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校园
2017-02-20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
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
“育英文化”已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它蕴含着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闪耀着璀璨的教育智慧,是灯市口小学资源带的奠基之根。继承着这样的文化“血液”,资源带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
学校开设了“京剧”“武术”“中国鼓”“篆刻”“围棋”“书法”“水墨故事”等十余门传统文化主题校本选修课程。学生们在校本课中体验、学习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如京剧,这个已有数百年“高龄”的剧种,在孩子们“唱念做打”的练习中依然保持着活力。从校本课中走出的这群小戏迷,自动担任起京剧宣传员的职责,在特色升旗仪式上,他们向全校师生介绍京剧的历史与行当;在合唱节中,他们更是别出心裁,将京剧与歌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学校还将传统文化渗透在“开学第一课”中。去年3月,学生们迎来了一堂别具一格的“开学第一课”,17位“非遗”大师将毛猴、彩蛋、绢花、面人等非物质文化带进课堂。从这一课开始,“非遗进校园,一周一传承”已坚持开展近一年。这些传统技艺不再是电视上“遥远”的影像,学生们和大师们零距离学习,通过听、看、做,亲身体验“非遗”。“非遗”大师课至今已达64节次。资源带根据實际情况,已经将彩蛋、脸谱、结绳等部分“非遗”项目纳入校本自主选修课程。
在课程以外,学校排演了少儿版音乐剧,其中经典剧目《马兰花》,还成为中国儿艺60周年院庆展演剧;在“乐读中国文化”的读书吧活动中,学生们通过了解“老北京吆喝”等,体会北京的风俗习惯……这些活动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爱上了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教育肩负着传承前代文明和铸造新型社会公民的重要任务,也因此,灯小资源带力求通过课程、课堂、活动,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延续下来的爱国、勤奋、立志、诚信、孝敬、仁爱、勤俭、知礼等传统美德传承发扬,将这些内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与内在品格,为培养具有中国文化素养与现代意识的公民而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