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彩陶文化与彩陶纹样的发展
2017-02-21陈华新杨雯雯
陈华新+杨雯雯
摘 要:彩陶是中国保存最早的以彩绘纹样和立体造型相结合的工艺品,全面的代表着中国原始艺术在工艺、立体造型、图纹等方面的成就,绘制在彩陶的纹样所包含的的信息不仅折射出创造者们的物质生活状况,也反映出人类内在的精神奥秘,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彩陶纹样作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民族的社会历史形态,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下,更应当弘扬传统文化,本文从马家窑彩陶纹样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彩陶纹样的发展。
关键词:彩陶;马家窑文化;彩陶纹样
彩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在传统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绘制在表面的彩陶纹样更能体现出当地的文化特点,能从中探寻到祖先们生活习惯和文化特点,可以在彩陶纹样中了解到人们在萌芽时期的精神状态。马家窑文化是世界文化艺术的瑰宝,在整个彩陶史上达到了巅峰。根据时间分布可以分为三个时期,马家窑时期,半山时期,还有马厂时期。
一、彩陶纹样的起源及分布
关于彩陶纹样的起源有很多观点,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编织说。编制说的观点认为,依据彩陶表面存留下来的印痕的特征,受到编织纹样的启示,表现了装饰的需求及各种表现方法,从而提出源于编织的理论。在陕西宝鸡出土的彩陶壶,因其外形也称为“船形壶”,壶体表面绘制的网纹是“渔网”形式的表现形式,网纹是编织纹的重要形式发展。
考古学研究,认为“有代表性的几何纹样可分为两类,螺旋形纹样是由鸟纹演变而来的,波浪形的曲形纹和垂帐纹是由蛙纹演变而来的”。从已经可以查阅的文献中可以看到,彩陶文化遗址主要是沿着河流分布的,又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发现的最为普及,是迄今为止发现彩陶遗址最多,也是彩陶出土最大的区域,在这众多的遗址中以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彩陶最为丰富,是彩陶史上的鼎盛时期。从时间分布上来看,早期的彩陶分布在陕西朝邑大荔沙苑地区;青海貴南拉乙亥,山西怀仁鹅毛口;广东阳春独石仔;广西柳州白莲洞。后段主要分布在:广东翁源青塘洞穴;潮安石尾山;江西万年仙人洞。中期的彩陶主要分布在:裴里岗;老官台大亚湾;北辛文化;河姆渡。后期主要分布在:大汶口晚期;庙底沟二期。马家窑晚期后段有:龙山文化;齐家文化;青龙泉三期。接下来具体分析下马家窑文化彩陶纹样的发展。
二、马家窑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马家窑遗址而得名,年代距今约5000-4000年。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临县河西岸的马家窑村麻峪沟口,1923-1924年,瑞典地质学家兼考古学家安特生在甘肃、青海一带调查,其助手们在1924年发现马家窑遗址并进行了挖掘。1957年开始,甘肃省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发现了马家窑类型叠压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之上的地层关系。马家窑文化和马家窑类型均有该遗址而得名。 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地区。东起我国渭河上游、西至河西走廊及青海北部地区,北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南抵四川省北部地区。马家窑文化区域内水系以黄河为主河流,河、大夏河、湟水、庄浪河、清水河为辅。
马家窑文化彩陶是世界文化的瑰宝,在整个彩陶史中达到了巅峰。马家窑彩陶文化根据时间划分为三个类型。
(1)马家窑类型是马家窑文化早期彩陶类型。主要分布在甘肃中南部和青海东北部。遗址多达三百多处,年代距今五千年到四千七百年。它是庙底沟型的延续和发展,为泥质红陶,质地细腻,呈现橙黄色和土黄色。以明亮的黑彩为主,做工极其精致,彩陶纹饰以仿生花纹为主,尤其是鸟纹和鸟纹的变形纹,波纹线最多,螺旋线最为出色,具有柔和均匀,生动性强,和强烈的动感。还有些彩陶的通体布满花纹,在广口的器皿里面饰彩。
(2)马家窑中期彩陶类是半山类型。主要分布在甘肃洮河西岸、渭水上游。他是在马家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它更为丰富,彩陶纹饰以黑红相间的色彩,以锯齿纹,三角纹为主,纹饰相互呼应,这个时期的彩陶是我国彩陶文化的鼎盛阶段。
(3)马家窑晚期彩陶类型是马厂类型。他的分布是在半山类型的分布范围上又向西扩展直达玉门。陶罐多呈现黄色与红色,纹饰比以上两种显得略为简单,以抽象化的符号表现想象中的具体实物,以日月纹,花草纹,三角纹,水波纹,旋涡纹为主。
中国原始社会的彩陶纹饰经由初级阶段的仰韶文化半坡、庙底沟类型彩陶,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马家窑文化彩陶,再到原始文化彩陶衰落,前后经历了四千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彩陶纹饰随社会原始形态和原始人类审美意识发展,由最初的在器物口沿涂抹一道简单的黑色或红色宽带纹,到出现由直线和折线为主的三角形纹或环折纹,继而出现了较为写实的动物或人物图像。总体看来,彩陶纹饰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纯到丰富,由简练趋向繁琐的漫长过程。而与此同时中国彩陶纹样有着一定程度的特殊性和艺术表现,这是人类艺术渊源流传的最重要形式之一。马家窑文化是马家窑文化是世界文化艺术的瑰宝,在整个彩陶史上达到了巅峰。
参考文献:
[1]古月.传统纹样[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
[2]王其钧.中国建筑装修语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田颖拓.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M].天津:中国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
[4]尼跃红.室内设计形式语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郑曙阳.室内设计思维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