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仿的局限
2017-02-22
86步战作为中国第一代大批量装备陆军部队的步兵战车,为机械化部队战斗力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完全测仿自BMP-1的86式,在定型之初也同样继承了其原型的一些不足。江麓厂以及有关部件配套协作单位通过大量的努力,做到吃透了BMP-1原车设计思想和技术、工艺,这一方面使得86步战完全达到了其原型的战技指标,另一方面也为日后对这款步兵战车进行改进提供了技术基础。
86步战的优点
清晰的定位
虽然西方世界对BMP-1的总体设计评价不高,但江麓厂研制团队在实际测绘和仿制过程中发现,这个型号的原始设计有它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首先,BMP-1的定位很清晰,就是提高步坦协同作战能力;第二,主张火力性能和机动性能优先,兼顾防护性能和人机环协调性能;第三,注重整体性能的提高,既要有高水平的战术技术性能,又要保证高效费比;第四,在保证基本战斗性能的前提下,全面严格控制了车辆的尺寸和重量。
紧凑的结构
BMP-1的总体布局实际上是符合国际主流思路的,也就是动力舱位于车体右前、串列式驾驶舱位于车体左前(驾驶员在前、车长在后)。动力舱和驾驶舱、步兵舱之间用纵、横两块隔板隔开。隔板材料为两块金属板内夹填料,可以起到隔音、隔热、阻燃和密封的效果。炮塔总成布置在车体中部,步兵舱在车体后部。
BMP-1步兵舱分为左右两个,中间被中组油箱(主燃油箱)和电器架隔开,不能互通。其中左步兵舱可以通向驾驶舱。两侧步兵都面向车外侧而坐,这对使用步兵武器向外射击比较有利。
步兵上下车时,可以把坐垫翻起,方便通行。步兵登车后,可以用手轮把车门锁紧,此时驾驶员位置的车门指示灯熄灭,表示车门已经关好。左右后车门的设置略有区别,其中左车门上有潜望镜和射击孔,右车门上只有潜望镜没有射击孔。左右步兵舱的侧装甲各有四个射击孔,并配有潜望镜。其中第一射击孔用于轻机枪,其它用于自动步枪。每个射击孔处还装有排硝烟胶管。胶管与沿车体侧上棱线布置的排气管道相连,可以用于向车外排出射击产生的硝烟。步兵舱内还有换气扇,也可以起到排烟作用。这对于车体狭小的步兵战车来说非常重要。
BMP-1还应用了一物多用的结构设计理念和方法。例如环形气道兼做支承构件,中组油箱兼做步兵座椅靠背、底座及电器架,动力舱舱盖兼做首上装甲,暖气装置兼做辅助散热器,含铅核防护内衬兼做隔热屏障,防浪板总成兼做附加装甲。
因此,BMP-1在13吨左右战斗的全重下,实现了结构紧凑、功能齐全、可搭载一个完整机械化步兵班的车辆总体设计理念。
巧妙的工艺
86步战继承了BMP-1的设计方法。首先是采用多种材料、结构融合。如车体采用了钢材料、铝合金材料、非金属材料,压型薄壳结构、焊接结构等多种形式,在总体结构的考虑下实施设计。其次是分系统的一体化设计,包括动力传动、炮塔吊篮、机油箱加温锅、引射器滤清器总成,等等。
86步战的动力舱盖为铝合金异型装甲板结构,上面带有微倾角的筋条。筋条不但能提高防弹能力,也能提高这块舱盖的刚强度。需要指出的是,86步战是国内第一个采用铝合金装甲的型号,开创了我国装甲防护材料的新领域。这块铝制舱盖的技术积累,也为03式轻型步战车、05式两栖车族的研制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乘员舱、驾驶舱的顶甲板总成和全车的底装甲都用压型薄壳结构件拼焊而成,不但结构刚度好,而且重量很轻。86步战的负重轮用两片圆形钢板焊接在钢圈上而成,厚度都很小,有效实现了减重,且刚强度却足以支撑整个车体。但是薄壳部件在焊接中容易变形,江麓厂投入了很大力量才解决了有关技术问题。
86步战的环形气道也采用冲压件拼焊结构,功能多、刚性好、重量轻,把发动机产生的废气引到车后上方喷出,避免了在结构紧凑的动力舱上开窗口。全车的光学观瞄装置都配有电热除霜和喷水清洗设备,提高了车辆在野战条件下的环境适应能力。86步战还采用了动力传动一体化设计,这在国内同类车辆中属于较早的一批。
86步战的炮塔武器系统虽然采用了有人操纵的设计,但集成度很高。在一个有限空间内,集成了炮塔、吊篮、武器弹药储存装置、观瞄系统、炮控系统、自动装弹机、相关电气设备。它与战车的其他分系统相对独立,因此成为一种模块化的分系统,便于拆装和维护。这个武器系统不但能用于86步战,也曾经安装在85式装甲输送车上,成为另一种步兵战车。
较好的指标继承性
86步战是完全仿制BMP-1的产品,因此在外形和主要技术指标上与BMP-1相当。
