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课的导入方法

2017-02-20罗梅英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导语教材内容线段

罗梅英

[摘要]导入是一节课的序曲,导入方法设计科学就会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急切的期待心理,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找到合适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争取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进入角色,为顺利进行新课做好铺垫。

[关键词]数学课 导入

教育家魏书生曾经说过:“好的导语就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也曾说过:“在课堂教学中,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始就要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导入是一节课的序曲,导入的方法设计科学,就会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导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找到合适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但不管采用何种形式,导语切忌冗长,应力求短小紧凑,要争取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进入角色,为顺利进行新课做好铺垫。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数学课导入新课的一些方法。

一、直接导入法

直接导人法是最传统的一种导人新课的方法。直接导人法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这种方法便于强化学生学习的意向性,会让学生一开始就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如我在执教“相反数”时,一开始便直接让学生观察“+2”与“一2”的特征并把它们表示在数轴上加以比较。学生马上就会发现:这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在数轴上表示它们的点位于原点的两侧,且离开原点的距离一样。此时教师顺势点出相反数的概念,学生一下子就对所学内容铭记于心了。

二、谈话导入法

谈话容易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到新课学习之中。教师在设计谈话的内容时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这样才能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快速接近学习目标。笔者在执教“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先跟学生进行了这样的谈话:“同学们小学里学过三角形吗?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你们是怎样知道的呢?”学生踊跃将△ABC中的∠A、∠B、∠C撕下,拼成一个平角加以说明。此时教师顺势:利用观察、发现的结论往往具有片面性、不可靠,必须要用推理的方法加以证明。“那么怎样利用我们学过的平行线的性质将三角形中的两个角大小不变地转化到第三个角的顶点处且拼成一个平角呢?”学生马上投入到探求状态之中。

三、设疑导入法

大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教师科学地设疑发问,就会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使其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之中。设疑的学问很深,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教材内容的特点,设计一些让学生似乎觉得面熟而又稍有障碍的问题,这样就会“一石激起千层浪”,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探求新知的兴趣。如本人在执教“正数、负数”一节时,先向学生呈现了这样的问题:“北京某天的最高气温是零上5℃,最低气温是零下5℃,那么怎样记写北京这一天这两个意义不同的温度呢?”这样的设疑贴近生活实际,自然会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四、游戏导入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游戏设计科学,符合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就会不知不觉引领他们进入情境,学习起来就不会产生畏难情绪,反而觉得是一种享受,陶醉其中,樂此不疲。笔者在执教“合并同类项”时,首先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已知x=-5,y=728,z=30,求3x5y4z2-7x4y3z+x5y4z2+2x4y3z-4x5y3z2+5x4y3z的值,看谁计算速度最快,老师给他表演一个节目。学生个个摩拳擦掌,认真观察起来,不一会儿,好几个学生就得出了正确的结果,其余的学生也提起精神聆听他们的方法。

五、动画导入法

学生大都喜欢动画片。动画视频直观、形象,本身富有趣味性,非常容易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欣赏兴趣。如果教师在进行新课前能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定的情境,用动画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便会大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探究兴趣。动画设计要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征,贴近他们生活实际,这样才更容易能吊起他们的“胃口”。本人在执教“线段的和差”时,为了解决求重合部分线段的长度的问题设计了是这样设计的:首先采用幻灯片给出两条AB、CD各自的长度,然后借助动画演示让两条线段一部分重合的过程,给出重合后线段AD的长度,问这两条线段重合部分的长度BC的长。促使学生回顾、思考动画中演示的情境,自觉发现计算原理、方法。这样引入便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也分散了本节课的难点。

数学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远不止这几种。只要教师能充分认识到导入的重要性,精钻细研教材,依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心理年龄特征,科学设计导语,便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特约编辑 章强)

猜你喜欢

导语教材内容线段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导语
画出线段图来比较
阳光
本期专栏导语
怎样画线段图
我们一起数线段
数线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