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通航道策应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7-02-21施葵

中国水运 2016年12期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航道

施葵

摘 要:作为长江经济带下游的重要节点城市,南通应以航道为抓手策应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内河航道治理,提升航道等级,强化航道养护,优化航道服务,增强内河航道运能,推进集疏运航道建设,以高效畅通的内河航道,提升长江经济辐射作用,真正实现江海联动。

关键词:航道;策应;长江经济带

中图分类号:F5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6)12-0023-02

南通作为长江经济带的下游城市,濒江临海,处于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T型结构交汇点,位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拥有长江航线150多公里,长江岸线166公里,区位优势独特。2003年开始南通实施沿江开发,2009年受惠于江苏沿海发展战略,同时处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和陆海统筹综合配套试验区建设的重点区域,南通在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地位格外重要。

在16个长江经济带下游地级市中,南通的GDP总量排名第三,地方财政预算收入排名第三,但人均GDP排名第十,单位国土面积GDP产出排名第七。较大的经济规模,与较低的人均经济总量形成强烈反差,地域优势与发展速度的落差,倒逼着南通必须抢抓机遇,用足区域优势,优化产业布局,提升经济总量,真正将“地理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长江经济带建设,航道是基础、是先导、是根本,只有通过现代化航道网络,以主带支,以线带面,才能发挥长江干线的作用,辐射带动长江沿线区域经济。因此,策应长江经济带建设,航道发展责无旁贷,首当其冲。

1 南通航道现状

南通境内河道纵横交织,航道成网,水运业发达。拥有航道里程3521公里,居江苏省第二。航道网密度41.2公里/百平方公里,居江苏第一。拥有得天独厚的水运优势。

“十二五”以来,南通主动呼应江苏沿海开发等重大战略,省市合力持续推动内河航道建设,2011年,南通市政府印发《南通市内河航道网规划》,成为该市首个交通行业规划,航道发展正式纳入政府行政规划体系。2012年,该市印发《关于加快全市内河水运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市区航道建设重点项目资金由原先3000万元提升至1亿元,并首次列入城建计划,各县(市)、通州区每年安排财政资金不少于1000万元。

“十二五”期间,南通先后建成长江入江口门船闸焦港船闸、服务沿海开发的首条三级航道连申线,开建首个双线船闸九圩港船闸,四级以上航道从无到有达到104公里,高等级内河航道主骨架逐步形成,内河航道累计投资45.12亿元,是“十一五”的9倍,创历史新高。南通航道基础设施水平获得了质的飞越。但是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南通航道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要求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1.1 高等级航道少

南通等级航道820公里,占内河航道总里程的2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市域省干线航道规划里程239公里,占江苏干线航道总里程3455公里的6.9%,其中已建成71公里,干线航道网达标率为29.7%,远低于长三角干线航道网70.9%的达标率和江苏干线航道网62.3%的达标率。

1.2 服务经济能力弱

从船闸运量看,以2015年为例,年开放闸次54636次,船舶通过量1.06亿吨,货物通过量5587万吨,货物周转量167.6亿吨公里,分别约占全社会水运货运量的1/3、货运周转量的1/2。航道等级低、连通度差的现状与不断增长的水运需求不相匹配,供给明显不足,内河航道仍是综合交通运输的短板,水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1.3 缺少疏港航道

南通航道大多是自然形成,技术等级较低,布线不尽合理,通行能力弱,许多港口物资被迫采用陆运。三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仅有连申线一条,服务沿海沿江港口的疏港航道建设仍未能启动。

2 策应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几点思考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中要求加快推进江海联运,南通市三個节点城市之一。要实现江海联运,核心条件就是航道,通过航道,联线成网,辐射全局。因此,必须加强南通内河航道治理,提升航道等级,强化航道养护,优化航道服务,增强内河航道运能,强力推进港口集疏运体航道建设,依托发达的内河航道,提升长江经济辐射作用,真正实现江海联动。

