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求极值问题探析
2017-02-21孙俊峰
孙俊峰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很多求极值且思维难度大的习题.如何解决求极值问题,帮助学生掌握求极值问题的解答方法,是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高中物理极值解题策略
第一,审题建模.对于高中物理极值问题的建模,也就是将实际的问题简单化,将其等效成为理想对象参与理想过程.高中物理极值问题的建模,包含的类型有:对象模型,如轻绳、质点等;过程模型,匀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等.在读题时,要从大方向上看清楚题目的叙述,有意识地提炼物理对象模型、过程模型以及物理极值问题,从而实现快速建模.当然,快速建模还应考虑到:画好草图,将物理过程和情景形象化.绘制草图,有助于分析物理极值问题,也有助于理清物理过程中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合理地利用传统经典模型,将原本复杂的物理场景转变为常见的模型,让陌生的模型转变为熟悉的模型.
第二,数学处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利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极值问题是一个基本要求.数学中包含了解析几何、平面几何、三角函数等知识,都是分析物理极值问题过程中常见的.在解决极值问题时,要考虑到数学知识与工具的合理运用.同时,要注意对物理表达式数学整理技巧的把控.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求极值问题探析
1.数形结合求极值
针对部分矢量问题,列方程计算虽然可以计算出来,但是计算不仅繁杂,也不直观.我们可以根据题目中给定的条件,通过简单的计算或者是作图求出极值.这样,不仅简单,也容易理解.
例1如图1,一球放置在倾斜角为α的光滑鞋面上,忽略木板对球产生阻挡,使其处于静止.让斜面与木板的夹角β缓慢增大.这一个过程中,求对于斜面的压力会出现怎样的变化,球对于板的压力极值如何.
解析:将小球作为研究对象,三点共点力时处于平衡.对于斜面产生的压力F1和斜面对于小球的支持力N1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而球对于挡板产生的压力F2与小球压力N2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N1N2合力与G等大方向即合力是恒定的.N1的方向不会产生改变.由图1可以看出,随着N1的增加,N2先减少,然后增大,N2的极值为N2min=Gsinα.因此,球对于斜面形成的压力以及对于挡板形成的压力变化情况以及极值,都和N1N2相同.
2.二次函数求极值
函数y=ax2+bx+c(c≠0)存在有极值.如果所列出的物理方程式能满足二次函数的形式要求,就可以通过二次函数的极值求解物理极值.
例2物体A以v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等待Ts后,物体B以am/s的角速度,从同A一样的起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问:当B追到A之前,A和B之间最大的距离为多少?
解析:如图2,设B出发ts后,A与B之间的距离为s.s=v(T+t)-12at2=-12at2+vt+vT.通过配方后可以得到:s=-12a(t-va)2+v22a+vT.可以看出,当t=va时,A与B之间存在最大距离,即smax=v22a+vT.
3.通过某物理量取極值求解临界问题
例3有一轻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有一小球,将小球提前,使其与O点保持相互的水平,然后无初速度的释放.求:在运行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小球重力瞬时功率的实际变化情况.
解析:在最高点的时候,因为v=0,所以P=0.在最低点时,v达到最大,但是因为其同绳已经保持垂直,所以这一点的速度v方向就与重力mg方向相互垂直,所以P不等于0.在运动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分量不为0,所以P不为0.所以,小球的变化情况先增大,然后减小.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以基础物理概念和原则作为基础,运用各种方法解决求极值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