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手术方式对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种类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7-02-20位国选通许县中医院普外科河南开封475400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革兰病原菌开腹

位国选(通许县中医院 普外科 河南 开封 475400)

不同手术方式对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种类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位国选
(通许县中医院 普外科 河南 开封 475400)

目的 分析研究不同手术方式对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种类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通许县中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4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与B组,各52例。A组行传统开腹手术;B组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种类及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A组患者共检出2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5.52%,革兰阳性菌占34.48%;B组共检出1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2.50%,革兰阳性菌占37.50%。B组病原菌感染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IL-2、IL-10及IFN-γ水平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病原菌感染率,对机体免疫功能损害较轻,利于术后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直肠癌;腹腔镜;病原菌;免疫功能

直肠癌是多发于中老年群体的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与膳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中老年患者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1]。目前,传统开腹切除术及腹腔镜手术为临床上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有效措施。有研究指出,手术方式的选择影响着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及免疫功能的恢复[2]。本研究选取在通许县中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4例直肠癌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旨在进一步分析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和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通许县中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4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与B组,各52例。观察组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为42~82岁,平均(64.75±4.47)岁;对照组中男31例,女21例,年龄为43~83岁,平均(65.13±4.71)岁。两组研究对象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手术方式

1.2.1 A组 行传统开腹手术:①行气管插管全麻,取改良截石位;②于腹部正中做15 cm切口并逐层切开皮肤;③对病变组织及位置进行探查,明确转移程度及临近组织浸润程度;④对患者肠组织、肠系膜及其之间的结缔组织进行电刀分离或钝性分离。

1.2.2 B组 行腹腔镜手术:①麻醉方式及体位同A组;②气腹压力维持在10~12 mm Hg;③观察孔建立在患者脐下端,直径为10 mm,在腹直肌外缘脐水平线两侧2 cm处建立2个操作孔,直径为5 mm,在左右麦氏点建立2个操作孔,直径分别为10、12 mm;④在腹腔镜辅助下,对病变组织位置进行探查,后行根治切除术。

1.3 观察指标 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病原菌种类及免疫功能相关指标。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别病变组织细菌种类;免疫功能检测指标包括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干扰素-γ(IFN-γ)。

2 结果

2.1 感染病原菌种类及构成比 A组患者共检出2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5.52%,革兰阳性菌占34.48%;B组共检出1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2.50%,革兰阳性菌占37.50%。B组病原菌感染发生率低于A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感染病原菌种类及构成比比较(n,%)

2.2 术后免疫功能相关指标 B组患者IL-2、IL-10及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直肠癌多发于患者直肠或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处,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在胃肠道肿瘤排名中居第二位,大便异常、排便次数增多、黏液血便及脓血便为该病早期主要临床表现,且早期症状不够明显,易导致错失最佳治疗时机,严重影响患者健康[3]。

临床上主要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根治术对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有研究表明,行直肠癌手术治疗的患者感染发生率同手术创面、机体内部暴露面积、暴露时长密切相关[4]。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通常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为主要病原菌,其原因在于手术创口等因素导致患者肠道内部外露,使原本正常肠道存在的微生物亚环境遭到破坏,肠道内发生细菌异位繁殖,进而引发感染[5]。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病原菌感染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凭借手术创口小、手术暴露面积小、与感染物接触时间短等显著优势,可有效避免感染。术后行腹腔镜手术的B组患者IL-2、IL-10及IFN-γ水平均显著优于行开腹手术的A组(P<0.05),表明,腹腔镜手术比传统开腹手术引起的炎症应激反应弱,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损害较轻。

综上,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病原菌感染率,对机体免疫功能损害较轻,利于手术恢复,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1] 夏翠锋,李强,沈焘,等.经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疗效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0):2738-2739.

[2] 毛跃伟,杨松鹏,高磊,等.不同手术方式对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与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4):859-861.

[3] 熊在平,杨桂姣.不同手术方式对直肠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36):86-89.

[4] 周学伟.研究不同手术方式对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4):35-36.

[5] 任鹏涛,张苑,闫庆辉,等.不同手术方式对直肠癌术后感染患者病原菌与免疫功能影响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4):965-967.

R 735.37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1.058

2016-03-17)

猜你喜欢

革兰病原菌开腹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多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6种常见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对替加环素的药敏情况分析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基层医院ICU与非ICU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与耐药性差异
2011—2013年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盆腔炎性疾病病原菌的分布特征与治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