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谈农村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审视与对策

2017-02-22梁达权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素养策略

梁达权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古诗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诗言志,诗传情,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培养孩子的诗学素养。所以,在教学实践中要从认识古诗词的重要性入手,从教师问题和学生问题两层面审视农村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从而提出尝试改进的策略。通过引导学生:梳通读音,初识诗意;诵读彰情,体会诗旨;以言显像,积淀语言;悟情达意,升华情感;拓展延伸,活学活用等方法。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感悟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更好地落实课标要求,提升孩子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素养 策略 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12-134-02

0

《语文课程标准》将古诗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诗言志,诗传情,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培养孩子的诗学素养。然而,传统的古诗教学中,我们正走着“释题目——解难字——译全篇——说情感——齐背诵”的旧模式,这样的模式展示,激发不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更没有体现出对古诗词学习的拓展,学生只能机械地翻译,苦苦地背诵。学生想感悟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感悟到古诗情景的美妙,更是天方夜谈。因此,我们应当充分重视古诗教学实践,加强对古诗教学策略的研究,力求探索出教学古诗词的新思路。

一、明确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语感从何而来,古诗词则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好教材。《课标》中也强调,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背诵240篇诗文,九年课外阅读量达以400万字以上。而学生是最可塑的诗人,教师要着力发现培养。其次古诗短小精悍,语言精练,意境悠远,或咏物寄情,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阐发哲理,并且有好些古诗在孩提时代学生已会背诵,并已有一定的积累。孩子们只要通过有效的学习、诵读、品味、赏析,就能提升学生的文学气质,诗学素养,领悟语言文字之精妙。

二、分析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教学问题分析

1.吟诵教学准备不足。教师在吟诵指导中,很少在课堂上主动营造意境让学生进入吟诵的角色。而且关于吟诵的停顿、轻重、语气、语调等都要经过教师自身的仔细思考和长时间的理解消化后,才能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这些“难事”大部分老师“避重就轻”。所以,不少教师从自身方便和教学效率出發,在课前花的功夫不够,未针对吟诵教学进行专门准备。

2.知识储备欠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出于工作压力较大、休息时间不足、家庭事务繁杂等原因导致少读书甚至是不读书,不少语文教师就连自己教授的语文学科知识都不能很好的掌握,就更别谈广泛涉取其他学科知识。因此,“内容枯燥”的古诗课堂更加索然无味。

3.教学策略缺乏。传统的教学理念导致了古诗的教学策略简单、目的指向性太强,农村小学的古诗教学更成了重灾区。在课堂上,教师没有对诗人、诗情的激情共鸣,课下没有拓展和延伸。学生的主体作用失效,只是被动的完成。

(二)学生学习问题分析

1.古诗掌握数量较少。《课标》要求小学阶段要完成75篇古诗文的背诵,据笔者的了解,农村学生的古诗积累基本都是课内古诗,其中仅有几首为课外的古诗,达不到课标的要求。

2.不易形成情感共鸣。小学生生活阅历尚浅,历知识也缺乏积累在。而且古诗的语言与小学生的生活脱离较大,学生难以进入诗中的情境,难以以诗人的视角来体会诗中的意蕴。

3.古诗本身难理解。古诗语言精粹,诗人为了让简短语言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和意蕴,往往会使用独特的表现手法,有的古诗,语言和表现手法比较生僻,表意含蓄,其字面意思就不易读懂。这就给学生带来了理解上的障碍。

三、试探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古诗词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小学语文老师应扎根现状,掌握学习古诗词的规律及流程,试探出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梳通读音,初识诗意

