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恶性肿瘤患者PICC导管异位发生的相关因素和护理措施
2017-02-20刘丽丹
刘丽丹
(萍乡市妇幼保健院,江西 萍乡 337000)
我院恶性肿瘤患者PICC导管异位发生的相关因素和护理措施
刘丽丹
(萍乡市妇幼保健院,江西 萍乡 337000)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PICC导管异位发生的相关因素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妇科恶性肿瘤患者91 例,分析其导管异位情况、穿刺血管情况、体重指数(BMI)以及年龄。结果:91 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24 例产生导管异位,总异位率为26.37%,其中,正中静脉异位率为16.67%,贵要静脉异位率为30.00%,头静脉穿刺异位率为28.57%,以上数据之间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6 岁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导管异位率为7.69%,年龄>36 岁者为4.6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P>0.05);BMI≤18.5 kg/m2患者的导管异位率为7.89%,BMI>18.5 kg/m2者为13.2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发生PICC导管异位的原因与其选择的静脉血管具有相关性,而与其体重指数、年龄无关。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PICC导管异位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处理,缓解患者的痛苦。
妇科;恶性肿瘤;PICC导管异位;因素;护理
临床上,PICC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该方法虽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操作简便,但是,由于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因此极有可能产生导管异位、感染、导管堵塞等并发症[1-2]。为提高置管成功率,本文分析了我院妇科恶性肿瘤患者PICC导管异位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妇科恶性肿瘤患者91 例,年龄为16~75 岁,平均年龄(46.69±13.24) 岁;BMI(16.20~33.98) kg/m2,平均(23.54±2.51) kg/m2。子宫肉瘤3 例,滋养细胞肿瘤3 例,子宫内膜癌16 例,卵巢癌41 例,宫颈癌28 例。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妇科恶性肿瘤,并自愿参与本研究。
1.2 方法
1.2.1 导管材料的选择
本研究使用的导管材料64 例为美国BD公司生产的5-fr导管,27 例为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4-fr导管。
1.2.2 穿刺静脉的选择
静脉穿刺前,应根据患者血管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肘部静脉。40 例右肘贵要静脉,15 例右肘正中静脉,4 例右肘头静脉,3 例左肘头静脉,9 例左肘正中静脉,20 例左肘贵要静脉。
1.2.3 穿刺方法
进行穿刺操作的护理人员应持有PICC置管合格证书。具体步骤如下:第一,帮助患者采取平卧位,并将其床头抬高30°~45°;第二,将患者需要穿刺侧上肢外展90°,并将其长度进行测量。第三,建立无菌区,穿刺(必须遵守PICC置管的具体操作步骤进行)。PICC导管到达患者肩部时,操作人员应提醒患者将头部偏向穿刺侧,并将其下巴紧贴于穿刺侧肩部;导管达到预定长度时,将血抽回,同时将套管与导丝撤出,采用脉冲式手法进行冲管并固定。第四,穿刺完毕后,所有患者进行X线胸片定位。
1.2.4 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PICC置管的具体特点与必要性、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以及可能产生的并发症等,并让其签署知情同意书;耐心询问患者的遗传史、既往病史以及身体状况,并对其进行辅助检查,严格掌握化疗患者对置管的禁忌症与适应证。
术中护理:常规消毒手术部位,帮助患者采取正确体位,并与其沟通,缓解其紧张、恐惧情绪;穿刺时,应注意预防导管刺入患者颈内动脉;穿刺成功后,应仔细观察穿刺部位的变化,并做早期护理,叮嘱患者禁止过度活动穿刺侧上肢。
术后护理:定时更换敷料,1日1次,并保证操作的无菌化;定期更换肝素帽,每7天1次;输液完毕后用生理盐水10 mL进行冲管,使用肝素液正压进行封管。化疗结束后,将管道平行于血管,并缓慢地拔管,若在拔管时产生阻力,则应对该部分先进行10 min的热敷;拔管后,将无菌敷料贴于针孔处,并做好护理记录。
1.3 观察指标
分析所有患者导管异位情况、穿刺血管情况、体重指数以及年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不同静脉置管患者的导管异位率比较
本研究91 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24 例产生导管异位,总异位率为26.37%。正中静脉置管24 例,发生异位4 例(16.67%),其中心房导管异位1 例(4.17%),锁骨下静脉导管异位2 例(8.33%),腋静脉导管异位1 例(4.17%)。贵要静脉置管60 例,发生异位18 例(30.00%),其中,锁骨下静脉导管异位3 例(5.00%),颈内静脉导管异位15 例(25.00%)。头静脉置管者7例,发生异位2例(28.57%),其中,心房导管异位1 例(14.29%),颈内静脉导管异位1 例(14.29%)。三组总异位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同年龄患者的导管异位率比较
