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彩沈河

2017-02-23

辽海散文 2017年1期
关键词:协会摄影文学

刘 平

五彩沈河

刘 平

刘平

笔名申原、中阮。母亲姓申,本人先是佩服爱国大诗人屈原,后又佩服竹林里长啸的阮籍。1952年冬生于河北景州塔下,在沈阳长大成人。蒲河边三载知青,医院里两年白衣护士,山区县城一年带队干部。尔后长期从事城区工作,党委、政协、政府、人大依次演练,为沈阳市沈河区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主任。

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有杂文集《衔上流行些什么》、散文集《寂寞凤凰琴》问世、世界旅游纪念品集锦《掌上世界》问世。现为辽宁省散文学会副会长、沈阳市文物保护协会副会长,第一届沈河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

编者按:

2015年至2016年间,沈阳市沈河区首届文联编印了《沈河书艺》《沈河美术》《沈河收藏》《沈河文学》《沈河摄影》系列丛书。区文联主席、市文物保护协会副会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刘平为五本书分别撰写了前言,介绍了沈河区的文学艺术发展历程。现刊登如下,以资交流。

一、《沈河书艺》前言

当书圣王羲之在沂水畔临池学书或在会稽山下落笔云烟的时候,我想,辽沈大地正是塞外风紧战马嘶鸣吧。

书法,是文化土壤中绽放的奇异花朵,而不同地域的文化土层之贫瘠丰厚,非一日之功,我们与儒雅齐鲁和杏雨江南早早就拉开了距离。

犹记得,有一年我住衡山脚下的雁峰区,当地一位区领导兴冲冲地拉我参观他们的书法展,并特意介绍他本人的一幅龙飞凤舞之作。而我,作为一个长期浸染文学之中的北方官员,却觉相当地懵懂与惭然。

在春来稍迟的东北大地,沈河区——历史文化名城沈阳的中心地带,却有着自己的得天独厚之处。远的不说,当皇太极先把大政殿建在这里,尔后张作霖把大帅府建在这里,我区便毫无疑问地成了黑土地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从此,政坛人物、商贾巨子和文化精英便很自然地汇聚于斯了。

这一传统,一传就是三百多年。

新中国成立后,有不少功底深厚的老先生和孜孜不倦的书法爱好者活跃在沈河区古旧的街巷,他们笔下苍劲的大字和娟秀的小楷饱受人们赞叹的目光。待改革开放的春风一吹,书法艺术就“千树万树梨花开”了。仅就我所知道的,辽沈书法界的领军人物沈延毅、王堃骋、杨仁恺、霍安荣等经常参加区里的活动。那时的年轻人,像姚哲成、宋慧莹等等,尚是承受雨露的禾苗,后来都成了栋梁之材。我区文化馆有位孙德洲,为辽沈书界“九畹”之一,承接下来的抒青,成为省书协的副主席。区少年宫还出了一个教孩子书法的优秀教师陈党生。在这方不大的文化沃野上,人才荟萃,书风荡漾,全国第一次书法展览,乃至中国书协的酝酿成立,都与沈河区有着密切的关联。

薪火相传,现在区文化馆又出了个李兴臣,他是老资格的省书协理事,沈河区首任书法家协会主席,其古色斑斓的行书颇受专家称道。他的妻子儿子都善书法,曾被沈阳晚报誉为“书法之家”。

在兴臣主席和黄文兴秘书长的组织下,我区的书法家协会红红火火,一时间群星闪烁,这册《沈河书艺》即是一次集中的展示。这里有名声响彻的书界前贤,更多勇猛精进的后之来者。这里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们的作品郊寒岛瘦,百态千姿,皆字字心血。书法艺术,可藏之庙堂高阁,但它的无数根须,分明就深扎于广袤的民众之间啊!

