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现代粮食加工业推进粮食供给侧改革

2017-02-21穆彦魁

中国粮食经济 2017年1期
关键词:加工业粮食加工

文/穆彦魁

发展现代粮食加工业推进粮食供给侧改革

文/穆彦魁

多年来,中国粮食产业的发展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也积累了大量的结构性矛盾,出现了高库存、高成本、高产能、高杠杆等问题,粮食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迫在眉睫。笔者认为,促进粮食加工业转型升级,是推进粮食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一、粮食加工业是当前中国粮食产业的短板

粮食加工业在整个粮食产业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最重要的价值创造主体和流通枢纽,但是中国粮食加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这个差距的形成,既有基础薄弱的原因,也与产业政策直接关系,尤其近年来重收储轻加工的产业政策对粮食企业的生存状况影响很大,企业停产、亏损乃至破产的状况非常普遍,已经形成显著的产业短板,当前呈现的结构性矛盾都与这个短板有直接关系。如果能尽快补齐这个短板,粮食行业的发展速度和空间会得到空前的提升和扩大,供给侧改革也有了抓手。所以,要把大力发展现代粮食加工业作为推进粮食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的突破口,全面构建以现代粮食加工业为基础,由市场主导的粮食产业、经济体制和机制。

二、大力发展创新型粮食加工产业模式

结合丰益国际在全球几十个国家从事粮食加工业的模式和经验,以及益海嘉里集团在国内的探索和实践,笔者认为,现代粮食加工业作为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必须引进现代化的加工技术,在实现主产品规模化、品牌化的同时,持续加强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充分挖掘废副产品潜在价值,最大限度延长产业链,企业才能具备更强的竞争力,行业才能健康有序发展,也才能带动农民增产增收。

以水稻加工为例,传统粗放型水稻加工以制取大米为主要加工目标,不仅米糠等副产品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稻壳随意抛洒所形成的环境污染也一直是难以解决的环境矛盾。从2006年开始,益海嘉里开始研发水稻综合利用的新模式,并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到所有工厂项目规划和建设中,近十年来在这方面的累计投入已达到数十亿元,逐步构建了“订单农业、精深加工、变废为宝”的全新产业模式。这个新产业模式主要包含三项成果:一是大米美味与安全技术的研究和优化,通过订单基地保证了优质品牌大米的规模化生产。二是凭借米糠保鲜技术,既提升稻米油得率和质量,又使米糠粕能提取多种高附加值产品,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专用油脂、油脂化工、化妆品等行业。三是稻壳燃烧发电,利用稻壳灰制取活性炭和白炭黑。从稻壳灰中提取的高分散型白炭黑较普通白炭黑更具补强性,不仅能显著地增加橡胶的强度,更能降低轮胎滚动阻力,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益海嘉里集团利用稻壳灰提取的白炭黑,已经实现与固特异等轮胎生产巨头的跨行业合作。这个模式使水稻的经济价值得以充分开发利用,如果能在全国加以复制推广,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十分显著。以全国年产两亿多吨水稻作理论测算,产生的4000万吨稻壳全部燃烧发电,可替代近2600万吨标煤,并减少约30万吨二氧化硫的排放。如果副产品米糠全部用来榨油,相当于约1300万吨大豆的出油,这等同于为国家节约1.1亿亩大豆的种植耕地。

再比如国产大豆,如果用作榨油,与进口大豆相比没有任何竞争优势,拯救国产大豆必须依靠加工技术创新和产业模式创新。益海嘉里针对国产大豆的蛋白特点和非转基因优势,开发出目前世界上产业链条最长、技术水平最高、产品品类最丰富的大豆精深加工产业模式。在这种产业模式下,国产大豆经过不同的生产线分别被加工成豆油、糖蜜豆皮、酱油豆粕、食用豆粉、浓缩蛋白、分离蛋白、组织蛋白等总计200多种精深加工产品。即使是精炼豆油产生的废白土、皂脚、脂肪酸等副产品,也会被集团内的油脂化工企业悉数回收,完成循环再利用。依靠这种模式,国产大豆的独特优势被充分开发,内在价值实现了100%转化增值。

