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及改进措施
2017-02-21雍海涛
雍海涛
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占据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呈現比较被动的状态.而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实现“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了响应新课改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教师选择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数学教学,然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却存在一些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及改进措施谈点体会.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
1.分组不合理,学生的合作效率比较低.虽然很多教师都开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但是有些教师针对分组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导致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不理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在于,让小组内的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合作,遇到困难一起解决,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有些教师对于分组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使这种合作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例如,有的教师采取随机分组或者是就近分组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分组,这样的分组方式很难保证优生与学困生的均衡性.也就是说,小组和小组之间的水平不一致.在这样的情况下,小组之间的竞争是存在不公平性的,也不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进而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不理想.
2.过分注重形式,缺乏实质效果.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主要强调合作,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部分学生积极参与,而教师也没有做到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进而使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实质性的效果.不同的学生的性格特点也是大不相同的.比如,有的学生性格比较活泼,比较健谈,在教学过程中比较积极主动,然而有的学生由于天生性格比较内向,不爱说话,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都不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是为了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让比较活泼的学生带动比较内向的学生,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只注重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内容,进而使其本身的教学意义无法实现,也就无法提高教学效果.
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改进措施
1.合理分组,提高合作效率.要想解决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进而提高学生的合作效率.比如,在对学生进行分组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以及性别进行合理分配.若要将学生分为每四人一组,就要保证每一个小组中男女比例都是相同的,且每个小组中既要有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又要有成绩相对比较弱一些的学生;既要有比较活泼的学生,又要有比较内向的学生.这样,既可保证小组竞争的公平性,也可实现合作学习的意义.
2.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质效果.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分组只是基本的内容,最重要的环节在于分组之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分组的真正意义.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在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以后,教师要保证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并且要保证每个小组的成员发言的机会是均等的.另外,在讲解教学问题之前,教师要给小组的学生一段时间进行讨论,尽量让学生自主进行解答,如果学生实在解答不出来,再由教师进行讲解.这样一来,可以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质效果,进而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效果.
3.提高教师自身对于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技能.教师自身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技能非常重要.如果教师自身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缺乏一定的意识,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很难实现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以及应用.因此,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提高自身对于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技能.比如,教师可以上网寻找一些相关的教学视频进行观看、学习,进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也可以采用交流学习的方式,到其他的学校去进行听课学习,进而观看其他学校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的,最后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现状,制定出相应的小组合作学习计划,从而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虽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只要教师采取对应的改进措施,这些问题一定能够迎刃而解.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合理分配学生小组,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质效果,从而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