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为敌我搏杀,今日成珍贵文物
2017-02-22
1950年10月29日下午,在朝鲜成兴以北的黄草岭下,一群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战士隐蔽在用荒草伪装的炮兵阵地上,紧张地等待营长的命令。在他们身边,12门采用单脚式大架和木质炮轮,样式古朴的火炮仿佛也在安静地等待“发言”的时刻。16时30分,营长一声令下,12门火炮同时向位于黄草岭鞍部烟台峰的敌军阵地发出怒吼。猝不及防的敌人瞬间被炮火淹没,志愿军战士在炮火掩护下勇猛地扑向烟台峰顶。经过不到一个小时的急袭,敌人借以顽抗的表面阵地被彻底摧毁,我军成功抢占烟台峰及周围要点,将敌人压在黄草岭之下,足足五天动弹不得。战斗结束后,上级特别表扬了参战的志愿军炮兵第8师第45团第3营。而兴奋的步兵指战员则涌上炮兵阵地上,争相与炮兵们握手,感谢炮兵同志成功“打响了出国第一炮”。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打响抗美援朝出国第一炮的火炮,是5年前从日本侵略者手里缴获来的“重型”武器。而这些火炮曾经是为了侵略中国所准备的。
日俄战争的新式火炮
1904年2月8日,日本为了独占中国东北,向沙皇俄国宣战。在战争爆发前后,日本疯狂扩军备战,但是由于此时日本工业化程度较低,国内的兵工厂无法为侵略战争提供足够武器。而沙俄陆军的炮兵装备明显优于日军,例如俄军从1903年开始装备的M1902式75毫米野战炮射速是日军主力的三十一年式75毫米速射炮的3倍。因此日本陆军不得不派出军事人员到欧洲各国搜罗武器弹药。为了方便后勤保障,日军要求从欧洲购买的火炮能够发射制式弹药。
此时欧洲强国的陆军已经开始装备带有复进机构的后膛野炮。1898年法军抢先装备著名的M1897式75毫米野炮。这种火炮首次采用了液压气体式复进机,射速被老式架退炮提高了近4倍。法国人领先的局面让发明制退复进机的德国人坐不住了,著名的炮兵工厂克虏伯奉命尽快生产装备有制退复进机的新式速射炮。1902年克虏伯在已经落后的FK96式77毫米野炮基础上发展出了FK96 nA/1902式77毫米野炮。对于正在德国的日本陆军炮兵专家田中少佐而言,克虏伯FK96nA式野炮正好满足日军的需要。因为日军最初装备的三十一年式火炮是在德国生产的,第一批弹药也是由德国企业制造的,因此德方可以很快设计制造使用三十一年式弹药的FK96 nA式野炮。而且,FK96 nA式野炮的射速与俄军的M1902式相近,可以扭转日军在炮械方面的明显劣势。
1904年11月2日,田中少佐代表日本陆军与克虏伯初步签订了设计制造400门装有制退复进机的野炮,并且在德国工厂制造另外400门野炮主要部件的初步协议。在样炮尚未问世的情况下贸然草签制造协议,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日军此时在炮兵装备方面的急迫心态。但是欧洲局势却最终让日军无法按时装备新型火炮。1904年4月8日英法签订协约,德国的克虏伯被要求首先完成德军的订单。因此直到1905年7月10日,日军才接收了最初两门新式野炮的样炮,而此时距日俄战争结束已不足两个月。
在这种情况下,日军一面以每月40门的速度接受新炮,一面组织国内的炮兵专家对新式火炮进行测试,着手根据日俄战争经验对火炮进行改进。在日俄战争中,日军的三十一年式速射炮的射速和射程均饱受诟病,榴弹威力也远不如俄军榴弹。因此日军一边提高榴弹和药筒的质量,借以提高初速,增大杀伤力;另一边对火炮的制退复进机和炮闩进行改造,试图提高射速。结果在测试中,日军改造的野炮使用全重6千克的榴弹达到8350米射程,勉强接近了俄军M1902式野炮的水平,而其最大射速达到20发/分,当然代价是极高的故障和事故率。
1905年9月底,日本陆军正式决定赋予该炮“三十八年式野炮”的制式型号。同时日军决定正式装备另外三种在日俄战争期间从德国引进的新式火炮。随后,日军开始将三八式野炮的弹药作为炮兵标准弹药,并且将其推广到四一式山炮和四一式骑炮上。
侵略中国的重火力装备
