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手术麻醉处理分析
2017-02-20王保卓王鹏平顶山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王保卓 王鹏(平顶山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颅脑外伤手术麻醉处理分析
王保卓 王鹏
(平顶山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目的 研究颅脑外伤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平顶山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6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麻醉资料,按照麻醉处理方法管理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患者则进行气管插管联合静脉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7%,显著小于对照组的27.50%(P<0.05);两组患者术前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动脉平均血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观察组患者该类参数值更接近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7.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0%(P<0.05)。结论 气管插管联合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对颅脑外伤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更好,患者诱导期不良反应少,麻醉前后血液动力学相关指标差异不大,值得推荐。
颅脑外伤;手术;麻醉处理
颅脑外伤是由直接或间接的外界力量重击于头部所造成的损伤,具有病情复杂、变化迅速的特点,容易导致不良后果,部分患者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1]。颅脑外伤患者伤在脑部,多为中枢神经功能损害、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功能异常、多种复合伤等,手术过程中麻醉处理尤为重要。颅脑外伤手术的常用麻醉方法有全凭静脉麻醉、气管插管和静脉复合全身麻醉等[2]。近来,有研究表明气管插管联合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对颅脑外伤手术的开展效果更好[3]。鉴于此,平顶山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展开研究,旨在探究静脉麻醉与气管插管联合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对颅脑外伤患者的麻醉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平顶山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麻醉资料,要求患者的麻醉资料保存完整,排除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资料。将满足上述条件的86例患者按照麻醉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男31例,女9例,平均年龄为(43.56±3.12)岁,经CT扫描检查硬膜外血肿19例,硬膜下血肿10例,开放性颅脑损伤5例,颅骨凹陷性骨折6例;观察组患者男36例,女10例,平均年龄为(43.71±2.98)岁,经CT扫描检查硬膜外血肿23例,硬膜下血肿11例,开放性颅脑损伤6例,颅骨凹陷性骨折6例。两组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脑挫伤。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全凭静脉麻醉处理,主要步骤如下:①患者入室后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采用异丙酚进行麻醉维持,间断注射舒芬太尼进行镇痛,阿曲库铵进维持肌肉松弛;②对于已有返流误吸的患者则进行气管内吸引,对于气道压仍然较高的患者予以氨茶碱静脉滴注;③去骨瓣之前给予充分扩容升压防止血压的急剧下降,必要时酌情给予肾上腺素分次静脉推注;④手术结束前,及时停止使用麻醉药。观察组患者术前给予阿托品0.5 mg,留置尿管,采用气管插管和静脉复合全身麻醉,主要步骤如下:①清理口腔内的分泌物以及胃的反流物,面罩给氧;②依次静脉注射咪唑安定、异丙酚、舒芬太尼、阿曲库铵进行麻醉诱导,经口明视下进行气管插管,成功后用吸引器将气管内的分泌物吸收干净,连接呼吸机后施行机械控制呼吸;③术中利用低浓度七氟醚进行吸入性维持麻醉,阿曲库铵、舒芬太尼和异丙酚间断静脉注射;④皮肤切开前先在切口处用1%的利多卡因进行头皮浸润麻醉,颅骨骨瓣掀开前根据患者情况给予20%的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力,预防脑疝形成;⑤密切关注患者手术期间各项生命体征,包括心电图、血压、脉搏氧饱和度等,病情危急者还应该注意监测中心静脉压;⑥对于有明显误吸、气管内分泌物较多的患者选择利用气管导管向气管内滴入局麻药、地塞米松以及生理盐水,进行气管内冲洗吸引,以免引起患者呛咳,影响脉搏氧饱和度;⑦手术结束前,及时停止使用麻醉药,将患者的基础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范围内。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期不良反应发生率;②术中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动脉平均血压值;③由手术医师评价手术的麻醉效果:优,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严重心律失常或麻醉诱导应激反应;良: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出现轻微心律失常或麻醉诱导应激反应;差:术中患者生命体征较稳,但是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或麻醉诱导应激反应[4]。
2 结果
2.1 麻醉诱导期的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50%(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2.2 术中血液动力情况 两组患者术前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动脉平均血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中,观察组患者该类参数值更接近于治疗前(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中血液动力情况比较
2.3 麻醉效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7.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0%(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n,%)
3 讨论
颅脑外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危急重症,致死、致残率都很高。临床经验表明,颅脑外伤的病情进展取决于损伤的程度及脑损害情况,主要包括脑缺血、脑水肿、颅内出血以及颅内高压等。大部分颅脑外伤患者需要马上进行手术治疗,其中麻醉处理尤为重要。麻醉处理过程中麻醉方式和管理及其重要,常见的颅内出血手术的麻醉方式有全凭静脉麻醉、气管插管联合静脉复合全身麻醉等。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50%(P<0.05);两组患者术前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动脉平均血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观察组患者该类参数值更接近于治疗前。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气管插管麻醉能有效维持动脉氧分压,降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5]。静脉复合麻醉药中异丙酚是一种短效的全身麻醉药,具有降低颅内压、脑血量以及脑细胞代谢的作用。异丙酚与舒芬太尼联合能有效地维持麻醉效果,术中采用甘露醇、地塞米松有利于降低颅内压,术后及时停止麻醉药物的使用,能促进患者的自主呼吸。因此气管插管联合静脉复合全身麻醉能有效发挥麻醉药物功效,维持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动脉平均血压值水平,麻醉效果也就更好。通过观察组麻醉药物的应用,我们总结出气管插管麻醉必须遵循快、准、佳的原则:在麻醉诱导后2 min内成功进行气管插管有利于气道畅通,准确进行气管插管能减少因反复插导致气道黏膜损伤情况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气管插管联合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对于颅脑外伤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更好,患者诱导期不良反应少,麻醉前后血液动力学相关指标差异不大,值得推荐。
[1] 周庆华,郭目勇.颅脑外伤急诊手术48例麻醉方法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5):55-56.
[2] 王荣.22例重度颅脑外伤手术麻醉处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8):440.
[3] 吴晓燕.36例颅脑损伤手术麻醉处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1):211-212.
[4] 吴文春,董敏.27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麻醉处理体会[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10):1573-1574.
[5] 王霞.颅脑外伤手术患者的麻醉处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6):161-162.
R 614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1.049
2016-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