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楚辞》中“兮”字的翻译

2017-02-22杨芳芳万向兴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期
关键词:戴乃迭杨宪益霍克

杨芳芳 万向兴

摘 要:《楚辞》作为国学经典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大源头之一。楚辞作为一种新文学体裁,开创了独特的文学形式,这种形式上的影响也体现在“兮”字的使用。本文节选《离骚》中的部分译文进行对比,探讨“兮”字的翻译。

关键词:楚辞;“兮”字

作者简介:杨芳芳(1992-),女,汉族,云南曲靖人,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研究;万向兴(1979-),男,汉族,云南宁洱人,硕士,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語语言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2--01

一. 引言

《楚辞》是继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辉煌诗集。《楚辞》是楚辞之总集的名称。楚辞是以楚地民歌为基础,融合大量的古神话而产生的;楚辞的篇章大量采取了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楚辞的句子突破了四字句的格局,每句字数不等,少则两三字,多则十余字,多用“兮”字。

二. 楚辞中“兮”字的性质

根据中国古代汉语词典,“兮”字是语气词,用在句中或句末,起舒缓语气,抒发感情的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呀”。《楚辞》里差不多每句都有“兮”字,“兮”字在楚辞里乃是一个纯粹句逗上的作用,它的目的只在让句子在自身的中央得一个较长的作息时间。“兮”字只不过是一个普通语吻字,从《楚辞》开始,“兮”字才突出而成为一切文字之外的一个新字,它似乎只是一个音符,它因此最有力量能构成诗的节奏,这就是《楚辞》里“兮”字的性质。(林庚,1981:119)“兮”字的任务就是构成节奏,它本身并无意义。

三. 《离骚》选段译文中“兮”字的翻译

《离骚》在诗歌形体上有重大突破,它将“兮”字置于单句末尾,两句一韵,四句一章,形成容量较大的文句和错落中有规整的节奏,便于驰骋使人的情意和保持一定的声律。这种自由灵活、富于弹性的体式,是《楚辞》中最进步、最解放的体式,直接间接地孕育了后世多种文体。(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1988:13)通过对比《离骚》选段的霍克斯译文,许渊冲译文以及杨宪益和《离骚》原文:“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白话文:“清晨我从舜帝长眠的九嶷山启程,黄昏我抵达昆仑上的悬圃。本想在雕花门内的仙宫稍作停留,奈何时光匆匆又将日暮了。我命令太阳车的驭者羲和停住车轮,望见日落处崦嵫暂时停留。路途漫漫是多么遥远啊,我将穷尽碧落黄泉而追求理想。”

根据霍克斯、杨宪益戴乃迭、许渊冲的三种译文可以发现,许渊冲的译文中将单句末尾的“兮”字翻译为“oh”,“oh”传达出“兮”字作为语气词,且起抒发感情的作用。而霍克斯和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文均没有把“兮”字翻译出来。霍克斯的译文不注重尾韵,但注重意象和铺陈,抓住主要的意思行文,构成必要的语义联结。在这一节中,霍克斯把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语加以翻译,大多数是音译,如“苍梧”(Tsang-wu),“羲和”(His-ho);也有音译的,如“县圃”(the Garden of Paradise),这些翻译比较忠实地传达了汉语文化的意象和意义。 并且霍克斯还借用中文重复的修辞方法用long, long 和 far, far 来形容路途的遥远和理想的远大;许渊冲的译文从用词、意象、用韵都尽量保持或接近原作风格,传神达意;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文字数相差较大,但其语言精练,言微义博,传达出原作的主旨。

四. 结论

楚辞的句子突破四字句的格局,多用“兮”字,句法错落有致。《楚辞》创造了“兮”字这个独特的印象,它不含有字义,也不具有《诗经》中“兮”字的表情作用,它的作用只是构成节奏,本身并没有实际意义。在翻译时,许渊冲为了保持与原文的整齐的‘形美,把“兮”字对应的翻译为“oh”,而霍克斯和杨宪益戴乃迭则没有对应的翻译“兮”字。 因此,在翻译《诗经》《楚辞》等典籍文学作品时,译者需要追溯其文本产生的时代文化,使译文与作者所处的文化语境相契合,与作者的意指相一致,同时对该文本的原义、它义和今义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准确理解其含义翻译出符合该文本义理的译文。

参考文献:

[1]何其莘,仲伟合,许钧主编.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林庚. 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M].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81.

[3]刘威. 《楚辞》英译研究-作为文化中介的翻译子 [D]. 四川大学,2011.

[4]汤漳平评注. 楚辞评注[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

[5]许渊冲著. 中诗英韵探胜[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殷光熹著. 楚辞注评[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戴乃迭杨宪益霍克
乐趣与自由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红”英译问题辨析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的古诗词增译策略及启示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习语英译的跨文化阐释
《金丝小巷忘年交》
《五味人生:杨宪益传》
发愤抒情,以情译诗——杨宪益、戴乃迭《楚辞选》英译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