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忘初心,执著创新
——读 《中国教育问题的哲学解析》有感

2017-02-21罗金星

师道(人文) 2017年1期
关键词:改革学校课程

罗金星

不忘初心,执著创新
——读 《中国教育问题的哲学解析》有感

罗金星

最近,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沈林研究员推荐我读了 《中国教育问题的哲学解析》一书,顿感醍醐灌顶,心中的困惑茅塞顿开。

《中国教育问题的哲学解析》一书是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汤贞敏院长负责的 “教育哲学研究工程”课题成果,汤院长组织了一批广东高校、教育研究院、教科所、重点中学的学者、专家和一线教师潜心研究,历时三年多的思考、调研、研究出来的成果。本书共四篇合计十二章,整合了古今中外的教育哲学思想,从中国的教育实际出发思考中国教育的未来。

实施教育哲学研究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与战略意义:第一,当前社会各界对教育价值和作用的看法缺乏开阔的视野和深邃的眼光。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战略。从国计的战略高度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及人才培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教育科学发展,教育民生问题也必然会得到更好的解决。实施教育哲学研究工程,有助于统一和提高社会各界的认识,厘清教育与国计民生的辩证关系,对充分发挥教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第二,教育哲学研究对引领教育理论创新和教育实践变革,沟通和加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联系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世界、认识经济社会发展、认识教育改革发展及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应当加强古今中外教育和教育哲学思想的梳理、归纳、比较和提升。第三,针对中国现实教育问题,登高望远,开展教育问题哲学解析,必须明确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掌握当今社会各阶层对教育改革发展及人才的培养的理解和体会,分析平民百姓、教育家、政治家等对教育问题理解的异同及其造成原因。在充分了解各阶层对教育的期盼、对教育的主张基础上,探寻遵循教育规律、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教育科学发展、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培养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的哲学指引,努力引导各阶层各方面的主张和诉求适应和契合教育的国家利益价值。

《中国教育问题的哲学解析》一书的核心思想是 “教育的发展需要教育创新”,启发我思考:

一、落实核心素养,教育需要创新吗?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对教育的价值和地位的认识普遍提升,在教育方面的投入都在逐年增加。但是学校的运作方式和学生所期待的有很大的落差。学校里采取的是工业流水线的教学与管理模式, “守时、健康、勤奋”等对工业流水线的工人的要求,与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如出一辙。很多孩子在学校里生活的并不快乐,每天忙于应付各种功课、作业和测验,心理上得不到舒展的时空。

教育和生活、社会之间的脱节现象越来越明显。孩子们出生在信息时代,对信息时代的学习和交流方式有着天然的认同感,但很多学校到现在依然不允许学生带手机进校园、不允许学生在校园里上网、查询信息。在这个变化日趋迅猛、每天都有海量信息产生的时代,知识的数量以及记忆知识的本领,已经不再是学生的主要学习要求,让学生拥有批判性思维、创造性反应、合作的能力、企业家的行动力以及对不同文化观点的理解力,显得日趋重要。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未来社会的主人翁,而不是唯唯诺诺的接受者,我们需要让孩子做好面对全球性流动与物联网世界的各种准备,而不是让他依然沉浸在一个封闭的世界里自得其乐。社会需要的教育与我们所提供的教育之间的错位越来越大,需要我们尽快革新当下的教与学的模式,来迎接这快速变化的世界对我们的挑战。

我们的教育系统,总体上来说还是封闭的、自成一体的。一堵堵的墙壁、一圈圈的围墙,将学生隔离在校园里、教室中,不太注重自身文化力量对社会的辐射与影响,也不希望外在的文化对教育带来影响。给学生提供的教育从整体上看,是与孩子成年后要面对的世界相脱离的。在这个全球一体化、信息流动四通八达的时代,这样的教育显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需要通过各种创新的举措和方式,来实现学校教育和社会、家庭教育的融合,实现学校教育与学生未来走向社会的生活的衔接。

教育的创新,不仅必要,而且还十分紧迫。

二、教育会实现自我创新吗?

