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级阶段留学生汉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及其培养策略
2017-02-22甄文婷
甄文婷
摘 要: 汉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是指学习者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完成汉语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的评价。初级阶段留学生学习其他语言时所掌握的经验、观察其他人学习汉语时的情况得到的判断、所听到的其他人对于学习者学习汉语的评价和劝说、学习者的生理和情绪状态等因素都会影响学习者的汉语学习自我效能感。
关键词: 留学生 汉语学习 自我效能感 培养策略
一、什么是留学生汉语学习自我效能感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大,现今世界范围内学习汉语的人数越来越多,汉语的影响力日渐增大。目前,很多留学生选择来中国学习汉语,不少初级阶段的留学生汉语水平为零起点。由于学习者母语和学习者个人生活经验的影响,往往在半年以后,他们的汉语水平就会有很大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本文只讨论留学生学习汉语时的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的问题。
(一)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所提出的,属于一种动机理论。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简单说来,自我效能感是人类在实现特定的目标时对自身所具备的相应能力的自信程度,也就是自己有多大把握能够完成所面临的任务。这种自信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成就,是学习新事物时的一种信念。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对于人的行为和成就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自我效能感程度較高者,往往具有积极的情绪和体验,自我效能感程度较低者,容易产生失败的情绪感受①。
根据班杜拉(Bandura)的自我效能感的理论,自我效能感体现在人类的各类行为活动之中,而不同的行为活动又分属不同的领域,个体处在不同的任务领域中,相应的自我效能感也会不同。因此,当我们探讨自我效能感时,需要对具体的任务领域进行区分。
(二)学习自我效能感。
上文说道,当我们谈到自我效能感时,需要针对不同的任务领域。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的表现就是学习自我效能感,即学习效能感(Perceived academic efficacy或Perceived academic self-efficacy)。“学习效能感是指个体的学业能力信念,指学习者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的评价,是个体对控制自己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②。
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现有的很多研究表明,学习自我效能感强的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热爱学习,能够更主动积极投入到学习中,面对困难时能够不屈不挠,勇于奋斗,把解决困难当做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
(三)留学生汉语学习自我效能感。
按照班杜拉的理论,自我效能感只是针对某一具体情境,它所能反映的只是个体对自己在这一具体领域中自己是否具备该能力的信念。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学习者对于自己能否学会一种语言,有着预期和信念。汉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是学习自我效能感在汉语学习领域内的表现。也就是说,汉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是指学习汉语的学生对于自己能否学好汉语学的信念,即学习者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完成汉语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的评价,是个体对自身学习汉语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
汉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对于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常常会使人产生畏难情绪。对于初学汉语的留学生来说,他们的语言习得关键期已经过去,学习语言所依赖的是大量的语音、词汇、语法的记忆和练习,如果他们一开始就觉得自己能够和很好地掌握汉语,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那么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和中国人交流,花更多的时间复习老师讲过的内容,并且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主动了解中国文化,最终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反之,他们将会把汉语学习当成一种负担,在课堂上没有听课的动力,渐渐跟不上老师讲课的节奏,最终学习汉语的进程将会终止。
二、影响初级阶段留学生汉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初级阶段留学生学习汉语时,由于是刚接触一门新的语言,在学习之前,学习者会对自己学习汉语的能力进行评估,而这种对自身能力的评估会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一)学习其他语言时所掌握的经验。
人类在实际生活中,通过亲身实践,亲自参与一些实际活动,根据相关结果得到的关于自身能力的直接信息形成经验,这是最直接的经验。学习者在学习汉语之前,可能学习过第二语言,并由此得到一些经验。在学习其他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者是否顺利完成任务及最终学习的结果如何都会影响他们对于汉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塑造。比如,如果一个欧美学生曾经学习过韩语或者日语,而且学习过程非常顺利,现在已经能够和本地人进行无障碍交流,那么面对汉语的学习,他可能觉得自己能够很轻松地学会汉语,汉语并没有那么难学。相反,若是曾经的日语或者韩语学习并不顺利,那么他可能觉得自己并没有语言学习的天赋,汉语和日韩语差不多,自己也不可能学会汉语。
(二)观察其他人学习汉语时的情况得到的判断。
