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绘画美学比较研究
2017-02-21陈知航
陈知航
摘 要: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实现了很好的发展,艺术领域对于美的认识也在逐渐提高,人们对于美的认识和学习是存在这不同的差异,中国的传统绘画强调的是线性唯美,西方则注重的三维立体空间,对比中西绘画美学,有着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中国绘画是通过水墨对生命的律动进行勾勒,体现生命的情调,西方的绘画技术是通过油彩将客观的真实性表现出来。本文就中西绘画美学比较进行研究和阐述。
关键词:中西绘画美学;比较
我国的绘画艺术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绘制出了人、花、鸟、兽等,通过与艺术相结合,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艺术。鸦片战争时,西方文化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发生了历史性的碰撞,我国的传统绘画艺术吸取外来的经验,带来了改革和创新,并且使自己的绘画艺术呈现出新的特点和独特的美。随着西方艺术的发展和融入,很多人出现疑虑,不知道何种艺术是好的,本次研究就对比中西方的绘画美学进行分析。
一、中西方绘画技法的比较
(一)注重浓墨淡彩,利用线条进行勾勒
中国的绘画方法注重浓墨淡彩,利用线条进行勾勒,表现出生命和灵魂。北方地区,画师们通过粗狂的表现方法,使万马征程、黄沙满天表现的淋漓尽致;江南水乡,通过淡墨将江南水汽、烟雨表现出来。①不管是北方的粗狂豪放,还是江南的柔美,是通过不同粗细的线条表现出来的。
在甲骨文时期,我国的绘画造型特征就开始显现出来,通过线条的方式将人物、动物以及山水花卉进行勾勒,体现的是勾勒物体时的精神气并且绘画技法注重传神,画有了灵魂,就会有灵动的感觉。要利用线条使画的事物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画师们长期研究制定了完善的、具有民族特点的绘画艺术技法,并且还是出现了非常之多的流派,其艺术特色也是各有千秋。我国的绘画艺术有着长久的发展历史,不仅在绘画技法上,而且在理论上都有着深刻的傳承体系。
(二)利用油彩绘画,表达出真实情景
西方国家注重使用油画的方式展现社会中的真实景象,通过三棱镜的方法,有效的分解大自然,使其更加透彻。西方国家,画师在职业发展中将逼真写实作为最高的标准。比如乾隆时期,郎世宁为乾隆画像后,乾隆的评语是逼真但是不够美,中国人注重的灵魂上的美,郎世宁在人物绘画时注重客观的物象和立体阴影的表现,所以乾隆就会认为郎世宁的画的人脸上出现阴影是非常怪异且不符合东方审美的。
十五、六世纪的西方国家中,所有艺术家注重的自然写实,产生了大量的绘画艺术作品,以揭示客观自然真理性为主。早在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绘画作品就注重光影和空间的对比,在《最后的晚餐》中就有体现,耶稣表现的是正义、光明,所以作品中耶稣的深情是既严肃有温柔,比较端正的,位于正中间。②而反叛者犹大代表的是黑暗、背叛,身体是倾斜向边缘的,看着耶稣的表情是惊恐的,其背景的颜色是比较灰暗的。在西方绘画艺术史上,对人物的面相进行细致的勾画,表情比较真实,并对光影对空间和人设的表现进行了对比设色。
二、中西方绘画审美形态的比较
中国的绘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儒道思想的影响,强调内心的意境与想法,突破时空的制约,达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国画的线条中参杂着作者的主观情感的特性,寄情于景是其一大特色,并且利用线条自身的变化,使得画师主观意念得到显现,将“心象”与“物象”相融合,使得绘画具有形神兼备,不似胜似的艺术效果。
在使用色彩时,中国画的主观性更强,具有一定的意向性,将水与墨相结合,使其在宣纸上表现出干湿浓淡的效果,墨色的使用注重统一、单纯,强调主观情绪的表达,通过浓、淡、干、湿、焦等方法展现出物体的精神气质和客观面貌。
而西方绘画则在注重客观写实,理智科学的展现物象,在二维空间的画面上体现出三维的立体效果。绘画中,构图是通过焦点的方式进行的,关注光影的变化,了解被画物体的位置,使用写实的立体方法进行造型。西方画是对自然地模仿和再现,通过光、色彩的变化,比例和透视等方法进行表现。西方绘画的造型中,线是基本的元素,在色彩的运用中,要保证绘画的造型、光学和透视上达到统一的水平,③从而实现立体的效果,表现出具现实性的物象。在西方绘画审美形态中,色彩的变化是通过光线的变化而得以实现的,在光的作用下,使得相同的色彩能够产生即具韵律而又富有理性的变化,并且源于自然,而又超脱自然。
三、结语
总之,中西绘画艺术各有其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标准,在艺术领域上无所谓好坏高超之分。而且由于中西方的人文环境及艺术形成时的特质存在差异,使得中西方绘画艺术效果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中国绘画中注重的是虚中有实,西方绘画艺术强调的是实中有虚,二者有着自己的审美方式以及艺术造型规律,笔者通过对比二者能够了解各自的特点,并且在各自方向中容纳与吸收,使得两者都能获得新的发展方向。
注释:
①李舫.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绘画美学比较体系建构[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11):70-73.
②李舫,林洁.关于中西绘画美学比较研究重要性的探讨[J].中国艺术,2014(03):130-131.
③黄彦.比较中西绘画美学及差异[J].大众文艺,2013(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