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征: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2017-02-18赵朝峰

人民论坛 2017年2期
关键词:长征红军人类

赵朝峰

【摘要】长征何以饮誉全球,在于长征造就和孕育出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历史已经逝去,精神必将永存。长征所展现出的必胜思想、奋斗精神和无畏气概已经跨越了国家的界限、政治的藩篱和意识形态的鸿沟,是人们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前行的强大支撑,是浇筑在人类内心的钢铁“顶梁柱”。

【关键词】长征精神 精神财富 革命必胜思想 艰苦奋斗精神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宣告了历时两年、行程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胜利结束,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长征不仅是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壮举,也是世界军事史乃至人类历史上的旷世奇迹。长征是一曲响彻九霄、震撼神州的英雄主义凯歌,又是一座举世无双、惊动世界的人类献身精神的历史丰碑。

从亲历长征的国外友人,到慕名踏访的外国记者;从钩沉史海的国外学者,到重走长征路、书写长征史的外国作家,无论他们来自东方世界还是来自西方国家,长征始终是他们重要的关注点,也是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绕不开的关键点。长征何以饮誉全球,在国际社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反响?其根本原因在于长征造就和孕育出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早已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界限,跨越国度、穿越时空,在全世界广为传扬,是全人类共同享有的精神财富和精神追求。

理想崇高、信念坚定的革命必胜思想

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无坚不摧的钢铁意志,是红军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源泉、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作为长征亲历者的外国传教士鲁道夫·勃沙特曾说:“中国红军那种令人惊讶的热情,对新世界的追求和希望,对自己信仰的执着是前所未有的。”他在书中更是写道:“红军的高级将领,则是充满着追求精神、决心建立共产主义政权的共产党将军。”勃沙特虽然无法理解共产主义理想和信仰,但他从红军将领和战士身上看到了一种为实现崇高理想而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大无畏精神。

作为第一个进入陕北苏区的外国记者,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对红军长征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采访,著成了享誉世界的《西行漫记》。他在书中对长征中的红军战士进行了热情讴歌:“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所有这一切以及还有更多的东西,都体现在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的历史中了。”在斯诺看来,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工农红军的“热情”和“希望”,坚定了革命必胜的信念,才使他们甘愿为了理想追求,而献出青春年华和宝贵生命,并最终铸就了拖不跨、打不烂的不败人间神话和历史奇迹。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意志的作用是超乎想象的。正如英国学者迪克·威尔逊在《1935年的长征:中国共产党为生存而斗争的史诗》所说:“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长征展示了人类意志的坚韧,彰显了生命的顽强,给全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历久弥新的心灵震撼。

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艰苦奋斗精神

长征途中除了要面对滔滔急流、皑皑雪山、茫茫草地等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应对上百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和层层封锁,条件之艰苦、处境之凶险,世所罕见。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指出,长征的统计数字是触目惊心的。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发生在路上某个地方,总共有15个整天用在打大决战上。路上一共368天,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18天用在夜间行军上。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即近24英里,一支大军和它的辎重要在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红军一共爬过18条山脉,其中5条是终年盖雪的,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此外还打败、躲过或胜过派来追击他们的敌军各部队。美国著名政治理论家、外交家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曾一度质疑长征路上的恶劣环境是否真实,当他实地参观完大渡河后在《沿着长征路线朝圣记》中写道:“及至亲眼目击,才知并非言过其实。这条河水深莫测,奔腾不驯,加之汹涌翻腾的旋涡,时时显露出河底参差狰狞的礁石,令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1984年,美国著名的记者、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中方人士的陪同下通过步行和乘车重走了长征路,切身感受了红军所经历的艰难困苦,由衷感慨道:“只有走过了这样的路程,吃过这样的苦,才能理解红军长征的伟大。”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把长征称为“人类耐久力的伟绩,至今仍具有伟绩——而且沿途不断作战”。

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红军所面对的艰难险境,几乎超出了人类所能承受的生存极限,但他们仍以超乎常人的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精神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美国著名女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对长征进行深入采访后感慨地说:“事实、数字和一路上千山万水的名称,都不足以说明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更不能描绘出参加长征的红军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以及他们所受的苦难。”英国元帅伯纳德·劳·蒙哥马利称赞长征“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军事史诗,是一次体现出坚忍不拔精神的惊人业绩”。英勇顽强的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没有被困难压倒,没有被险境吓退,他们发扬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和革命传统,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走完了跨越十余省、行程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无畏气概

长征之路极端残酷,代价更是十分沉重。长征途中有10多万人牺牲,每前进70米就有一名战士倒下,红军将士经历了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用生命和鲜血染红了两万五千里漫漫长征路。德国友人王安娜在她的回忆录《中国——我的第二故乡》中写道:“长征是艰苦的冒险,长征是人类的勇气和怯懦、胜利与失败的搏斗。特别应当指出的是,这一行动要战胜敌人和恶劣的自然条件,需要坚定不移的勇敢精神。”美国军事史学家塞缪尔·格里菲斯在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对长征也是推崇备至,他说:“中国共产党人,以他们反复经受的考验证明,他们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能够击败下定决心要消灭他们的敌人而达到自己的目的。”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红军将士九死一生,但却没有被横亘在前进道路上的千难万险压垮和击败。一次次绝处逢生,一次次转危为安。

中国工农红军藐视困难,不畏强敌,以气吞山河、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气魄,抛头颅洒热血,视死如归、浴血奋战,完成了人类战争史上几乎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索尔兹伯里在评价长征时说:“这是一次充满了集体英雄主义、献身精神和希望的举世无双的行动”,“它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著名英籍华裔女作家韩素音在对长征进行了深入了解和探访后,深情赞叹道:“红军以不可思议的英勇精神进行战斗。”中国共产党所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知难而进、勇往无前,慷慨赴死、前赴后继,生动诠释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大无畏精神和英雄主义气概,凝聚成一股势不可挡的钢铁洪流,锻造成一支无可匹敌的英雄队伍。

历史已经逝去,精神必将永存。长征所展现出的必胜思想、奋斗精神和无畏气概已经跨越了國家的界限、政治的藩篱和意识形态的鸿沟,是人们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前行的强大支撑,是浇筑在人类内心的钢铁“顶梁柱”。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教育宣传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导;石家庄学院教师连少甫对此文亦有贡献)

责编/张蕾 美编/杨玲玲

猜你喜欢

长征红军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李红军美术作品欣赏
红军不怕远征难
红军长征起止于何时?
智珠二则
智珠
人类第一杀手
十送红军
谁变成了人类?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