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学前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7-02-18党荣蓉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7年1期
关键词:管理信息化学前教育大数据

党荣蓉

摘 要:教育管理信息化在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教育的管办评分离和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作用正在日益凸显。近几年,我省教育管理信息化飞速发展,正在处于一个全面规划、全面建设和广泛应用的新阶段。国家级学前管理信息系统的部署和应用、新兴的数据科学带来的驱动力,使学前教育管理信息化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尽管在学前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过程中我们已经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和经验,但是学前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应用还处于一个深度融合的起步阶段。本文根据“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过程和日常数据维护及应用现状,总结和分析我省学前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和应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深入研究现阶段如何推动全省学前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与发展。

关键词:学前教育;管理信息化;数据维护;大数据;決策咨询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1-0014-03

一、引言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教育管理信息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依托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挖掘、预测、发现和判断已经在其他教育阶段有了成功的探索,“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学前系统”)的部署和应用,也标志着学前教育管理信息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里程,但是伴随而来的管理、应用和信息安全等问题凸显出来。如何建立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支撑服务体系、以应用促发展,助力学前机构的教学、管理改革,推进学前教育管理信息化长期持续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学前系统基本情况介绍

1.基本情况

“学前系统”是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在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一期(单机版)的基础上,研制开发了系统二期(网络版)。我省于2014年底完成了系统的省级部署工作,2016年1月初全面部署开展了学前系统数据采集工作,截至2016年10月,共采集省内8407个学前教育机构的577805个幼儿信息。

“学前系统”数据指标包括学前机构信息和幼儿信息两部分。学前机构信息主要包括机构基本信息、办学条件基本信息、办学条件建筑信息和机构财务信息;幼儿信息共包含27项必填信息,主要包括幼儿姓名、身份证号码等5项关键信息,户口信息、健康情况及监护人信息等22项一般信息。

2.部署与维护

系统部署。学前系统遵循国家两级建设、五级应用的模式建设,各省数据中心部署的系统供省内用户业务管理与应用,省级汇总的数据再通过加密专用通道交换到国家数据中心供教育部及跨省转学等需求使用。2014年底我省完成了学前系统的省级部署;2016年7月,辽宁教育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迁移,学前系统同时进行了业务应用系统和数据的迁移;2016年10月,完成了学前系统的等保测评工作。

日常运维。主要包括对学前系统日常运行状态监控、故障排查与处理、系统安全防护等工作。

3.数据首次数据采集和日常更新维护

“学前系统”数据采集工作没有开展省级软件操作的集中培训,全省1个市、11个县区自己组织开展了培训工作。其他市、县区直接通过自学系统使用手册和PPT教学软件进行软件操作。

日常的数据维护工作主要包括首次数据采集过程中的错误信息更正、幼儿信息修改、幼儿离园、幼儿转园以及学前机构信息更新等,更新周期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每月更新一次。

三、“学前系统”运维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根据“学前系统”统计,截至2016年10月31日,系统共采集了全省14个市(系统将绥中县、昌图县数据计入原所属市即葫芦岛市和铁岭市中)120个县区8407个学前教育机构信息,审核通过幼儿信息577805条;处理问题49945组,其中处理身份证号重复的问题学籍59143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重复的问题学籍802组。系统初次采集数据在今年1月,截止到1月底,共采集6217个机构录入的幼儿信息401077条。2、3月数据处于补充阶段,更新量较大。4-10月月均更新幼儿信息12447条。

1.机制体制不健全

“学前系统”现在仍处于各省“独立”运行阶段,数据跨省不对接,跨系统不对接,导致“学前系统”成为“数据孤岛”。现阶段“学前系统”数据也不作为国家发布政策、执行政策的参考依据,且与业务工作关联性不强,更新与不更新、增加与减少对业务工作没有任何影响,所以各级机构对系统数据的更新、维护也并不及时准确。

另外,统计显示,我省2015年独立设置的学前机构学前教育机构9531所,其中民办幼儿园6945所,占72.9%。民办幼儿园开设与关闭都比较频繁,教师流动性较大,工作衔接问题也十分突出。

2.数据的更新与维护不及时、不准确

(1)与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对比(见表1)

“学前系统”首次数据采集后显示,在园幼儿总数为401077人,仅占2015年教育事业统计人数的44%。即使经过10个月的更新与维护,在园幼儿总数也为2015年教育事业统计人数的63%。从学前机构数据看,从2013年至2015年,我省学前教育机构分别为9261、9439、9531个。学前系统截至2016年10月31日机构数仅为8407个。