作为艺术姊妹,沈河区的摄影、美术等也饶多风采。现在书法家协会率先整队亮相,《沈河摄影》《沈河美术》的问世也将为期不远。这些,都可视为我区建设文化大区和幸福家园的一块块美丽基石。

二、《沈河美术》前言

协会的生命在于活动,而活动的频率和质量取决于协会的带头人。正所谓“雁群高飞头雁领”,我区美术家协会的四年历程,生动地诠释了这一规律。

2011年初冬,八个协会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美术家协会便在刘建威主席的率领下,一马当先,首擎艺帜。可以感受到一群钟情于艺术的人们,一旦时代召唤,他们的才华瞬间就如炽烈的岩浆喷涌而出。协会成立后,美协的活动此起彼伏。沈河区六十平方公里上的美术人才踊跃而来,又借中心城区之利,团结联络起全市乃至省内的艺术人杰。一时间,桴鼓相应,灿灿生彩。他们在沈河区新纳入的东部建起偌大的艺术沙龙,在中街的寸金之地“密斯蜜尔”西餐厅举办个人或集体画展。他们的步伐合着心跳,坚定执着,从未停顿。他们的作品出现在省展、市展上,走向了韩、日和欧洲,他们的身影活跃在国内各地或世界名城。他们在艺术的道路上,风尘仆仆,向着新的高度努力攀援。

油画是沈河美协的强项,主席刘建威、副主席李焱是这领域的行家里手。女油画家牛毅又呼唤来几位女中佼佼,构成省内美术界一道与画面同样美好优雅的风景。副主席陶波等则工国画,使美协既有特色,又体现兼收并蓄,百花齐放。

画家们深知他们脚下是沈河区这片古老而多彩的土地,他们的笔墨应该去描绘老城的沧海桑田。区美协举办的沈河古城画展,饱蘸七色,勾勒出历史的背影,书写着对家乡的挚爱,引观众遐思,更激发今日建设豪情。

暑热已消,金风乍起,田野上忙碌着收获的农人。翻开这册《沈河美术》,五颜六色的大小果实正散发着生活与艺术的扑面清香。

三、《沈河收藏》前言

沈河区各文艺家协会于2011年秋陆续问世,收藏家协会本不是文联旗下的传统团队,却因时代之遇欣然而入列。这些年,全国各地涌动着收藏热浪,无论廊庙之士或市井翁媪皆津津此道。考虑文联亦应与时俱进,遂将这支崛起的新军囊括其中,既壮声威,也为文艺系统浸入了经济色彩。

其实,收藏者的乐趣,决不仅仅在价格的蹿升和拍卖行的响槌中。小时候,我们收藏糖纸、烟盒,收藏“啪叽”、小人书,那乐趣至今无物可敌。收藏之乐,在于个人拥有,更在于对美物的欣赏把玩,尤在于对其文化意蕴、岁月凝结的不断探究之中。

《沈河收藏》注重了收藏的广泛性和丰富感,既有字画、玉件、瓷器、青铜这类登堂入室之物,也展现了各国旅游纪念品、钱币、铜镜、核桃、烟标等略显冷僻的雅好。无论价值几何,都揭示了大千世界的五彩缤纷,都使收藏者和观赏者体味了生命的馈赠与喜悦。

沈河区位于辽沈要枢,以故宫为标志的古代文明和以大帅府为标志的近代文明,在此生生不息、波澜壮阔。收藏领域,在这块沧桑的土地上必定是五光十色蔚为大观的。于是,身负使命填补空缺的沈河区收藏家协会,轻轻掀开了迷人大幕的一角。

四、《沈河文学》前言

《沈河文学》的问世,是其地域的历史一划。

《沈河文学》,不过是文学海洋里的一簇浪花,但这浪花,自有属于自己的一抹神采。而且就这块生养我们的土地来说,建区六十多年,文字,首次以如此郑重和庄严的名义喷薄而出。

我在沈河区工作了整整四十年,始终与宣传和文化参差左右。我们印刷过许多版本,书名林林总总,但从未想使用过《沈河文学》——这样确切而纯粹的形式。

感谢那届区委,终于在2011年成立了区文联,于是也就有了区作协、区书协、区音协等八九个文艺协会。

或许是肩负着一种沉甸甸的使命感吧,区文联和区作协经过数年的运行,今朝终于捧献出自己的心中梦想——《沈河文学》。

既然编辑《沈河文学》,我们便再一次地细细扫描这片六十平方公里的热土。

区委、区政府直接指挥的数万之众,是我们首先关注的群体。干部队伍中向来不乏文凭、文化和写手,但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具有文人气质并不断发表文学作品的,主要是区文化局的赵沨来、区文化馆的冯述和区委宣传部的我,分别操弄着散文、戏剧和杂文。区中医院门脸儿不大,先后出了王瑞起、马中夫两位,虽是医生,却堪称辽沈的散文好手。区文化馆后来又出过一个女作家刘虹,她的小说,有着浑厚而细腻的文学功力。当然,区里还有一些热爱写作、不事张扬的人士,我们不能忽略他们的存在。记得九十年代末,区工商联会长李善志退休时送我一本他的诗集,那清雅脱俗的句子让我惊奇。

