吵闹之声;最后,“rattling”本意是“发出嘎嘎声”,在此,笔者根据实际情况,译为“咔哒”,将场景描写得生动传神。本段增译了象声词,以鲜明的音响效果,打破了沉寂的描写,犹如流动着的音乐,同时,周围场景的喧闹又与主人公低沉的心理状态形成强烈的对比。本段翻译更贴近于译文读者的阅读习惯,令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对主人公心生怜悯与爱护之情。笔者在应用变译理论时,把握住了变译的量,既符合读者阅读需求,又没有脱离原文。

三、结语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流工具,也是传达民族文化的工具。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反映客观现实、表达作家思想的艺术。翻译是不同文化之间沟通的纽带与桥梁,因此译者肩负着人类交际活动的重大责任。在翻译的过程中,既要尊重原文,又要尊重译文国家读者的风俗习惯,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另外,在翻译实践中也不应拘泥于一种翻译理论,而应该多种理论相结合,辩证地应用翻译理论。好的翻译不仅仅是把原文意思译出来,更要译得传神。而要实现传神的翻译效果,离不开译者的主观创造性。老话说得好,“打铁还需自身硬”,译者应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艺术修养为根本,用心学习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多种理论相结合,既忠实于原文,又使译入语读者容易阅读,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1] 何其莘.高级文学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 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3] 卡特福德.翻译的语言学理论[M].穆雷,译.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1.

[4] 蔡毅.关于国外翻译理论的三大核心概念:翻译的实质、可译性和等值[J].中国翻译,1995(6):9-12.

[5] 王克非.论翻译研究之分类[J].中国翻译,1997(1):11-13.

[6] 武锐.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7] 黄忠廉.变译理论:一种全新的翻译理论[J].国外外语教学,2002(1):19-22.

[8] 厉平.变译理论研究:回顾与反思[J]. 外语学刊,2014 (1):94-98.

[9] SHARMA A.You Are Happy?[J].The New Yorker,2017(4):58-63.

AResearchonTranslationVariationTheory—TakingYouAreHappyas an Example

SHI Jinrui, ZHANG Menglin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Zhengzhou 450046, China)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is a new theory. It means translator uses skills of addition, deletion, edit, narration, condensation, combination and rewrite to translate the original text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readers. It not only can be regard as the process but the result of translation. Besides, scholars in translation circles have different views about this new theory. The paper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by taking Akhil Sharma’s workYouAreHappyas an example, from words to sentences, to see how important role the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plays during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translation; literature

2017-10-16

时锦瑞(1963—),女,河南长葛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文学与翻译。

H315.9

A

1008—4444(2017)06—0118—04

王菊芹)

猜你喜欢

译者译文原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译文摘要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I Like Thinking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