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清『朝珠叔』的官场传奇

2017-02-22杨静华

文史博览 2017年2期
关键词:义和团内务府洋人

杨静华

大清『朝珠叔』的官场传奇

杨静华

朝珠是清朝礼服的一种佩挂物,挂在颈项垂于胸前,用东珠(珍珠)、珊瑚、翡翠、琥珀、蜜蜡等制作。由于清帝笃信佛教,凡皇帝、后妃、文官五品及武官四品以上,另外侍卫和京官等,均可佩挂朝珠,且可作为皇帝所赐物品。

1900年被杀的户部尚书杨立山家境富裕,他收藏的古玩就值300万两银子。他有365串朝珠,最低档次的也值1000两银子。除了国家忌辰外,他平时每日挂一串,一年之中,从不重复,可谓是典型的“朝珠叔”。

那么,他是怎样爬上去的?最后为何会被杀?

杨立山,1843年出生,土默特氏,字预甫,内务府正黄旗蒙古人。他是个典型的官二代,15岁时就以官学生的身份在内务府园囿、河道管理局任干事(内务府奉宸苑笔帖式),1862年补官,1879年至1883年以员外郎身份任苏州织造,任内政绩斐然,从1876年至1891年,5次京察都是一等,4次被提名,多次被皇帝召见。

从1891年起,杨立山一直担任内务府大臣、正白旗汉军副都统,并任户部右侍郎,兼管皇家园林工作。1894年,操办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有功,被赏赐太子少保衔,兼管三库事务。因为他善于揣摩上意,讨好逢迎太后,1898年,慈禧赐予他在西苑内骑马的特权。1900年升至户部尚书职。

1897年慈禧63岁寿辰,当时户部本来决定如朝廷没有下令就不准备礼物,然而整个一年,以李鸿章为首的地方大员,纷纷向慈禧进贡礼金和礼物以表忠诚,不进贡礼物的官员显得被动了,于是一时间舆情纷纷,责问京官为何如此怠慢无礼?协办大学士兼任户部尚书翁同龢等人来不及给慈禧准备礼物,找杨立山帮忙,他欣然答应,翁同龢等人十分感激,把他当成亲密的朋友。据《翁同龢日记》1897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记载,他把同事、朋友,如张荫桓、杨立山等人召集到家里小聚。

1898年6月21日,有一个御史弹劾张荫桓,指责他在办理向英国、法国续借款时,受贿260万两白银,与翁同龢平分。慈禧十分震怒,令人将张荫桓抄家并交刑部治罪。杨立山立即出面保护,为张荫桓开脱,对此张十分感谢。

戊戌变法之后,杨立山因为怜悯被软禁在瀛台的光绪帝而遭到慈禧的怒斥,幸而李莲英与杨立山关系甚密,从中斡旋后才使他免遭责罚。还有1900年慈禧与荣禄密谋“废光绪另立新帝”之事,杨立山为了维护“祖制”,不顾慈禧震怒,起而反对,从而得罪了慈禧太后。

慈禧六十大寿

义和团运动爆发后,清政府内部对是否剿灭义和团而产生了意见分歧,因为此事非同小可,慈禧连续4次召开御前会议进行商讨(1900年6月16-19日)。会议期间,以载漪为首的主战派和以许景澄、袁昶为首的主和派各持己见,争执不休,一时难以定夺。而此时,作为慈禧心腹的杨立山一句“臣主和”,令慈禧及满朝文武大为惊诧。后来,主战派最终占了上风,而杨立山也因为没有正确领会慈禧的意图,主张议和而招致了厄运。

杨立山利用其财务大臣之便,敛财无度,挥金如土,奢华无厌,过着腐败的生活,常往来于青楼瓦肆,曾经与庄亲王载勋为一个妓女争风吃醋,结果那名妓女投进了多金的杨立山怀抱,为此被载勋怀恨在心。