2.1 互联互通,统筹协调,加快构建集约畅达的水运供给体系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建设长江经济带,应大力发展江海联运、干支线直达和铁水、空铁、公水等多式联运。让“长江之龙”真正舞动起来,首先应从多式联运破题,全面加快高等级航道建设,全力推进互联互通。南通要对内提高高等级航道的覆盖率,对外加强与周边市高等级航道的联通,加快形成“通江达海、干线成网、市际互通”的高等级内河航道网。一是加快建设,推动市域联通。围绕完善江海河联运体系,“十三五”期间建成九圩港复线船闸及通江连接线段航道整治工程,通扬线航道南通市区段整治工程、海安段整治工程。加快建设通扬线航道如皋段整治工程、圩亭河至吕四段整治工程,增加全市干线航道的覆盖率,尽力补齐短板。二是强化衔接,力推江海联贯。加强内河航道与沿江、沿海港区以及物流园区、产业园区的有机衔接,积极争取洋口港和通州湾内河疏港航道项目纳入上位规划,促进项目早日落地建设,提高内河航运服务沿江沿海开发的能力。三是统筹兼顾,加快干支联动。通过政策激励,充分调动各县(市、区)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根据航道状况和轻重缓急,与地方政府拼盘建设一批航道养护改善项目,逐步提高五、六级航道通航条件,强化干线航道与支线航道的互通,充分发挥五、六级航道的联络线作用。四是开放合作,加强资源整合。更加注重“走出去”,加强航道、水利部门、港口部门的沟通协作,共同做好水运、水利、港航发展文章,充分发挥等级航道综合功能,大力提高内河水运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五是深入研究,推进多式联运。围绕发挥南通航道优势和水运竞争优势,立足完善集疏运体系、推进多式联运发展,科学推动内河水运“供给侧改革”,发挥立体交通的组合优势。到2020年,高等级航道达标里程力争达到200公里。

2.2 法治强航,平安興航,加快构建严密长效的行业治理体系

一是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推进简政放权,优化审批程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和行政权力监督,探索新型巡航手段和方式,加大航产航权的保护力度。深化航政管理工作指标评价体系,将行政执法、航标管理、安全生产等内容全部纳入评价范围。二是提升法治建设能力。深入贯彻落实《航道法》,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航政管理办法和措施。建立健全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航评资质管理等工作制度。加强与城市、水利、土地、环境等规划对接协调,科学划定市管航道保护范围。三是提升安全监管和应急能力。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航道安全与应急体系建设,推进依法治安和科技兴安,提高安全防控能力和应急保障水平,实现航道安全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2.3 模式创新,绿色低碳,加快构建科学规范的航闸养护体系

按照“保障重点、先通后畅、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深入推进航闸养护“四化”建设。一是养护机制规范化。以《航道法》和养护管理各项规定为依据,健全养护管理机制,全面落实养护管理层级责任,实现航闸养护科学决策、明晰责任和量化考核。二是养护内容科学化。推进航闸养护向主动、预防、精细化的转变。加强养护数据库建设,进一步健全航道技术维护尺度对外公布的更新机制。推广内河航道维护评价体系,提高养护工作的科学化程度。三是养护方式市场化。探索航闸养护社会化、市场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竞价、公开招标机制,实现“专业的事由专业人员完成”,将资金发挥最大社会效益。四是资源配置集约化。深化“以养代建”举措,开展环保型、高效率的养护技术、设备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应用,打造清水宜居的内河航道新环境。

2.4 科技引领,民生优先,加快构建智慧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完善政务应用。加快建设南通航道行业数据中心,实现航道基础数据的智能感知,移动执法应用覆盖率达100%。二是强化行业管理。推进连申线智慧航道建设,推广运行航闸智能管理系统,推进干线航道智慧技术全覆盖,初步实现航闸实时智能监控,保障过往船舶“走得更畅、更快、更安全”。建立应急指挥平台和智能应急响应体系。三是优化民生服务。加快建设现代新型水上服务区,船闸全面运用“水上ETC”、“E站通”。开发应用船舶过闸公众服务平台,缩短船舶待闸时间。

猜你喜欢

长江经济带航道
《航道养护管理规定》解读
2019年广东省航道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
长江九江段海轮航线于4月1日起开放
我国长江经济带绿色经济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长江经济带低收入医疗保障基金建立与管控措施
长江经济带产业竞争力现状分析
长江经济带股权交易所建立与管控措施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
长江经济带战略下江西稀土产业升级研究
珠江口伶仃航道和龙鼓西航道恢复通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