作为一种为了侵略中国东北而订购的火炮,三八式野炮从问世开始就是日本陆军的“宠儿”。急于提升炮兵实力的日本陆军竟然一次订购了1300门三八式野炮,考虑到每一门火炮的售价高达1万日元,达笔投入对于以吝啬闻名的日本陆军绝对称得上是不惜成本。
实际上日本国内的炮兵工厂并没有准备好满足陆军疯狂的“胃口”。由于日本国内产能不足,最初800门野炮的主要零部件甚至整炮只能由德国工厂生产。而日本陆军的大阪炮兵工厂经过计算,判断在工期内仅能完成108门三八式野炮的生产工作(同时要完成400门火炮的组装)。为了按期获取足够的火炮,日本陆军决定请海军帮忙,但海军炮兵工厂同样没有足够的原料,结果只能向德国和法国的钢铁企业专门订购炮钢。据当时媒体报道,仅原料的运输费就高达211万日元,由此可见,日本当时陷入了何等的疯狂。
不过,即便日本陆军装备了上千门三八式野炮,与欧洲列强相比,他们仍然要落后很多。三八式野炮第一次投入实战,是在中国的土地上。1914年10月31日,日军开始入侵德国占领下的中国青岛,三八式野炮试图在设计者身上一试身手。日军投入了近40门三八式野炮,其中开火次数最少的一门也消耗了497枚炮弹,频繁的射击导致各炮膛线都出现了严重的磨损,而炮闩和制退复进机故障也导致相当数量的日本炮兵受伤甚至致残。
日本疯狂射击还暴露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三八式野炮的弹药输送和储存方式无法满足大规模作战的需要。三八式野炮自重947千克,在机动时采用六马挽拽的方式,火炮与挽馬之间通过前车连接,这是当时火炮的标准机动方式。三八式的前车全重787千克,可容纳36枚全装弹,在携带弹药的情况下,火炮与前车总重为1734千克。此外,三八式野炮还配有六马挽拽的两段式弹药车,其中弹药前车能够携带40枚炮弹,后车可容纳60枚炮弹,满载时弹药车全重为1741千克。日军判断,弹药车与火炮前车携带的136枚炮弹足够一次中等战斗的消耗。但事实证明,当敌方修筑野战工事甚至永备工事的情况下,炮兵的弹药消耗量会成倍增长。为了保证每一门火炮在战斗中都能获得足够的弹药补给,日军将每个野炮中队下属的火炮从6门削减到4门,将原属于野战弹药小队的弹药车分配到每一门炮上,这样一来,每一个炮兵中队的实力大幅下降,但持续作战能力却得到某种程度的提升。
侵华日军的罪恶罪证
在日军的炮兵操典中,一个装备4门三八式野炮的炮兵中队,能够压制正面宽2500米,纵深600米的一片地域。但日军判断缺乏重武器的中国军队必定会学习欧洲军队的工事修筑经验。日军在未来的侵华战争中将会面对用堑壕、铁丝网和有盖射击掩体的筑垒地域。因此日军开始有意识测试包括三八式野炮在内的各种炮兵装备的破障能力,结果令日军大为惊恐。以三八式野炮为例,为了破坏一片边长10米区域内的铁丝网,该炮在两千米距离上至少要发射100枚炮弹。而在五千米典型交战距离上,也必须发射400枚炮弹才能将10米见方区域的铁丝网完全摧毁。
更让日军惊恐的是,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陆军已经开始装备射程超过10000米的新型野炮,面对这些新式武器,日军将再次陷入类似日俄战争面对沙俄炮兵时遭遇的全面劣势。但是在一战之后,日本很快陷入了经济危机,穷兵黩武进一步加剧了国家财政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日军不得不开始“军缩”,即裁军。但日军决定继续装备三八式野炮这种老爷火炮,并投入有限资金对其进行改进。
日军在1924年开始三八式野炮改进计划。为了控制投入,日军竟然在计划尚未开始前就武断地将每一门炮的改进费用设定在2800日元以内。结果戴着镣铐跳舞的设计人员只能牺牲可靠性和质量来满足陆军上层的蛮横要求。
从结构上来看,三八式野炮最大的问题在于其整体式单脚大架设计,其仰角限制在16.5度以内。炮管无法抬高至较高的仰角,一方面限制了火炮射程的提升,另一方面也使得发射的大部分炮弹以较小角度钻入地下爆炸,无法在目标上空产生有效的破片杀伤力。因此日本设计人员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改进大架设计上,最终他们选择了被称为“音又式”大架,将炮管最大仰角提高到45度。但是由于日军限制的改进费用过低,设计人员只能放弃了原有换装更长炮管的计划。而且因为成本限制,新炮架的强度不足,经过测试日军被迫将改进火炮的最大仰角从45度降低到43度,以防止出现恶性事故,即便如此,日军发现当仰角大于35度时,改造三八式野炮的复进系统可靠性仍较低。
