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老头》悲剧父爱背后的人性论

2017-02-22王岑岑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期
关键词:高老头社会悲剧

摘 要:然而,其本质应该是人性的悲剧。人是社会性群居型的独立个体,无论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夫妻之间、亲朋好友之间,都应该在依赖、守护他人之前,安抚好自己身为一个人的本性,就如高老头终其一身,终于承认那无休止、无底限的父爱也需要女儿的呼应与回报。而我们只有先满足它之后,我们才会更好地去满足别人,然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才会成为一个被满足的社会。

关键词:高老头;人性;悲剧;社会

作者简介:王岑岑(1995.5-),女,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2--01

《高老头》讲述了主人公——一位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发财致富的面粉商人,高老头,在中年失去妻子后,便对自己的两个女儿格外疼爱,把自己所有的爱都放在两个女儿身上。

一、高老头的父爱——人性的变质

高老头是个典型的时代矛盾缩影。他拥有封建宗法思想,却利用法国大革命投机致富,成为一个坐拥200万资产的暴发户,然而最后的结局却是被自己的两个亲生女儿以金钱至上的道德原则所战胜,被遗弃在历史的角落。

这样一个“慈父”,让巴尔扎克如此“称赞”:“他无异于一个基督教神圣的殉道者”。其实,这句话很恰到好处地点出了高老头的悲剧,殉道者,一个看似多么神圣、高贵,实则悲哀的角色。那太神圣化了,神圣化地忽略了身为一个“殉道者”、一个“慈父”之前,高老头的本质——他只是一个人,普通的,有血有肉、知痛知痒的人,而已。

此外,当我们再来单纯地看看高老头的父爱时,会发现其实那父爱并不单纯,而是带着阶级的复杂性,他的父爱里交织着封建宗法观念与资产阶级的金钱至上原则。这矛盾的出发点、矛盾的操作过程注定酿造了悲剧的结局,高尚的感情变得庸俗化,庸俗的世态悲剧化。巴尔扎克有意识把高老头的父爱夸张到“荒谬的程度”,“任何东西都不足以破坏这种感情”。其实,这种父爱是巴尔扎克的理想家庭形式,借以批判“污秽、狭小、浅薄的社会”。高老头的父爱并不伟大,但从客观效果而言,他真实揭示了病态“父爱”产生、发展和终结的社会原因,这一点倒是伟大的。[1]

之所以称之为“人性的变质”,这里的“变质”不是贬义词,仅为中性词,是指事物改变了原本应有的情态。而高老头的父爱,它不是单纯的出自于一个父亲对于女儿的疼爱,而是两种社会交接替换时期的产物,因而,这种爱具有自我抹杀性,忽视了人产生爱的本质,更忽视了人的本质。正如高老头自己所说:“一切都是我的错误,是我纵容她们把我踩在脚下的。”

二、女儿的冷待——人性的本能

妻子去世后,高老头对女儿的爱开始无限地膨胀,以致发展到了有悖常理、不可思议的地步。很多人说高老头的悲剧是当时的社会造成的,是推崇金钱的社会使他的两个女儿开启了无止境的享乐的欲望,从而摧毁了她们与其父亲之间的感情,毒化了父女关系,甚至使人变得禽兽不如。

然而,我们却忘记了,两个女儿也仅仅是普普通通的人,而已。试想,换做任何一个人身为高老头的女儿,水又有把握说不会恃宠而骄呢?人的本性之一便是“得不到的便是最好的”,而高老头的爱不仅近在眼前,而且几乎将他们密不透风地包裹着。这对于两个女儿来讲,难道不是一种莫大的悲哀吗?而在这悲哀中,她们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只能任由着本性而随着父爱溺游在资本主义阶级的金钱世界里。

三、高老头的孤单——人性的回归

两个女儿不断地逼迫使得最后高老头患脑溢血,病危期间,他盼望看到的两个女儿却忙于参加晚会,“即使是踩着父亲的身体过去也在所不惜”。在这一刻,高老头才终于明白他是被女儿抛弃了,承认了:“我把一辈子都给了她们,今天她们连一小时也不给我。”、“一切都是我的错误,是我纵容她们把我踩在脚下的。”而那句“钱能买到一切,买到女儿。”是醒悟后的反讽,是顿悟后的悔恨。高老头去世了,他的女儿女婿甚至没有一个人来料理丧事,只而在出殡的那天,仅仅派了两辆漆着爵位徽章的空马车来。

他在她们15岁的时候送她们马车,她们在他终老的时候还他两辆,真是辛辣讽刺又好笑至极。就像是轮回终于回转,爵位徽章不仅仅顶在马车上,也寓味着高老头这孤寂的一生终于在最后幡然醒悟,承认成为了一个丢失自我、失去人本性的“好父亲”。

很多人说,高老头的悲剧是那个时代的悲剧,是社会的交错铸就了封建宗法伦理的心与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身之间的矛盾;也有很多人说,高老头的悲剧是高老头父爱自己的悲剧,“高老头为自己的悲剧也应付不可推卸的责任。外因要靠内因起作用,环境的影响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内因起作用的。他不为自己内在的情感所奴役,不把感情全部倾注到女儿身上,不把他的父爱发展到极端,他对女儿们的爱也不会变畸形。”[2]

然而,其本质应该是人性的悲剧。人是社会性群居型的独立个体,无论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夫妻之间、亲朋好友之间,都应该在依赖、守护他人之前,安抚好自己身为一个人的本性,就如高老头终其一身,终于承认那无休止、无底限的父爱也需要女儿的呼应与回报。而我们只有先满足它之后,我们才会更好地去满足别人,然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才会成為一个被满足的社会。

注释:

[1]孙达丹主编:《欧美小说中的法学思想探究》,上海市:上海三联出版社2012年,第157页。

[2]丁禹丹、庞美琪、尹梦玉著:《浅谈<高老头>一文中高老头父爱悲剧的原因及意义》,《神州》(下旬刊)2013年9期,第63页。

参考文献:

[1]阮航.外国文学艺术名著导读[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2]桑臣.不知道会被人笑话的100部文学名著[M].武汉市:武汉出版社.2009.

[3]孙达丹.欧美小说中的法学思想探究[M].上海市:上海三联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高老头社会悲剧
伟大的悲剧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哦,高老头
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
河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与管理的实证研究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猫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
大寒
浅析《高老头》父爱悲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