庄亲王是康熙年间八大近支勋臣之一,即与皇帝的血统最近的那支亲系,号称“八大铁帽子王”之一。其第一代庄亲王硕塞,是皇太极第五子,为帝国的开创立过重大战功。历代庄亲王都是朝廷股肱重臣,到载勋这一辈,已经是第十代庄亲王了,其门第已经在大清帝国的历史上显赫了近200年之久。载勋此刻是总统禁军,同样军权在握。个性彪悍、心胸狭隘的庄亲王每天起床后都咬牙切齿地想着怎样收拾“夺美仇人”杨立山。

1900年1月,慈禧不顾洋人抗议,发布维护义和团的诏令。朝中庄亲王载勋等人也主抚义和团,向洋人开战。载勋借机在府中建坛。各地义和团到北京后,先在庄亲王府挂号编伍,载勋头裹红巾,身着短衣。团首有自称关羽的,载勋竟然跪迎,不敢仰视;不久又被任命为京师步军统领,就是九门提督,悬赏捕杀洋人。6月17日联军攻占大沽口炮台,慈禧收到此消息的同时,得到虚假情报,以为要求她归政于光绪。慈禧态度做出一百八十度转变,转为支持义和团及向洋人开战,命载勋、刚毅等统领义和团。6月25日,清廷当权派载勋、载漪、载濂、载滢四兄弟率义和团60多人直奔瀛台欲弑“二毛子”皇帝光绪,被慈禧阻止而未果。

杨立山除了喜欢和汉人官僚来往,与洋人交往也比较多,其中有私人交往,如他常与洋人互赠礼物,也有公务性质的。1898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弟弟亨利亲王来华,就是他接待的。亨利亲王觐见光绪后,根据慈禧命令,由庆亲王带领参观颐和园,而颐和园的茶水及赏赐等事务都是内务府大臣杨立山操办的。作为内务府大臣,杨立山目睹了光绪、慈禧接见亨利亲王的全过程,在他看来,尊奉上命,接待外宾,是一种荣耀和体面。他目睹了德国亲王的威仪,也知道亨利亲王此来目的——给光绪授勋,为租借胶州湾交涉。

在1900年6月17日的御前会议上,慈禧以杨立山接待国亨利亲王为由,要他和总理衙门成员一起去各国使馆交涉,阻止八国联军入京。在排外浪潮下,与洋人接触、交往,非总理衙门成员的杨立山,不得不冒着承担“私通洋人”的罪名风险办洋务。不久,杨立山因未完成和谈使命而被革职下狱,听候发落。

手握重兵、大权在握的载勋觉得机会来了,给杨立山扣上一顶“汉奸”的帽子。本来杨立山跟随慈禧多年,且深得慈禧欢心,还不至于被处死。但是由于载勋已经视他为眼中钉,必杀之而后快,因此不断上奏慈禧要求处决杨立山,慈禧再三犹豫后,终于同意处斩杨立山。

杨立山会办事、肯办事、能办事,忠心可嘉,虽然他勤“捞”致富,顶着“朝珠叔”骂名,过着奢侈腐化的生活,却一直有主子罩着。

但清末反腐败靠的是内讧和派系斗争,“朝珠叔”不是因为腐败被杀,而是因为“站队”得罪了慈禧,争美女得罪了载勋。就这样,杨立山在与反对派的倾轧下葬送了性命。从这点上看,清廷走向败亡,也是必然的。

(责任编辑:齐风)

(邮箱:chenjianxin1123@126.com)

猜你喜欢

义和团内务府洋人
猫客
了却君王身边事:大清内务府
满铁对清代东北内务府官庄的调查
浅论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乾隆皇帝的荷包》
从《历史三调》谈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三种历史研究法
廊坊义和团运动历史探究
白衣玉笛如相识,安能辨我是洋人
晚清内务府怎样“啃”皇家
义和团怎样害死了民族英雄聂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