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硕果盈枝这一年

2017-02-21

中国粮食经济 2017年1期
关键词:储粮粮油粮食

硕果盈枝这一年

2016年成绩单

国家粮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鸣在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上指出,2016年粮食流通工作成效明显。

面对严重自然灾害,粮食流通运行平稳健康

2016年,南方遭遇了1998年以来的特大洪涝;东北和华东的超强台风,局部地区的地震,都给粮食收购、储存、供应带来了严重困难。粮食系统的同志迎难而上,有效应对,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粮食收购方面,认真落实国务院确定的粮食收购政策,适时启动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强化监督检查和市场监管,全年各类粮食企业共收购粮食9200亿斤。针对夏粮受灾较重情况,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新疆等地出台省级临储、专项收购、设备购置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措施,积极抓好超标小麦收购,有效防止了农民“卖粮难”。“去库存”方面,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启动临储玉米划转轮换销售、超期和席茓囤储存粮食定向销售、2013年“分贷分还”临储玉米和大豆销售等。2016年累计销售政策性粮油1185亿斤,同比增加216%。江苏、安徽两省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对企业竞买国家政策性粮食给予补贴。储粮管理方面,面对超高库存的巨大压力,始终把储粮管理放在突出位置来抓。连续两年开展中央储备粮专项检查,储备粮日常管理和监管工作得到加强。制定《安全储粮责任制暂行规定》,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层层压实安全储粮责任。编制《粮油安全储存守则》和《粮库安全生产守则》,各省区市下功夫培训,努力使两个《守则》成为一线职工的职业准则和作业规范。11月中旬召开全国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视频会议后,各地将秋冬安全大检查引向深入,及时发现和整治安全隐患。目前全国库存粮情总体安全稳定。保供稳市方面,加强市场调控和产销对接,市场供应数量充足、质量良好、价格总体稳定。受灾地区群众和救灾部队的粮食供应得到有力保障。地方储备粮增储任务基本落实到位,特别是广东、浙江、福建、重庆等省市地方储备大幅增加,地方政府调控区域市场的能力显著提升。北京、天津、河北建立了京津冀一体化粮食局长联席会议制度,协同保供。

“粮安工程”极大增强了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粮安工程”去年投资53.7亿元,加上前3年中央投资累计达300多亿元,带动地方和企业配套投资近1000亿元,极大改善了粮食流通基础设施条件。一是粮食现代仓储体系基本形成。近年来新建仓容1582亿斤,其中去年新建近200亿斤,现代化仓型比例大幅提高,“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带动了功能提升。二是粮食物流设施得到加强。近年来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30.3亿元支持建设粮食物流设施,形成了一批多功能粮食物流园区。三是行业信息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制定发布行业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安排17个省区市开展省级粮食管理平台建设和粮库智能化改造。安徽、江苏、湖北已率先开发建设了省级综合信息平台。四是粮食质量监测体系进一步健全。近几年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6.2亿元,347个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同时,节粮减损、放心粮油、应急网络、市场监测、农户科学储粮等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省长责任制强化了粮食安全的制度保障

如果说“粮安工程”极大地奠定了粮食安全的物质保障,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则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下发以来,各地高度重视,及时出台贯彻意见措施,切实承担保障区域粮食安全的主体责任。2016年启动了考核工作,各省区市政府都出台了考核办法,成立了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天津、山西、吉林、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南、广西、海南、四川、云南、甘肃等省区市将粮食安全责任落实情况纳入省政府绩效考核,绝大部分省级政府下达了2016年粮食安全责任书。考核相关工作的有力推进,为“首考”做了充分准备。

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开拓了粮食工作的新空间

去年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提出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后,各地积极响应,努力推进。山东、湖北粮油加工业总产值均超过3000亿元,河北、黑龙江、江苏、安徽、河南、湖南、广东、四川等8省超过千亿元。各地积极推动品牌化、集约化发展,山东涉粮企业有中国名牌产品40个。湖北的“荆楚粮油”经过几年发展,品牌效应开始显现。黑龙江省政府明确粮油加工业由省粮食局负责管理。安徽、山东、河南、广西、四川、陕西、青海、宁夏等省区主食产业化快速推进。浙江、福建省政府出台了促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陕西制定了粮食产业集群发展五年规划。

深化改革为粮食流通工作增添了新的动力

近几年,各级粮食部门高度重视改革,去年取得了新成效。一是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取得突破。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战略部署,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场硬仗。改革的内容是取消玉米临储政策,改为“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实行“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国务院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20个部门参加的部际协调机制,明确由国家粮食局负责日常工作。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粮食部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制定工作方案,协调落实鼓励加工转化、强化信贷支持、加强运力调度等政策措施,引导多元主体积极入市;三家央企坚持始终在市均衡收购;销区粮食部门积极组织企业到产区采购,共同推动玉米收储制度改革顺利开展。二是推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改革目标和重点任务,各地认真贯彻落实,湖北、贵州、云南、安徽等省结合实际制定了实施意见。三是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取得新进展。去年全国国有粮食企业实现统算盈利110亿元。湖南已有6家粮油企业上市。

与此同时,编制发布《粮食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以及信息化、物流、加工、科技4个子规划。推进《粮食法》立法进程,修订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办法,优化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认定程序。加快职能转变政社分开,中国粮食行业协会顺利脱钩。举办全国粮食科技活动周暨首届粮食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第四届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首次召开行业人才兴粮工作会议,成立国家粮食安全政策专家咨询委员会。认真做好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充分发挥《中国粮食经济》等行业媒体作用。全国粮食系统与西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江西、安徽等地粮食部门共同努力,扎实开展援藏援疆、对口支援革命老区和定点扶贫工作。

猜你喜欢

储粮粮油粮食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2019年《中国粮油学报》征稿简则
欢迎订阅2019年《中国粮油学报》
渭南农户储粮的调查与分析
我的粮食梦
推广优质稻 种出“好粮油”
中储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之我见
国内首座球形粮仓储粮效果及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