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生态城市是创新的城市发展模式

2017-02-21刘冬梅

赢未来 2017年13期
关键词:创新

刘冬梅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大规模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矛盾越来越严重,因此推行智慧生态城市建设 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将信息技术、生态技术、工业化技术等与城市建设相融合,能有效提高自然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生 活的舒适度,促进城市运行的效率。本文对我国主要的城市发展模研究发现,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城市趋向智慧生态城市,智 慧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智慧生态城市;创新;城市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178(2018)06-0134-01

引言

现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规划朝着智慧化、生态化

方向发展。全国建设了大量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的发展很大程度上 方便了人民生活,也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好地解决了城市发 展中存在的问题,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难题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 逐步得到解决。我国城市正朝着生态化方向发展,人们更加重视绿 色健康,智慧城市建设成为新时期人民提高城市生活质量的重要手 段。

1 智慧生态城市的定义

智慧生态城市是在建设数字化、现代化的智慧城市的同时,将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两者作为一个同等重要、密不可分的整体协同推进,按照生态学原 理,建设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为 核心的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宜居城市。一直以来, 中国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以过分强调规模和速度,以大量掠夺自然 资源、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现在,随着自然资源的日渐减少、枯 竭,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日趋加剧,各种垃圾等对人类 生存空间的侵占,自然环境早已不堪重负,并开始出现各种负面影 响,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国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可持续发展。借助智慧 产业的高速发展和普及,为改变当前现状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推行 智慧生态城市的建设规划,在推进城市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使 人民生活和生产活动高效、便利的同时,将对自然环境、资源消耗 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发掘生态建 设和智慧建设的结合点,形成新的产业模式,继续推动自然和经济 的可持续发展。

2 我国主要的城市发展模式

2.1数字城市

“数字城市”将城市地理、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社

情和社会服务等数字化、网络化和可视化;通过宽带多媒体信息网 络、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技术等,整合城市信息资源,构建基 础信息平台,建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信息系统和数字化社区, 实现城市信息化。“数字城市”是人地(地理环境)关系系统,体现 人与人、地与地、人与地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系统有政府、企业、 市民、地理环境等既相对独立又密切相关的子系统,体现政府管理、 企业活动和市民的生产生活等。

2.2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强调高密度住宅,推广低能耗交通,鼓励行人和自行

车出行,减少私家车对道路和停车位的占用,因此能够在同样城市 空间内容纳更多的人口,缓解住房问题,并减少堵车和汽车尾气污 染。同时,人口的密集居住有助于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创意文化等产 业,这样也就能在更大程度上解决新增城市人口的就业问题。此外, 新能源领域、智能电网、水的处理与循环使用、绿色建筑的推广以 及其他节能环保技术的使用,都有可能增加新的就业机会,提升城 市的吸引力。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集约型的 生态城建设是突破瓶颈的良方。生态城市的成败,取决于城市的重 塑能否吸引新的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和其他低碳产业,以及人 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生态环保必须与经济上的活力和社区的和谐相统一。一方面,生态城市的发展需要有当地经济和就业的支 撑,这是生态城市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生态城市需要城中居民 的配合,逐步改变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生活方式,减少对汽车 的依赖,构建一个个紧凑、开放和便于步行的邻里社区,实现人与 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共处。

2.3低碳城市

低碳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构筑低能耗、低污染的发展

体系。低碳产业主要是节能、减排、新能源和清洁发展机制 CDM 方 向的产业。低碳城市通过能源、资源、交通、用地、建筑等综合手 段,减少城市规划建设和使用管理过程中的碳排放;实施一系列政 策措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 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等。

2.4低碳生态城市

低碳生态城市是低碳目标与生态理念相融合的复合系统,低污

染、低排放、低能耗、高能效、高效率、高效益,资源节约、环境 友好、居住适宜、运行安全、经济健康发展和民生持续改善。通过” 低碳”来减少城市发展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创造”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的关系,是低碳模式和生态化理念在城市发展中的落 实。低碳生态城市通过多系统的共生,实现城市生态环境、能源利 用、经济社会、人居生活的可持续性,从而提高城市中各系统的运 营效率和效益,减少城市内耗和对环境的破坏,最终达到人与自然 的共生。低碳生态城市也有个性,主要体现在与能源使用及规划(尤 其是可再生能源使用和规划)等相关方面。如能源的多级利用、将 城市可再生能源规划纳入规划体系、可再生能源与城市元素的一体 化,将”转废为能”作为城市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重要方面、城市产 业结构与节能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相结合、将发展可再生能源与建设 生态型城市相结合。

2.5智慧城市

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随着网络强

國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和“数字中 国”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新的要求,这不仅 推动了传统意义上的智慧城市向新型智慧城市演进,更为新型智慧 城市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完成从“数字城市”向智慧 城市的跃升。

结语

总的来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智慧生态城市,也将开辟我

国未来几年的发展现象,现在为了做好智慧生态城市建设工作,就 要强化智慧生态型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且要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其 提出相应的建议。只有这样,才能为更好推动我国智慧生态型城市 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冯琪.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基本理论探讨[J].智

能城市,2017,(02):213.

[2]徐振强.智慧城市与城市规划、生态文明协同创新关 键路径的思考[J].城市住宅,2016,(03):6-10.

猜你喜欢

创新
号脉时代盯热点 做足内涵多深意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