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02-21杨双峰
杨双峰
当前的教育,不仅是对知识的传授,还要注意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全面提高,尤其是在創新时代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初中数学是一门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学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采用探究性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一、探究性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大力推进下,探究性教学逐渐出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性教学可以分为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其中自主探究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思路,为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发挥空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需要做的是,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究性学习的环境和提供一些必要的引导.比如,在讲授几何知识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概念和定理,然后由学生自主探究去证明和理解,这样通过学生自主证明和实践过的知识,在其印象里更加深刻,同时使学生能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进而在应用知识时更加得心应手.而合作探究则指教师在教学中,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通过群体学习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或者通过师生间的共同努力和合作来完成对教学内容的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还能够加强学生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自信心.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通过小组竞赛或抢答的方式来回答或解决数学问题,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感悟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探究性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路径
1.利用教具,形象化教学内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对课本的死记硬背,而是要通过学生的理解和领悟去内化知识.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大的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制作一些教具,帮助学生具体化知识点,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例如,在讲“旋转”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现实图形或物体进行旋转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旋转的含义以及相应的对称图形.这样的教具演示,不仅能够使学生理解学习内容,还能够为学生节省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投入到自主探究的过程中.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代教育的基本要求.只有存在疑问,同时具备探究精神的人,才能够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了使学生获得广阔的思维空间,教师要适当地对课本中的问题进行改变.比如,可以适当地调换条件和问题,或者一个题目多种解法等,使问题变得更加丰富和具有发展性.例如,要想测得一条江两岸的两点A、B间的距离,先作出AB的垂线BF,并在其上取两个点,分别为C和D,并使得CD=BC.再作出BF的垂线DE,保证A,C,E在一条直线上(如图),请证明△ABC≌△EDC.在证明此题后,教师还可以作出以下处理和设计,如果测得DE与AB相等,那么要想判断△ABC≌△EDC,需要的条件是什么?通过实践,学生就能够解决相应的问题.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通过对旧知识的总结归纳以及对新知识的分析不断地完成知识的更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学习的临界点以及学生学习的兴趣点,通过不断的引导,使学生通过努力感觉到自己离成功越来越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引导,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帮助学生理解和探索,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悟性,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独立思考时间,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实现教学的目的.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难度比较大的学科.这是因为初中数学知识相对于小学来说抽象性更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因此良好的教学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探究性教学方式的出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更有兴趣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教学,教师要以引导为主,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