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佛像雕塑艺术探析
2017-02-21林文海
林文海
摘 要:中国古代佛像雕塑源于深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历史悠久,随着民族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艺术体系,它融汇着雕塑独有的特色,记载着中国文化的演变,凝聚着民族文化的传承;本文主要从中国古代佛像雕塑造型和服饰两方面进行探析。
关键词:古代佛像;雕塑造型;服饰艺术
一、中国古代佛像雕塑的产生与发展
1.古代佛像雕塑的产生。最早的佛像产生源自于古希腊文化,通过吸取希腊的人体艺术表现形式,以人物形象来表现佛。大乘佛教思想的形成让中国的艺术家们认识到制造和供奉佛像能积累功德,是高超的修行,建造制作佛像的热潮由此开始。
2.古代佛像雕塑的发展。佛像雕塑艺术传入中国后,最早出现在新疆地区,风格以粗放线条为主,色彩单调,风格粗糙。北魏时期,受政府的保护和提倡,佛教发展迅速,佛像造型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上成为里程碑。隋唐时期的佛教艺术风格明显转变,让中国佛像雕塑发展上一个新台阶。五代宋之后,在佛像中还出现许多罗汉雕塑,此时的佛像已吸收了浓厚的中国色彩,成为代表中国文化和艺术的产物。
二、中国古代佛像雕塑造型艺术
1.南北朝时期佛像造型。这一时期受南北战乱的影响,人们都把解脱苦难的希望寄托在佛身上,这让佛像艺术得到长足的发展。北魏时期佛像的造型不仅有着中国传统的造像基础,还融入印度佛教的造像艺术,题材多以释迦牟尼佛、弥勒佛及菩萨为主,最具代表性的是坐着的交脚弥勒佛以及男性观音。此时的佛像比较高大,像身伴有圣光,还雕着飞天,菩萨则以少妇的形象雕塑,带有宝冠花饰。
2.隋唐时期雕像造型。隋唐时期经济繁荣,佛教兴盛,佛像的造型丰满华丽,发型为水波式,大耳下垂,神态庄重慈祥,束腰式台座,花口形底边,菩萨的造型则显得雍容华贵,手持杨柳枝或甘露瓶。关于佛教的内容画面变大,多描绘大乘经,技艺更加精湛,最具代表性的是敦煌石窟。随着印度密宗传人中国并兴起,观音菩萨的佛像逐渐丰富,千手观音在寺院、石窟中被作为主像供奉。
3.宋元时期佛像造型。宋元时期的佛像雕塑有浓厚的民间气息,写实性强,雕塑中出现许多罗汉,姿态各异,骨相奇特,对中国的艺术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这一时期的佛像造型上运用写实夸张互补手法,赋予人物鲜明特征,有很强感染力。此时期的佛像姿态随意有个性,无不刻有浓厚中国色彩,贴近民族化,生活化成为中国世俗的审美风格,已成为我国艺术的产物。
4.明清时期佛像造型。明清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相当迅猛,所以当时佛像制作的工艺也多少受到了一些影响,当时所造的佛像形态以怒相、异相为主,而身份则多以护法神和格鲁派的高僧大德为主,令人奇怪的是当时的佛像居然文静慈悲类型的比较少,可能这也受到到时统治者以及社会稳定的影响。后期的佛像在装束上欲求华美,过分的追求了美学效果,最后失去了以前佛像应该有的神韵。
三、中国古代佛像服饰艺术
佛教传入中国后,早期佛像服饰式样是通肩大衣式和右袒袈裟式,是来自域外佛像粉本的形象,这两种样式多穿着单薄、飘逸,服饰衣纹线路深厚而又细密典雅,其技术处理都体现着犍陀罗艺术和北印度笈多王朝时期秼菟罗艺术的审美特征与雕刻风格。
1.袒右式袈裟服饰。其由一整块布料缠裹而成。布料从左肩斜披而下直至右腋,衣服的两个边缘,一则在胸前从左至右斜线而下,一則搭在右肩头顺右臂膀而下,右胸和右臂均坦露在外。有些佛像其袈裟斜披致使右肩全裸,有些则并未全裸,因此有“右袒”或“偏袒右肩/履肩右袒”之说。衣褶多为平行而隆起的粗双线,衬托服饰厚重、质感强烈、立体真实的视觉美感,显得美观而凝重。
2.通肩式佛装。其构成是将宽敞轻薄的长衣紧紧贴在身上,衣服随佛像身体的凸凹起伏,形成若干等距离椭圆形的弧形,由肩头一直到膝干。大衣领口处为披巾,自胸前披向肩后。这种佛像服饰,因为是全部穿裹于身上,服饰前面没有间断处和联结处,衣纹呈现出对称与和谐,清新与明快的美感特征。
在继承和利用佛像服饰外来文化和艺术的样式同时,我国佛像服饰又创造性地表现本民族服饰文化观念和审美特征,出现了具有中国民族风格和文化精神的“冕服式”和“菩萨装”。
3.冕服式佛装。它是佛像服饰由外来式样向中国式样转变的标志,是体现中国特色和气派的服饰式样。其式样衣服为对襟,露胸衣,胸前佩带系结。右襟有衣带向左披在左肘上。衣服质地厚实,衣褶距离较宽,呈阶梯状;这种以宽大柔软,轻薄尊贵为表象特征的“冕服式”服饰与超凡脱俗,气派尊严的佛陀造像结合在一起,互约表里,体现出潇洒飘逸,王者至尊的审美特征。
四、总结
中国佛像雕塑艺术体现了中国佛教的精神,即圆融无碍、宗法伦理、男女同尊和天人合一的精神。佛教造像表现出的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以华美、典雅、绮丽高贵为特征的菩萨装饰体现了佛教僧徒和佛教艺术家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艺术构想,体现了这一虚构社会总体的精神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1]郑建萍.佛像服饰特征探析[J].美术观察,2007(10).
[2]王辉.浅析中国佛像艺术的演变[J].现代交际,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