(2)学前系统数据内部比较

“学前系统”初次采集数据是在今年1月,截止到1月底,共采集6217个学前机构录入的幼儿信息401077条。2、3月份数据处于补充阶段,增长数量较大。4-10月系统月均更新幼儿数据12447条。但通过对比我们看出从7月份开始,我省学前系统内幼儿数量逐月减少,10月较9月更是减少了近3万人。月在园幼儿数及月在园人数增加情况如图1所示。

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数据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学前系统的数据与实际的数据还存在很大出入,尤其是在园幼儿的数量,没有真实地反映出我省实际情况,更不能够作为学前教育管理部门的决策依据。更重要的是,目前系统的在园数量日趋减少,这也说明系统的使用率在逐步降低,数据更加不能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不能作为有效数据进入大数据系统,为领导层决策分析提供依据。不能够提供服务的应用将不会被应用。

3.人员信息化素养低

部分学前机构和管理部门的人员信息化素养低和责任心不强,出现了在园幼儿不能及时注册和各种误操作产生大量问题学籍等情况。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水平参差不齐,有些操作员搞不清楚操作系统和浏览器的关系,有些甚至连Excel图标都不认识。

4.网络安全意识淡薄

根据县区有关负责人反映,曾有不法分子给幼儿家长发送诈骗短信,幼儿及家长姓名与电话完全正确。这主要是因为有部分教育管理机构和学前机构的网络安全意识不强,用户账号密码保管、使用不规范,存在幼儿数据信息泄露等安全隐患。

四、我省学前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存在的问题

学前教育可以说是教育管理信息化推进的一个薄弱环节,受重视程度不够、业务应用范围小、资金投入少、队伍素质差等问题十分突出,长期边缘化的状态使学前教育管理信息化很难推进。“学前系统”虽然仅是一个国家级的独立业务应用系统,但其运维、应用和管理涉及学前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方方面面,能够反映出我省学前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和问题所在。当前,我省学前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还存在重建设、轻应用和服务的思想观念;推进学前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依然缺少有力的队伍、经费和机制保障,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五、措施与建议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认识决定行动,有了对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基本认识,理解其重大意义和发展的紧迫性,才能把握“自身特点”,扎实地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加强对学前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宣传力度,定期对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前教育机构管理人员开展教育管理信息化相关讲座,组织贴合实际、生动详实的活动,让这些有决策权的人员参与进来,了解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会给我们的学前教育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未来要如何促进自身工作的提升。

2.明确责任,建章立制,确保实效

坚持“谁主管、谁主办、谁建设、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健全机制体制,真抓实做,确保实效。明确业务部门与技术部门在教育管理信息化推进工作中的职责与分工,确保建设和应用过程中不出现宁可不做也不出错、怕出问题不履行职责、出现问题推诿责任等事情发生;建立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建立技术支撑服务体系;建立信息通报机制和技术人员动态管理机制等,定期开展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专项督查,监督工作具体落实情况,完善问责制度。

3.明确宗旨,坚持应用驱动的推进策略

坚持应用为导向,服务是核心。树立“应用促建设、服务促应用”的观念,积极拓展学前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深度和广度。教育行政部门要在促进教育管理信息化与学前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过程中起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开展业务管理、决策支持、监管评价、服务社会等应用。学前教育机构在内部管理、公共服务、后勤保障等方面加强应用。保证数据权威准确,并为我省学前教育日常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4.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技术人员信息化素养

建立信息化领导机制,建设专家团队,定期开展专项培训。队伍建设是教育管理信息化推进的重要保障,学前机构数量多、人员复杂,只能由县区建立统一的信息化领导机制,统筹管理,并且鼓励有条件的学前机构设置专职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岗位。定期开展针对市、县区和学前机构系统负责人的信息技术、系统应用和信息安全等的专项培训。

5.加强安全保密意识,建立信息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加强对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前机构的信息安全意识,严格规范工作流程。明确主管部门、运行维护部门、使用单位和个人的安全责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前机构设立专职人员,负责相关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实行信息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六、小结

《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南》中提出:“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总体目标是:到 2020 年,建成覆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全国各类教育机构(学校)的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推动管理信息化与教育教学创新的深度融合,实现信息技术在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机构(学校)管理活动中的广泛应用,提高教育管理决策、监测评价、公共服务工作的信息化和科学化水平,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构建现代教育治理体系,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与坚实保障。”距离这个目标,我省的学前教育信息化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在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管理活动的应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等方面,但教育管理信息化是未来教育管理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教育管理改革和创新的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南[Z].2014(4).

[2]朱书慧,汪基德.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现狀[J].电化教育研究,2013(10).

(编辑:王天鹏)

猜你喜欢

管理信息化学前教育大数据
浅谈目前我囯船员结构状况的改善方案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