不过,此时日军已经在加紧准备侵华战争,因此经过研究,决定“忽视”改造三八式野炮的技术缺陷,尽快开始将装备的三八式全部改造为改造三八式野炮。日军一面进行火炮改造工作,一面疯狂生产炮弹。到1926年,日军已经为每一门三八式野炮准备了900枚榴弹和600枚榴霰弹。但是日本陆军高层仍然不断叫嚣要重视“弹药不足问题”,这些武夫的逻辑很简单——三八式野炮在一个小时内维持最高射速能够消耗100~120枚炮弹,1500枚炮弹甚至不够进行连续一天的射击。但事实上,在“九·一八”事变和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中,日军的改造三八式野炮和三八式野炮很少连续射击超过200枚炮弹。这是因为连续射击会导致炮闩卡死、复进机构失灵甚至大架开裂等恶性故障。即便如此,由于中国军队缺乏足够的山野炮装备,因此日军的三八式野炮仍然给中国抗日军民造成了严重的伤亡。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中国军队一方面加强筑城准备,一面派员到欧美求购新型火炮。当中国军队开始装备博福斯M1934式75毫米山炮和德制leFH 18式105毫米轻榴弹炮等先进炮械之后,日军判断三八式野炮已经彻底过时,不得不于1935年开始全面换装九五式野炮和九零式野炮。
中国抗日军民的顽强抵抗使日本侵略者的战争能力受到沉重打击,日本已无力生产足够的九零式野炮和九五式野炮来替换三八式野炮。到日本投降时,其兵工厂仅生产了八百余门九零式野炮以及约320门九五式野炮,而三八式野炮的总产量达3359门,其中相当数量成为被改造的三八式野炮,全新的三八式野炮也超过了500门。但据日本研究者计算,到日本投降时的三八式系列野炮总量很可能并不大,其中绝大多数被遗弃在中国战场上。
人民炮兵的杀敌利器
1945年9月3日日本投降时,人民解放军需要尽快利用缴获的日军武器武装自己。例如当时整个山东军区仅有6门山炮、94门迫击炮、3门平射炮、2门机关炮。而国民党新一军通过接收美国援助,竟然拥有60毫米以上迫击炮588门,64门75毫米以上山炮和榴弹炮,此外还有651门掷弹筒和104门37毫米反坦克炮,在炮兵火力方面对解放军的山东军区,具有压倒性优势。
抗战期间,人民炮兵的主战武器是迫击炮和极少一部分山炮。三八式野炮这样的重炮,对我军而言绝对是稀罕物。随着各根据地大规模培训炮兵,我军开始有了建设炮兵的物质基础。1945年8月9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开始全面反攻,到9月2日为止,我军收复县以上城市150多座,几乎切断了原日军占领区的所有铁路交通线。日伪军除一部龟缩进大中城市以外,有7.6万人被歼灭。我军缴获步枪7.3万余支,轻重机枪900多挺,各种炮160多门,其中就有一部分珍贵的三八式野炮。例如在当时拍摄的照片中,晋察冀军区部队在攻击怀来的过程中,就展开多门三八式野炮进行攻击。
日本投降后,人民军队开始发动一切力量收集日伪军丢弃的武器,在这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三八式野炮变为人民军队打击敌人,解放中华民族的有力武器。例如晋察冀军区炮兵团的前身炮训队从1945年9月9日开始在张家口周边收集日寇丢弃的炮械,经过半个月时间收集了52门火炮,其中包括三八式野炮9门。在随后攻击归绥的战役中,晋察冀军区炮兵团的三八式野炮连有效地压制了敌人的炮兵。而从东北民主联军建立之初,三八式野炮就成为炮兵部队的主力武器。从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开始,三八式野炮就不断擔负压制敌军炮兵的任务。辽沈战役打响时,东野已经建立了装备150毫米日械重榴弹炮的重炮部队,但三八式野炮仍然是人民炮兵装备的最有效的火炮。在塔山阻击战、黑山大虎山阻击战中都出现了三八式野炮的身影。