将91 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按照年龄分为两组,年龄≤36 岁者导管异位率为7.69%,年龄大>36 岁者为4.6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年龄患者导管异位率比较 例(%)
2.3 不同BMI患者导管异位率比较
将91 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按照BMI分为两组,BMI≤18.5 kg/m2患者的导管异位率为7.89%,BMI>18.5 kg/m2者为13.2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P>0.05)(见表2)。
3 讨 论
临床上,颈内静脉是最为常见的导管异位部位,其次为锁骨下静脉[3]。而造成以上两种静脉导管异位的原因如下:恶性肿瘤患者常伴有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其胸腔内压力增大。频繁地呕吐、恶心、剧烈咳嗽等症状会强烈收缩患者的胸壁肌肉、腹肌与膈肌,间接地增大其胸腔内压力,进而提高其锁骨下静脉的血流压力,并产生血液涡流于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的开口处[4-5]。而涡流会使PICC导管偏向颈内静脉开口处,从而在此处产生导管异位。
表2 两组不同BMI患者导管异位率比较 例(%)
护理人员在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置管时,应将其床头抬高30°~45°,采取半卧位,此举能使患者的上腔静脉回流速度与回流量增加,血流对导管的作用,使导管能够更好地进入头臂静脉,使导管异位发生率下降[6]。另外,还应选择正确的置管静脉。在通常情况下,头静脉、正中静脉与肘部贵要静脉为PICC置管的主要置管静脉[7]。患者在置管时,极易产生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进而产生血管痉挛,从而引起导管异位。护理人员对PICC置管的操作技术不熟练也会造成导管异位[8]。因此,在正式进行置管前,应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同时向患者宣传置管知识,尽量降低导管异位发生率。
本研究表明24 例发生导管异位,总异位率为26.37%,其中正中静脉异位率为16.67%,贵要静脉异位率为30.00%,头静脉穿刺异位率为28.57%,以上三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6 岁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导管异位率为7.69%,年龄>36 岁者导管异位率为4.6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P>0.05)。BMI≤18.5 kg/m2患者的导管异位率为7.89%,BMI>18.5 kg/m2者为13.2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P>0.05)。综上所述,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发生PICC导管异位的原因与其选择的静脉血管具有相关性,而与其体重指数、年龄无关。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PICC导管异位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妥善处理,缓解患者的痛苦。
[1]徐娟.PICC导管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并发症处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05):212-213.
[2]徐志敏,王普艳.PICC导管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静脉化疗中的应用与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4):101-102.
[3]王莉,汪诗蕾.PICC置管在妇科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03):59-60.
[4]岳风枝.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护理探讨[J].当代医学,2014,20(18):118-119.
[5]李文洲,许为金,陈海燕,等.妇科肿瘤患者PICC导管异位相关因素分析及处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4):379-380.
[6]张晓红,王凯,郑莹,等.肿瘤患者PICC导管异位于颈内静脉原因分析及处理[J].北京医学,2014,36(4):335-336.
[7]祁永芝,张浩,刘东英,等.PICC导管异位至对侧锁骨下静脉的复位方法[J].全科护理,2015,13(28):2 855-2 856.
[8]付佳,刘凌燕,韩映华,等.妇科恶性肿瘤腔内后装治疗的护理配合与思考[J].临床医药实践,2013,22(12):948-950.
(本文编辑:张荣梅 )
作者简介:刘丽丹(1983— ),女,江西省萍乡市人,主管护师,主要从事妇产科护理工作。
刘志娟(1974— ),女,江西省峡江县人,主管护师,主要从事护理工作。
1671-8631(2017)02-0152-03
R472.9
B
2016-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