首先是该车外形低矮、隐蔽性好;车首锋利,不但造型优美,而且具有良好的防弹能力。这种“尖刀车首”的首上装甲倾角为10°左右,首下装甲倾角为34°左右。因此等效水平厚度为32N35毫米,可以有效抵擋12.7毫米机枪普通弹。这种构型也为后来的其他步兵战斗车辆所借鉴。
另外,86步战的车体下部具有类似船体的外形,水下阻力小,适合于水上航行,在无准备条件下即可横渡江河。
与解放军以往装备的装甲输送车相比,86步战具有良好的火力性能。它可以通过火炮和导弹,打击800至3000米范围内的敌坦克装甲目标,能摧毁敌一般防御工事,杀伤多种软目标,还能依靠乘车步兵出舱发射肩射式防空导弹来打击敌机(导弹吊挂在中组油箱上方的车顶卡环上)。所搭乘的步兵以乘车作战为主,也可以下车执行作战任务,因此能密切协同坦克作战。
86步战还能独立遂行任务,执行侦察、巡逻、警戒等战术任务。它的车体较轻,可以用多个型号的运输机空运,具备快速部署能力。它的炮塔可以选用微光或主动红外夜视仪,具备一定的夜间作战能力。86步战还是国内第一个具备集体三防能力的步兵战斗车辆型号,此后研制或者改进的多个国产型号,其集体三防技术都与86步战有着深厚的渊源。
86步战还保留了BMP-1原车的自动及手动灭火功能、热烟幕施放功能、冬季取暖功能、排硝烟功能、排水功能,以及严寒、高温条件下的适应功能。
完善的编制
BMP-1/86步战采用了标准机械化步兵班的成员编制,使战车和步兵班成为一个整体。86步战共有11名成员,其中有3名乘员,包括车长、炮长、驾驶员;乘车步兵8名,包括2名机枪手、4名步枪手、1名防空导弹射手、1名40毫米火箭筒手。其中后两人分置左右步兵舱,以方便出舱射击。明确的人员配置和火力配置,使机械化步兵在兵力编成和战术使用上,有了更大的确定性。
86步战的不足
86步战并不是没有缺点的,它的设计和工艺不足,在列装后的一段时间被充分的暴露出来。上世纪906代一批新型装甲兵器大规模列装后,军方很快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现场意见反馈会,邀请三个新型号的总体单位来到部队,听取基层官兵的意见。在这次反馈会上,部队对86步战在实际使用中所暴露出的不足提出了很多意见。这些意见主要围绕在火力和可靠性上。
火力问题
部队指出,73毫米滑膛炮的装填速度慢、射程近。实际作战中,73滑膛炮的射速只能达到3至5发每分,基本上无法对付运动目标。而在对付固定目标时,又存在射程不足的问题,容易被敌方先行压制。前苏联在设计BMP-1时,打算用73毫米炮同时实现爆炸杀伤和反坦克的目的。但是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73毫米口径破甲弹已经无法对主战坦克造成有效威胁。如果发射高爆弹,因其装药量有限,破片对有防护目标的杀伤效果很差。
86步战配装的红箭73反坦克导弹早期型号,需要射手用摇杆手动控制飞行。步兵型红箭73的飞行控制难度大,在86步战狭小的炮塔里,炮长的观察瞄准更加不方便。不经过长期训练的射手可能一发射就掉弹。
这里还有个有趣的故事:负责生产导弹的工厂有一位技艺高超的射手,常年的任务就是为前来接装和视察的部队首长表演导弹发射和为部队培训射手。红箭73价值数万元。厂领导为了调动这位射手的积极性,每次实弹射击表演成功,就给他加一级工资。几年积累下来,这位射手的工资标准甚至超过了厂领导。
但厂家射手不能替代部队的炮长,因此在实际作战和演习中,86步战很少发射导弹。
动力、行走系统可靠性问题突出
BMP-1的发动机冷却系結构复杂,循环水泵的弹簧容易生锈,使用一两年就会完全失效,导致漏水漏液。另外,发动机的柴油容易窜入曲轴箱,发生机柴油混合;车辆行驶时出现黑烟。
BMP-1的发动机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性比较差,拉缸事故频发,86步战也存在同样的问题。86步战研制期间曾经三进塔河进行冬季试验,但都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发动机拉缸问题。配发到西北地区部队后,由于当地沙尘较为严重,发动机进气的洁净度不足,也经常发生拉缸事故。
另外,86步战的负重轮胶缘可靠性比较差,行驶2000千米后就发生开裂、断胶、脱落问题,影响了作战训练。
86步战采用液压助力的方向盘式操作和挂挡机构,当时属于解放军机械化步兵装备中比较先进的型号,操纵起来比数十年前研制的63式等中轻型履带车辆要轻松方便得多。另外由于它的悬挂较软,在恶劣路面上行驶较为舒适。因此驾驶员往往倾向于放开手脚高速行车,使车辆超过设计速度上限,导致行走系统故障多发。在定型试验中的鹅卵石路面科目考核时,驾驶员就把车开到了每小时四五十千米,事后检修时发现有多根扭力轴都断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