2009年,丰益国际把全球研发中心设在中国,广纳海内外科研人才,每年拿出3%~5%的营业利润作为研发经费投入到粮油科研项目中。截至目前已经有369个项目科研成果申报国家专利,这些科研成果的应用推广,必将极大地促进中国粮油产业的进步。但是企业的一己之力毕竟是有限的,希望国家产业主管部门能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帮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同时,大力开展国际合作,用更多更好的政策引入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鼓励他们为中国粮食加工技术的发展作出贡献。

三、为粮食加工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粮食加工业自我完善是发展根本,但为粮食加工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也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现在的一些产业管理方式和政策,急需进行改革和调整。重点在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确立粮食加工业在粮食流通中的核心枢纽地位。中国的粮食流通体制在种植和加工之间多了一个收储环节,而且这些年收储环节越来越突出,其结果是不断抬高粮价,加工企业不堪重负;二是收储与加工争夺粮源,企业竞购力不从心。笔者认为,下一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点应当是尽快确立粮食加工业在粮食流通中的核心枢纽地位,强化扶持加工企业,弱化收储地位、改革收储模式。对此建议:第一,新粮上市后,国家推迟启动托市收购时间,为加工企业收购原粮留出时间窗口。第二,让加工企业承担起政策性储备的职能。中央储备守好20%~30%的安全底线,政策性储备任务可以充分利用加工企业的仓储设施来实现,财政适度补贴加工企业的储备成本。这样的好处一是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二是把储备与加工结合起来,轮换及时、常储常新。而这个建议只是解决当前收储和加工矛盾的权宜之计,根本办法还在于尽快实现对农户直接补贴,改革主粮定价机制,让种植与加工直接对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提高中国粮食产业竞争力。

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粮食行业对外开放,鼓励国资、民资、外资等多元资本公平竞争,共同带动中国粮食产业转型升级。中国油脂市场放开比较早,食用油加工业形成了各种体制并存、市场充分竞争、行业快速发展的格局,这让中国的油脂加工业很快成熟起来,无论是生产技术、经营管理还是产品质量都不输给发达国家,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建成了全世界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品类最丰富、价格最合理、供应最充足、质量最有保障的食用油产业体系。而国内粮食市场放开晚、放开程度低、调控措施多、政策影响大,各类投资积极性不高,对于大的投资者没有吸引力,粮食加工产业始终无法摆脱分散、落后的特点,技术创新能力、品牌引领能力、国际竞争力都不太高,导致国内粮食加工行业到目前为止仍缺乏有竞争力的企业。对比油脂加工和粮食加工的不同发展是想说明:第一,外国投资的优势是他们能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发挥示范效应,跨国经营企业都非常重视研发工作,也有实力持续在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上加大科研投入。实践证明,外资企业的研发成果一旦在国内应用推广,受益的绝不仅是外资企业,国内企业在学习模仿的同时,很快会依靠自身的聪明才智进一步完善提升,赶上甚至超越外资企业。一旦这种内外资企业相互带动、互相促进的局面形成,一定会加速中国粮食产业的转型升级。这也是益海嘉里集团愿意把投入巨资研发成功的水稻循环经济模式、国产大豆精深加工模式等先进成果,向国内同行大力推介分享的原因。尽管当前国内粮食加工业举步维艰,困难重重,但益海嘉里集团始终看好中国粮油加工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建议有关部门重视并充分发挥外资在行业发展中的引领带头作用。第二,行业开放程度越高,发展速度、发展水平、成长质量也越高。粮食加工业具有投资大、风险高、技术含量高、回报时间长的特点,外资企业投资积极性并不高,目前少有外资企业涉足粮食加工,尤其是水稻加工。建议结合外商负面清单改革,降低外商投资进入粮食加工业的门槛。第三,要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各种所有制企业基于平等的政策和市场待遇,不管是外资、国资还是民资企业,都应该是中国粮油产业的一分子,希望国家进一步加大粮油产业对外开放,为外商投资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利用外商的技术优势和资本优势,与国内同行共同为中国粮食产业的进步发展作贡献。

(作者系益海嘉里集团副董事长、首席运营官)

猜你喜欢

加工业粮食加工
珍惜粮食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复杂三维微细加工技术创新与研究
我的粮食梦
农产品加工业稳中向好
看,塑料制品是这么加工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