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区域实践活动课程菜单
2017-02-20李艳平
李艳平
通州,景色秀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区内农、林、牧等资源丰富,现代化企业、高科技园区林立,教育场馆众多,形成了最具通州特色的教育资源群。如何依托资源特点,整体构建、深度研发出满足区域学生需求、彰显通州特色的实践活动课程菜单,是我们一直思考与探究的课题。
要最大限度地發挥资源的特点与优势、研发出适合学生的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对资源的深度调研与分析必不可少。比如,通州区的重点资源单位——北京金福艺农,是集传统农事活动与现代物联网技术于一身,融参观、体验、实践、探究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通过对金福艺农现有资源的深度调研与分析,我们发现,园区内多彩的番茄及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有效应用最具特色。
于是,我们立足基地资源特点,让基地资源与学校课程内容深度对接,共同构建研发了不同类别的主题实践活动课程菜单,从语文的口语交际,到劳技学科的动手操作,再到综合实践的调查研究等,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研发视角;从小学低年级“番茄传奇故事我来讲”至中年级的“番茄文化探秘之旅”,再到初中年级的“番茄品种的调查与研究”,不同学段的学生均有可以学习的内容。
这些课程对活动目标、活动主题、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流程及成果呈现形式等都做了详尽的说明,满足不同学科、不同学生群体开展实践性、研究性学习的需求,使基于资源单位的校外实践活动课程更科学、合理,更具指导性、实效性。
在区域推进中,我们建立了学校与基地一一拉手对接机制,全区每一所学校都确定了自己的校外实践基地,学校与基地联手,进行校本化、个性化的课程研发,基地提供常态化的指导与服务,学校依托社会资源单位,研发了校本化实施的具有个性特点的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并固定时间,常态化地组织实施,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同时也彰显了学校办学特色。
虽然基地的实践活动课程隶属于社会资源单位,但作为学校课程的一部分,它又与学科课程、学校的教育教学紧密相连,它面向的是全区、乃至全市的中小学校,服务对象也是学校、学生和学科课程。在进行课程研发与主题活动设计时,我们在关注某一资源特点、某一所学校、学生个性化需求设计的同时,还要让课程具有多层面的选择性与延展性,满足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学生群体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