梳通读音即要求学生读准生字词的字音,并把整篇古诗读通顺。课前就引导学生初读,熟悉文本,接着老师检查朗读掌握学情,再根据学情重点点拨,达到将整首故事读通顺,初步认识诗意教学目的。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的《山行》,先让学生初读文本,后引导学生读好押韵的字是“家”、“花”,“斜”字古时读xiá,现在读xié。通过练读后点拨学生:全诗写的虽是深秋时节,山间人烟稀少,但诗人心情舒畅,停车欣赏,不忍离去,因此朗读的基调是欢快喜悦的。最后一行,更要读出诗人的陶醉感以及对深秋美景的赞美之情。通过梳理,学生不但能读通字音,还自然地对诗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下文深入赏析打下基础。

(二)诵读彰情,体会诗旨

“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诵读不仅要声音洪亮,还要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全身心地投入,从诵读中品味作品的节奏、情趣和神韵。且字要读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古诗《夜书所见》,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读,如:教师范读,小组、男女赛读,评读、对读等形式,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学生通过朗读品味语言后,让学生借助注释,小组合作,同桌对学。引导学生探究:萧萧秋风吹下梧桐叶,送来阵阵寒冷,江面上也吹来了秋风,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个独自在外地作客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有了这样孤单寂寞的心情就会很容易想起了什么呢?这样学生就容易进入古诗的意境,感受到了诗人的孤单寂寞和思乡之情。接着请班上的外来的孩子,谈谈:当你们当离开家乡来到这里读书,你们想家吗?你想起了谁呀?这时,触动了学生那根思乡的弦,通过自身的感受,从中理解了“动客情”,体会了本诗的主旨。

(三)以言显像,积淀语言

古诗词大多是以言造象,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相融。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通过合理的想象,把读诗词而看到有景象表达出来的。如教学五年级《渔歌子》,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通过探究你看见词中有哪几个景象?你看见这些景象是什么颜色?看到美轮美奂的风景你想说什么?最后请你把所有的意象变成有动态的画面,并用你语言描述画面。这样的设计既能达到提升意境的作用,又能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相得益彰。

(四)悟情达意,升华情感

感悟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是古诗教学的重点,大部分孩子们通过学习都可以想到这个首诗的意思是什么,但是不知道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诗言志,诗传情”,每首诗都是诗人情感的流露,我们应该透过文本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准确把握作品中诗人的情怀。如教学四年级下册李白的《独坐敬亭山》,诗人的那份孤独与落寞,那份怀才不遇感概,是学生学习理解的难点。初读之后,让学生谈谈对李白的了解,并给学生补充了“李白斗酒诗百篇”的才华。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大诗人,却被唐玄宗认为只会写诗,落得英雄无用武之地,他当时是怎样的感受啊!當学生与诗人有了情感的共鸣,对诗中蕴含的情感升华自然就水到渠成。

(五)拓展延伸,活学活用

课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教材教”,即要求老师们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古诗词距离学生遥远,有很多诗词都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就要靠学生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实践中,要求学生在学习诗前要阅读、收集大量与本诗有关的资料,或在学完一首古诗后,可以“以一带多”进行相关链接。如学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和孟郊的《游子吟》,你是否还知道其他思乡、思念的诗;学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你还知道杜甫其他的诗作吗?与杜甫同时代的诗人还有哪些?来进行拓展阅读,打开课外阅读的新视窗。同时,还可以了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古诗课堂,让学生自己去创作诗文、开绝句佳词赏析会、结诗社、写读书笔记、点评诗文,进行研究性学习,为自己出诗集、办诗文报等。让学生走进诗词歌赋的王国,享受共同生成的大课堂,打造有效的古诗词学堂。

古诗词芳香四溢,魅力无穷。小学教材的古诗,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语文老师应重视古诗教学,让课堂充满浓浓的诗香,让更多的孩子们感受古诗,喜爱古诗。

[ 参 考 文 献 ]

[1]杨旭华.古诗词教学策略分析[J].文学教育,2011(07):111.

[2]朱鲁娟.试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方法[J].魅力中国,2010,(07).

[3]赵绍军.小学语文新课程古诗教学的基本策略[N].河南教育学院报,2007(4).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素养策略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