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全域乡村旅游为突破

2017-02-20钟兴强

新城乡 2017年1期
关键词:宝兴县宝兴新村

钟兴强

宝兴县乡村旅游因地制宜采取“景区+旅游新村+民俗文化展演+特色农副产品”的全域发展模式,不仅能够缓解景区的承载压力和接待能力不足,补充景区产品不足的短板,拉动和辐射周边乡村的整体经济转型和发展,起到很好的互补效应,同时倒逼全域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上档升级

“全域景区化”不仅是宝兴县立足资源优势对经济发展方式和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发展做出的有益探索与尝试,更是秉承特色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的旅游经济发展思路。

作为一种推动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方式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崭新形态,“全域景区化”无疑对进一步扩展产业支撑范围、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以及激发产业活力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这一崭新形态也在为宝兴县域经济跨越提升提供持久强大动力时,成为了该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为持续建设天蓝、地绿、水清、和谐、幸福的美丽新宝兴提供着强有力的保证。

近日,喜讯再度传来。宝兴县空石林景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顺利通过市级检查,有望成为宝兴县第六个国家4A级景区。届时宝兴将成为全省拥有该级别景区最多的县(区)。

资源禀赋:宝兴全域景区化的先决优势

宝兴县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雅安市北部,是成都平原通往川西高原的咽喉、西部重要的民族走廊和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

宝兴是大熊猫老家,是世界第一只大熊猫科学发现地和第一只大熊猫模式标本产地,75%的县域面积划入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核心保护区。

宝兴是传奇世界,生态优势突出,境内99.7%为山地,森林覆盖率达到72.04%,被誉为“世界濒危动植物的避难所”“动植物王国”“全球重要生态区域”,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分中被列入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被纳入第六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

宝兴是旅游胜地,硗碛藏族乡是离成都最近的藏族乡,境内的夹金山是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目前全县拥有国家4A级景区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处,省级风景名胜区1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1个。

突破路径:加大全域乡村旅游开发力度

近年来,宝兴县依托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按照“全域景区化”的旅游发展思路,不断加大全域乡村旅游的开发力度,以农家乐、藏家乐、林家乐等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有效带动了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和农民收入大幅提高。目前,全县有星级乡村酒店32家、宾馆、乡村酒店(农家乐)等各类涉旅接待经营户500余家,床位11000余张,从业人员6000余人。2016年,全县共接待游客达14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1亿元,较2011年分别增长47%和138%。乡村旅游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为农村群众脱贫致富奔康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解决咎落村库区移民的生计和后续发展问题,宝兴县委、县政府拿出200万元启动资金开发神木垒景区,鼓励场镇百姓开藏家乐,搞旅游接待。成功创建神木垒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硗碛藏寨·神木垒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咎落村等,吸引了广大游客前来旅游、度假。依托神木垒、夹金山等旅游景区,藏寨居民开办藏家乐,从事旅游食宿接待,硗碛藏寨人均纯收入成倍增长,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硗碛藏寨逐步转化为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接待点。神木垒和硗碛藏寨的建设,既是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示范,又是库区移民搬迁后续发展的典范,更是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团结发展的模范。

在此基础上,宝兴进一步探索从观光旅游到休闲度假过渡的新模式。“4·20”芦山强烈地震恢复重建过程中,宝兴依托景区资源优势,把农房重建与乡村旅游紧密结合,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打造雪山新村、戴维新村。规划设计以全球招标的形式,定位为高端民宿,家庭度假公寓,采用合作社加农户的模式统一定价、统一服务,统一管理,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

探索之道:寶兴全域景区化的经验启示

——精品战略:深度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结合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依托重点旅游景区,大力培育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实现差异化发展。积极推进农业农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重点加快建设穆坪镇雪山村、蜂桶寨乡戴维新村、大溪乡曹家村等幸福美丽新村,突出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的配套完善,依托周边景区发展旅游观光,旅游接待服务;重点打造藏乡精品旅游村寨,对硗碛藏寨、和平藏寨、泽根藏寨进行风貌改造、绿化、亮化,完善旅游标识系统,新建景区景观、文化小品,着力打造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接待设施更加完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的美丽藏寨。

——功能配套,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乡村旅游道路建设,修建改造国道351线、省道210线、东拉山大峡谷景区的旅游公路、邓池沟景区公路、硗碛环湖路道路、邓和路、陇鹿路、大老路、宝康路、芦灵路等旅游主干线,新建、维修农村公路228公里,乡村旅游道路交通的整体通行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完善农家乐住宿、餐饮、采摘园、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加大通讯通信设施建设,实现乡村旅游接待点移动网络全覆盖。实施景区断头路联通、星级旅游公厕改造工程,打造藏乡风情体验游、美丽新村休闲游、中药养生度假游等精品旅游线路。

——培训提升,提高乡村旅游接待水平。采取“走出去学,坐下来听,近距离教”相结合的方式,着力提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先后组织全县农家乐经营业主到都江堰虹口风景区高原河谷、邛崃市大梁酒庄、夹关镇、峨眉山好多熊猫酒店、雅安西康大酒店实地考察,学习先进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经验和景区(点)经营管理理念。每年举办1—2期乡村旅游管理培训班,对旅游特色村、乡村旅游合作社和农家乐经营户等负责人进行专业培训,组织专家深入现场指导乡村旅游工作,全力全速推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宣传促销,树立乡村旅游品牌形象。举办各种民俗节庆活动为载体,促进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成功举办冰雪节、硗碛“上九节”、乡村旅游节、夹金山红叶节等旅游节庆活动。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和项目进行整体包装,成功推出成都—大溪乡曹家村、烟溪口村—穆坪镇雪山村—蜂桶寨乡戴维新村—碛藏族乡夹拉村(传统老藏寨、和平藏寨)、咎落村(硗碛藏寨)、泽根村—返程的颇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线路,广泛提高宝兴乡村旅游知名度。

——农旅融合,推动乡村旅游多元发展。着力打造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观农村风貌、购生态产品、体验农事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特色乡村旅游,实现农村景区化、农业多产化、农民多业化、农产品商品化,助推旅游产业多元化发展。成功建成雪山新村、戴维新村、曹家新村、咎落村(硗碛藏寨)、和平藏寨等一批精品旅游新村、幸福美丽新村、幸福美丽新区和幸福美丽家园“四型”新村,大力发展观光采摘农业、特色生态餐厅、农家乐(藏家乐)(林家乐)、民俗村等农村新产业,带动农民以旅游为主业、种植为副业,从务农转变成农商并举、农服并举。

猜你喜欢

宝兴县宝兴新村
中国画《林涧·新村》
Fast-switching SOI-LIGBT with compound dielectric buried layer and assistant-depletion trench
Novel Si/SiC heterojunction lateral double-diffused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 with p-type buried layer breaking silicon limit∗
Novel fast-switching LIGBT with P-buried layer and partial SOI∗
宝兴县石材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Resurrection of the Genus Leptomantis,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Genus to the Family Rhacophoridae (Amphibia: Anura)
被资本裹挟的“新村再造”
地震灾区中小学教育装备恢复重建中的培训工作实践策略
灾难面前的担当:宝兴县关工委“五老”抗震救灾纪实
“五老”宣传队走乡串镇唱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