学校教育确实不断地在进行改革和创新,期望通过内在的完善适应社会发展的节奏。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纷纷推出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举措,从核心素养、21世纪技能、终身学习、课程教学、教育评价等多个维度加大改革的力度,教育改革的号角在世界各地激荡。

但不可否认的是,尽管教育改革的各种举措层出不穷,学校层面整体变革的局面还没有出现。在某些学校、在某些教室里,能够看到教育改革所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但从系统的角度看,大工业时代的教与学的方式依然占据着主导的地位,死记硬背满堂灌的教学仍然是当下最主要的教学生态。

为什么教育改革的各种举措很难撬动学校基本的教与学的方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系统大多数的教育改革和创新,都是通过增量的方式对现有的教育系统进行改造,教育原有的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我们发现课程的强制性比较突出,没有关注到学生个体的实际,就在基础型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拓展型课程,给学生提供可选择机会;我们发现学生在科学探究、研究性学习等方面和其他国家有差距,于是就增加了研究型课程……在增加上述课程和学习内容的时候,原来的基础型课程体系并没有发生变化,教育评价依然围绕这些领域的内容来实施,教师和学生很自然就会继续将教与学的重点聚焦在基础型课程方面。

今天的学校课程体系,很好地继承了 “把一切知识交给一切人”的教育传统。无论什么课程被学校系统采用,它都会变得过于细节化和规定性,以便更具有操作性,让各地的教师都可以用它来实施教学。学校已有的那些课程,更是在教育改革的推进中倾向于规避风险,封闭内向,容易被生产方、教师及其教学研究机构所主导,要让其抛弃效果不佳的、过时的方法非常困难。在增量上做改革的文章,在存量上坚守固有的传统,这样的现状使得教育系统自身的改革步履维艰,很难有实质性的改变。而无力变革的教育不仅不能促进社会的流动性、教育的均衡性,还会固化社会不平等,让教育成为一个筛分儿童的过程。

在信息化的时代,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境况:搜索引擎告诉我们,如果存在某个信息,那它就应该能够给找到;微信给我们的期待是,如果某一事件正在发生,我们就能够从离它最近的人那里得到第一手的信息;社交媒体让我们意识到,如果你想就某一话题展开讨论,你一定可以找到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和一群对这一话题感兴趣的人们……这些现象的背后,意味着全新的教育模式正在形成。教育将不再是走到学校才有可能发生的行为,学习将不再只有坐在教室里跟着老师学这样的方式。人人能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学习型社会已经来临,学校如果不能更加积极地拥抱这变革的社会,最终会被这个社会所抛弃。

三、培育核心素养,践行教育创新的可能路径

借鉴世界各国的教育创新经验,要促进教育领域更有效的创新,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路径:

一是把自上而下的改革要求与自下而上的创新举措有机结合,在点上开展实践探究,取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举措,然后在面上逐渐推广。最近国家推进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所采取的正是这样的路径。比如说高考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国家的要求先在上海、浙江省试点,在不断实践不断完善逐渐取得经验的过程中,再向其他省份陆续推开。这既可以确保教育改革举措的平稳有序,又能让改革项目真正落到实处,让更多的老百姓受益。

二是把好教师的培养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一个好教师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好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处处以身示范,做学生的表率,他不仅有高超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技巧,更善于把握教育改革的新动向,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激励者。他非常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以及面向未来的思维品质的培养,而不仅仅传递知识给学生,他是学生前行道路上的一盏灯。

三是要善于将各种资源进行有机整合。系统内与系统外,形成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家长、社会、学生共同的教育改革联盟。社会上有很多资源,他们希望能够为教育作些贡献,教育要成为一个开放社会的文化高地,更需要社会资源的介入和融合。两者有共同的意愿,也有很多可整合的契机,关键在于我们要有这样的意识。

四是对学校现有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模式进行结构性的变革。以促进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为核心,以核心素养的培育为目标,来重新思考课程的建设,课程的规定性要尽可能的低,让教师和学生都有自由发挥的空间。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变革中的撬动作用,在配置必须的硬件同时,更加关注适合学生学习的系统和软件的开发和使用,让师生用起来既有趣又容易。要关注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体验和职业生涯规划,加强课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逐渐明晰自己的职业趋向,为走向社会做好各种准备。

不忘初心,执著创新,核心素养之花定能结出人才培养之果。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 萧 田

猜你喜欢

改革学校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学校推介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