现今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汉语学习者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汉语之前,他们肯定听说过或者见过其他汉语学习者,并且从他们口中听说过一些汉语学习的情况。通过听说或者观察他人的情况,学习者会对自己的汉语学习形成一定的预期性的和自己学习汉语能力有关的评判,形成自身汉语学习的效能感。如果他看到的学习者在汉语学习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那么对比自己和他的条件,他或许会认为自己和他付出同样的努力,运用同样的方法,也能够学好汉语,这时候别人的经验能够增强学习者的汉语学习效能感。因为这种情况下,留学生能够通过对其他汉语学习者情况的了解,为自己找到榜样和目标,降低对任务的畏难感,并通过自我鼓励,自我劝导,相信自己也可以像他人一样学好汉语。
(三)其他人对于学习者学习汉语的评价和劝说。
当人类学习一种新的事物时,如果有其他人对于学习者的说服性的激励、提议、劝诫,学习者将会强化对于自身能力的信念,特别是在遇到困难、挫折、阻挠时。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他人言语说服的影响力度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地位高低或专业性强弱。比如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如果家长一直对留学生说,你从小就有语言学习的天赋,只要肯学习,就一定能把汉语学好,学习者就会从家长的激励中,获得极强的信念,汉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就会增强。相反,如果一位汉语教师对汉语学习者说,你们的母语和汉语差别很大,就算你再怎么努力,你的发音都不会准确,这种负面的评价对于学习者学习语言来说,具有致命性的打击,他的汉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就会变得很弱。当两种情况同时出现时,考虑到劝说者的权威性,学生受教师的影响更大一些。
(四)学习者的生理和情绪状态。
学习者的生理和情绪状态会影响留学生的汉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初级阶段的留学生大多是刚来中国,对于中国的气候、饮食、文化等会有一些不适应。如果这种不适应能够很快变成适应,那么留学生在中国的生活就会很顺利,自身对于汉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就会增强。反之,如果他们对于中国人的很多做法不能理解,导致平时和中国人的交往中误会重重,那么他们可能会过得很郁闷,加之水土不服,吃不惯中国的食物,对于汉语学习的自我效能就会削弱,只想快点回国。
三、自我效能感对于初级阶段留学生汉语学习的作用
留学生的汉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对于他们的汉语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影响留学生学习汉语时面对困难的态度。
较高的汉语学习自我效能够促使留学生面对汉语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时,能够迎难而上,不打退堂鼓。对于欧美留学生来说,汉字和语音对他们来说是难点中的难点,如果没有较高的汉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他们的汉语学习就很可能止步于入门阶段。
(二)影响留学生学习汉语时面对学习的思维模式。
汉语学习自我效能感高的留学生在开始学习汉语之前就能够想象学好汉语之后的种种情景,比如说和中国人无障碍交流,和中国人做生意,回国之后为中国人做导游等,从而能够提高学习汉语的信心和动力,也能够在完成阶段性的任务之后,积极对于上一阶段的学习进行正确的归因。汉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低的留学生,每次遇到学习中的困难时,都会将原因归结为自身能力不足,产生消极的思维模式。
(三)影响留学生对于汉语学习的选择和坚持。
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完成任务的动机和努力程度。汉语学习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在汉语学习中会愿意坚持下去,愿意付出努力实现自己想要实现的目标。而汉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低的学习者,在遇到困难时,更容易选择放弃。
(四)影响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情绪。
班杜拉认为,面临不良情状时,自我效能感能对个体的身心反应起到调节作用。汉语自我学习效能感高的学习者,能够积极调解自己的情绪和生理,以期尽快适应中国的学习和生活。就算遇到一些不适应,也能积极对自己进行暗示,接纳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从心理角度对自己进行调节和控制。汉语自我学习效能感低的留学生遇到消极的事情时,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容易钻牛角尖。
四、初级阶段留学生自我学习效能感的培养策略
(一)指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初级阶段的留学生在汉语学习活动中能否掌握正确且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获得相应的学习技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汉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强弱。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首先要对每个学生采用的方式进行了解,有的学生先用眼观察再接受事物,有的学生听一次或两次后再接受事物,还有的同学需反复练习强迫记忆才能接受事物,每种方法都各有优劣,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最高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对汉语的一些语言要素和知识点进行有效的记忆,进而能够熟练使用。汉语的学习与记忆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只有在指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之后,才能帮助学生与遗忘做斗争。
(二)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归因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汉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积极正确的归因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倾向于成功的预期,减少失败的打击。而消极不正确的归因会使学生丧失信心,破罐子破摔。在学生的汉语学习过程中,汉语学习和测试的成绩常常成为衡量学生汉语学习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学生的学习情绪也会随着成绩的变化而起伏不定,此时,如果学生没有正确的归因方式,连续几次成绩不理想就会使学生认为自己不够聪明、没有学习汉语的天赋,降低了自身的汉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特别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使他们认为成功是因为努力学习而实现的,是内部、稳定和可控性因素,而失败则由于自身努力不足造成的,是外部的、不稳定的因素,让学生相信,只要努力,任何人都可以取得很好的汉语成绩,这样就能大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即便是暂时的失败或是成绩表现不良,也不会自暴自弃,对汉语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
