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校园霸凌要靠标准和机制
2017-02-20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2017年1期
一篇题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的文章在网上广泛传播。作者称,自己是一位母亲,儿子在中关村二小被同学用厕所垃圾筐扣头,孩子被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当事学校发布声明称,校方一直在努力协调,呼吁让教育问题回归校园处理。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称高度重视此事,“严肃对待、妥善解决”。
对于校园霸凌,主管部门不可谓不重视。杜绝霸凌行为难在哪里?首先在于认定的问题。无论是叫“欺凌”还是“霸凌”,而非单纯的校园暴力,强调的就是其人格和精神侮辱的成分。以“中关村二小事件”为例,“厕所垃圾筐扣头”之举,对身体的实质性伤害甚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由此而生的精神伤害却不容忽视。
更进一步说,在殴打等显性的“硬暴力”之外,以侮辱、嘲讽、孤立等为主的“软暴力”,因为缺乏相关标准,更容易借“惡作剧”之名出现,也更难以防范和认定。正如当事母亲所称,学校老师起初对此事,只回应为“一个过分的玩笑”。分歧背后,既有标准的模糊,也折射出教育工作者的观念亟待转变更新。
说到底,校园霸凌依然是一个教育问题,校方理应起到主导作用。但在实践中,除了普遍存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心态之外,还容易出现“一个学校一个办法”,处理结果存在不小的随意性,很大程度上甚至取决于涉事家长的维权能力和事件的传播程度。
由此可见,要铲除校园霸凌滋生的土壤,关键不在个体的呼吁和维权力度,甚至不在厘清某些个案中的是非对错,而在于是否具备科学有效的长效应对机制。如何对霸凌事件进行认定、防范和处理,如何建立起畅通的信息渠道,如何对霸凌者和被霸凌者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才是亟待重视和解决的。
(转自《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