到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我军已经开始着手组建装备苏械火炮的新式炮兵部队,但三八式野炮仍然是主战装备。在黄草岭阻击战中,志愿军炮兵第8师第45团大显神威,这个团的主战武器就是日制三八式野炮、改造三八式野炮和日制105毫米加农炮。以2营为例,该营下辖三个炮连。每个连有150余人。其中四连配备3门日制十四年式105毫米加农炮,五连和六连各配备4门三八式野炮。据统计整个8师共装备有112门火炮,其中包括59门三八式野炮和7门改造三八式野炮。
正是凭借三八式野炮,炮45团3营在烟台峰战斗中,以消耗400多发炮弹,取得了毙伤1200多名敌人的战绩。1950年11月6日当美陆战一师以百余辆坦克和30多门火炮支援下对黄草岭我军阵地发动集团波浪式冲击时,45团的两个营在朝鲜人民军炮兵的协助下,向敌人攻击队形倾泻了准确的火力,有效支援了步兵的阻击。志愿军司令部在此战之后对45团进行了通报嘉奖。45团2营被荣记集体二等功,2营5连4炮被授予“黄草岭英雄炮”称号,全团涌现出各类功臣模范84名。而在整个黄草岭阻击战中,三八式野炮和改三八式野炮几乎包揽了45团的全部战果。
但是由于我军的炮械大部分来自于战场收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捡洋落”,因此包括前车、弹药车等设备很难配齐。例如曾任东野炮团黄登保团长在回忆1946年6月四平保卫战之后的东野炮兵时专门提到,部分纵队虽然有三八式野炮营,总部直属炮团也装备有三八式野炮,但这些火炮每门炮的备弹不足40枚,没有专用弹药车,甚至六马挽拽所需的前车都配不齐。
随着我军缴获装备的增多,我军各野战军的炮兵部队逐步装备了足够数量的前车,但是专用弹药车数量仍然不足。我军仅能使用普通老百姓使用的大车来运输弹药。至抗美援朝时期,我军炮兵部队仍然使用大车作为运输弹药的交通工具。例如前文提到炮8师45团2营营就有专门的大车运输排,全连10多辆大车能一次携行一个基数的炮弹。每个炮连还下辖一个大车运输排,装备有5辆大车。
见证历史的珍贵文物
随着抗美援朝之后我军炮兵全面换装苏械,三八式野炮退出了一线,被封存起来。作为日本侵华的罪证、人民军队的战利品、人民炮兵曾经的主战装备,在我国各地的军事博物馆中,陈列着一批三八式野炮。北京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保存着一门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三八式野炮,此外在南京理工大学兵器馆中也保存有三八式野炮。在菲律宾维拉纪念馆、俄罗斯海参崴要塞博物馆、韩国战争纪念馆中也都保存有三八式野炮。在日本国内,靖国神社游就馆、陆上自卫队富士驻屯地兵科学校资料馆、陆自宇都宫驻屯地防卫资料馆以及和泉市信太山驻屯地等地,都有三八式野炮展出。但是由于年代久远,这些博物馆、纪念馆和资料馆,都没有品相完好的三八式野炮的前车和弹药车可供展示。
据日本国内历史研究者在全世界各地调查,仅有加拿大多伦多郊區的波顿基地军事博物馆和中国北京通州的民兵武器装备陈列馆中展示了带有前车的三八式野炮。
目前,民兵武器装备陈列馆内共收藏各种文物10000余件,有来自23个国家的历经一、二次世界大战的著名枪械,还有大批相当珍贵的炮兵展品。除世界罕见的多组带有前车和弹药车的三八式野炮以外,还保存有一门重达97.7吨的日制七年式305毫米长管榴弹炮。由于陈列馆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室内陈列面积有限,全世界罕见的三组连接有前车或弹药车的三八式/改进三八式野炮全部被陈列在露天环境中。
考虑到三八式野炮生产年代据今已超过百年,这些火炮既是日本侵华的重要罪证,也是反映人民军队发展的珍贵文物。由于生产年代久远,三八式野炮及其前车和弹药车上有大量木质部件,这些部件不适于在露天条件下长时间保存,因此笔者呼吁应该尽快将这些珍贵文物移入室内展厅,妥善保存,这才是对那段历史的最好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