没有目标的学习是盲目的,任何学习都需要目标。通过建立阶段性的汉语学习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通过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手段,达到期望的学习效果实现预期目标。學生只有看到了自己的学习成效及努力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内心才会产生深深的成就感,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学习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会相应增强。由于学习目标不当造成的后果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教师可以按照维果茨基(Vygotsky)“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具体确定学生的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只有按照最近发展区制定出来的目标,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可理解性输入,取得更好的汉语学习效果。
(三)开展成功榜样学习,实施榜样教育。
观察其他人学习汉语时的情况得到的判断可以影响个体的汉语学习效能感,因此,为了培养留学生的汉语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树立榜样,影响个体对自身能力的评估。个体与榜样之间在年龄、经验、能力和完成任务的条件等方面的相似性程度越高,榜样成败的经验越具有说服力。因此,教师要在课堂内外向学生树立汉语学习的典范,给他们讲解身边同学如何学好汉语的故事,或者给他们看一些成功案例,比如汉语桥比赛选手等。让留学生坚信,在同样的条件下,与他们类似的人可以学好汉语,他们也一样可以。这种信念本身就是自我效能感的一种表现。
开展成功榜样学习,需要注意三点:第一,榜样要有代表性。榜样的选择应该经过教师的精心筛选,与学习者的各种特征相近,对于学习者来说,具有代入感。第二,榜样要有多样性。榜样不能固定在一个人身上,这样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挫败感,觉得自己怎样努力都不可能达到那种全才的程度。每个方面都应该选取不一样的榜样,让学生明白自己只要努力,就有可能在某方面成为别人的榜样。比如可以选择一位汉字写得好的同学作为汉字方面的榜样,另一位同学作为汉语口语说得好的榜样。第三,要给学习者实践锻炼的机会。榜样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得以提升,在实践中获得成功,只观察学习不实践等于没学。因此,教师应督促学生真正地实践学习到的行为,让他们从实践中学习,亲身体验成功。
(四)创建快乐课堂,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焦虑。
心理学家罗杰斯(C.R.Rogers)认为,“心理安全”或“心理自由”是创造性活动的两个基本条件,心理自由指个体意识到自己是自我的主人,可以自主地决定自己的行为的一种心理状态③。上文已经说过,学生的生理和情绪状态对于学生的汉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具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应该尽量营造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环境,帮助学习者适应并利用环境。
汉语学习因生词量较大,语音变化较多,汉字复杂难写等特殊性,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导致上汉语课提不起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尽量创造积极的、轻松的教学、学习环境,让学生保持适宜情绪状态,缓解他们学习汉语时的焦躁感。此外,在课堂上,教师要尽量用自己的热情和积极性感染学生,学生如果能感受到老师的热情和温暖,自然就会适当缓解学习焦虑感,产生积极的求知状态。如果有些同学已经产生了焦虑情绪,教师就要针对这些学生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通过多鼓励的方式使学生重新建立信心。比如学生如果羞于开口说汉语,觉得自己发音不准确,教师就可以引导他单独对着自己说,等熟悉之后再对着全班同学说,在他当着全班的面朗读前后给予积极、正面的评价和鼓励,为他进一步树立信心,从而帮助他增强汉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注释:
①平晓美,黄燕.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缺失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3).
②边玉芳.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和应用.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毕业论文.2003.
③黄碧玲.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及其对成人教学的启示[J].成人教育,2007(10).
参考文献:
[1]朱琳.日韩留学生汉语自我效能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班杜拉.社会学习心理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3]张庆宗.英语学习成败自我归因调查与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7).
[4]边玉芳.学习自我效能感:是一般的还是针对特殊领域的?[J].心理科学,2006(5):1275-1277.
[5]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6]平晓美,黄燕.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缺失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3).
[7]边玉芳.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
[8]郭本禹,姜飞月.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应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9]江新.對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10]张莉.留学生汉语学习焦虑感与口语流利性关系初探[J].语言文字用,2001(3).
[11]黄碧玲.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及其对成人教学的启示[J].成人教育,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