沈河区是省会的中心城区,驻区单位成千累万,那里藏龙卧虎。他们也属于这块历史久远文化氤氲的土地。

辽宁日报、沈阳日报,向来是文人们的荟萃之所(我区委宣传部的同事李庆民、那强就因文笔出众而分别调入辽报和沈阳晚报),我区的首任作协主席胡中惠,曾为沈阳日报文艺部的掌门人。2010年城区地域调整,沈阳农业大学的加入,使“高校才女”王琦,自然成了《沈河文学》的重要一员。

这些驰骋当年的文学人物,似可代表《沈河文学》的精彩上阕。而如今,在新世纪之后,在文学失去轰响和聚集效应的同时,却有更多的人提起了笔,书写自己的悲欢离合。

这本《沈河文学》,收集了社区工作者、社区居民、中小学师生的崭新笔墨,也收集了青年网络写手的现实篇什,有驻区名校沈阳二中学子为骨干的“晚晴四合院网站”的优秀作品,还有“柳塘诗社”里老同志吟唱的传统情怀,甚或还有来自他乡的打工者写下的人生领悟……以上种种,从不同侧面折射了这个多彩的时代,都昭示着沈河文坛的依旧生机。

沈河发生着文学,文学也照映着沈河。这里有不少描绘家乡的娓娓文字,《老天河胡同》《彩塔远眺》《“城里”的故事》等等,必定会唤起老沈河人的温馨记忆。

有时,我们这把上了年纪的人,会怅然地回望和怀念那个热烈异常的文学时代。但我们已经深知,历史车轮有它不可抗拒的客观走向。我们同时也深知,文学并不会消亡。

这本浸泡作者与编者心血的 《沈河文学》,即是一个坚韧的证明。

五、《沈河摄影》前言

继 《沈河书艺》《沈河美术》《沈河收藏》《沈河文学》问世之后,《沈河摄影》为“沈河区首届文联系列丛书”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说起沈河摄影,在全国摄影界竟是矫矫不群的。

我区的文联专职副主席苏晓冬是辽沈著名的摄影家,起步甚早,多有建树。早在1988年,他就召集了一批青年才俊,“黑马”摄影团队横空出世,驰骋一时。

仅就我所熟悉的领导干部里,就颇多摄影人才,张怡中、周洪岐等,都是本领域的行家。当过沈河区委书记的鞠秀礼,出过几本摄影集,他对黑白世界的痴迷,令人印象深刻。现在快退休的区政协主席赵玉文也热忱地举起了镜头。见微知著,沈河区实不愧文化大区之誉,更不愧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摄影之乡”。

本人对摄影未敢涉猎,但依我常人的眼光看去,摄影似乎是艺术种类中最易入门的,手执一套现代化设备东奔西走,作品便可纷至沓来了。但唯其如此,摄影艺术也就看似寻常却奇崛,隐含了它的高难。人人都会的是照相。而摄影,已是质的飞跃与不同。要完成这一跨越,需要很长一段修炼,需要浑厚的文化素养、精准的技术拿捏和灵动的艺术才华。

翻阅这册《沈河摄影》,大家会从这一帧帧形具神生、尺幅千里的画面中,感受到艺术的真容和万般气象。摄影家们的视野是开阔的,炽热的劳动场面,皎洁的冰雪世界,浩荡的草原风情,熟稔的市井生活,朱垣碧瓦的皇宫,别具洞天的域外剪影。人物肖像,丰神蔼然。时尚楼宇,一柱擎天……尤其是以家乡沈河区为聚焦的画面,更使我们倍觉亲切和欣喜。

最近省摄影家协会换届,自会上传来消息,我区有七个熟悉的名字登上了理事会名单。我未感如何吃惊,无论对于创作者本人,还是身边这片物阜民康的沃土,都可谓实至名归吧。

责任编辑 王英林

猜你喜欢

协会摄影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广厦奖”优秀评选机构名单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