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办学的体制变革
2017-02-20张健
张健
集团化办学规模效应突出,人、财、物资源配置灵活、互补,优质教育教学成果成型快、辐射广、区域影响力大,在全国各地充分显现出卓越的成效。不过,在现行教育体制和制度框架下,集团化办学要想进一步焕发活力,保持快速发展,确实需要变革体制、机制,突破传统体制的种种约束,摆脱现状,寻求新的出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在教育改革发展中明确提出:“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深圳市红岭教育集团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推进集团的全面改革,探索管、办、评分离,集团化办学的新模式,实现学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集团治理新体制,形成决策、执行和监督三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和谐共赢的现代学校制度。为深圳市乃至全国基础教育的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发展探索新路。
红岭教育集团体制改革的基本框架
成立“红岭教育集团理事会”。政府是集团学校举办和保障的主体,政府的行政监管职能和权力逐步交由理事会承担,理事会是集团的决策、指导、审议、评议、督察组织,负责集团学校的重大决策,指导集团学校的改革发展,审议预算、决算,评议校长年度工作,督察集团学校的工作状况。理事会成员由教育专家、政府代表、社会贤达、基层代表等构成。
成立“红岭教育基金会”。以非公募开放式基金形式吸纳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或个人捐资,政府按照1∶1比例配套拨付注资,目前福田区政府已经和万科集团签约,双方共同注资。基金会设立理事会,基金会理事会建立初期,设立5个理事席位,政府代表2席,捐资企业代表2席,学校代表1席。由捐资企业代表出任基金会理事长,政府代表担任监事。基金会理事会负责基金的吸纳、管理和使用,依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实现基金保值、增值。相关工作程序、运营原则由《红岭教育基金会章程》《红岭教育基金会管理使用办法》规定。
红岭教育集团逐年增加新学校,原有一校五部继续保持现在的公办学校体制,沿用现在政府主管的人事管理、财政预算、采购支出等政策制度。新开办校部全面推进体制改革,采取公立学校委托管理的方式,由政府委托红岭教育集团理事会承办,政府按照公办学校的投入标准,实行生均经费保障制度。在理事會的领导下,集团聘任新开办校部管理干部,自主招聘教职员工,校部经费自主统筹计划,依法接受社会专业机构的审计。
红岭教育集团的法人治理结构
集团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为法定代表人,履行法律、规章及集团学校章程规定的相关职责。校长人选由政府按组织程序和人事管理权限遴选,集团理事会聘任。校长任期内,理事会每年评议集团学校工作绩效。
集团学校副校长和各校部负责人由集团校长提名,教育局考核同意后由集团理事会聘任。集团部门负责人和各校区部门中层干部通过竞争上岗产生。
集团各校部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审议表决校长年度工作报告,讨论集团学校发展规划、职称聘任条例、岗位设置办法、绩效工资分配等重大事项,教职工享有校政建议权、批评权和督察权。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以教师为主体,由教职工推选产生。
集团学校建立并优化校务委员会的行政管理制度,明确集团校长、副校长、各校部负责人及中层部门负责人的权责。
集团学校成立教学委员会,明确教学委员会的教学管理权限和工作流程。委员由集团校长提名和教师民主推荐相结合,经党委讨论,教职工大会表决通过后产生。赋予教学委员会在教师考核、职称评聘、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等方面的决定权。
集团学校倡导学生自主管理,建立学生代表大会制度,评议校政,反映诉求;支持学生会、团委、学生社团开展活动。学校建立学生成长支持中心,量身定制学生成长方案,并引导学生个性成长,全面发展。
集团学校建立健全家长理事会制度,家长理事参与学校管理。在涉及学生利益等问题上,广泛听取家长意见。
通过集团理事会的决策、指导、审议、评议、督察制度,教代会民主管理制度,校务委员会行政管理制度,教学委员会专业管理制度,学生会的自主管理制度,家长理事会的参与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理事会所代表的教育专家、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多元权利和集团学校内部的民主权利、行政权利、学术权利以及家长权利、学生权利的充分、有效参与。其核心是简政放权、分权制衡。
红岭教育集团的评价体系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集团学校内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建立学校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家长的评价和反馈作用,建立各级各类质量评价机制。集团学校引进社会第三方评价,建立专业评价体系,加强对集团学校办学行为及运营绩效的专业化、社会化评估。
创新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更是学校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红岭教育集团的改革创新才刚刚开始,期待更多的教育同仁和我们一起探索前行,让我们共同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争当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领跑者!
编辑 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