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生活化素材,提高教学有效性

2017-02-18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张翠娟

中学政史地 2017年5期
关键词:生活化价格课堂教学

●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 张翠娟

巧用生活化素材,提高教学有效性

●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 张翠娟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恰当运用教学素材,可以起到辅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作用,特别是那些比较枯燥、比较理论化的知识,进而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使其积极思考,促进学生提高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学习能力。下面笔者就结合课堂教学中生活化素材的运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从课堂教学环节的实际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利用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的不同环节对教学素材有不同的要求。在教学素材的使用上,我们有时需要的是导入新课,那么在教学素材的选择和使用上就要能抓住学生的关注点、兴奋点和好奇点,引发学生的思考;有时我们需要的是创设情境,那么我们的素材就要有带入感、感染力,使学生若身临其中、思在其境,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有时我们需要的是为理论提供佐证,那么选择的素材就要紧扣所学的知识点,具有说服力,便于学生联系和分析。

例如,学习八年级上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时,选取了世界不同国家不同节日习俗的资料,引发了学生的极大兴趣,点燃了学生的兴奋点;在学习八年级下册《无形的财产》一课时,为了创设好的学习情境,笔者从“如何让一张白纸增值”的教学活动导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在情境活动中体验到“知识和智慧能创造价值,是无形的财产”。

二、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以合理的形式呈现教学素材

教学素材的使用不是为了哗众取宠,不是做表面文章,而是切实服务于教学。教学素材在利用时呈现形式很多,口述、图片、视频、活动、小品等形式,各种方式各有利弊。如何使用要看教学内容的需要。

例如,在教学《价格变动的影响》内容时,可选用大闸蟹在初上市、中期以及落市前三个时段的价格对比来探讨价格与供求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看,学生往往只知道“价格上涨,供不应求”“供过于求,价格下跌”这些结论,至于怎样推导,很难说清。而只有清楚推导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否则,学生对像“物以稀为贵”“物多必贱”“丰产不丰收”这些经济生活用语就会感到费解,因此,讲授要有必然性的推导过程。供求是指生产供应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推导应从价格与供应以及价格与需求两条线进行。价格是市场灵敏的信号灯,价格上涨,生产者因有利可图而扩大生产,增加供应,同时消费者因购买力下降而减少消费需求,随着供应不断增长而需求不断减少,一段时期以后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供过于求,消费者不愁没得买,而生产者为愁销路而出现压价竞争,价格随之下降。反之亦然。

这种循循善诱、层层递进的讲授方式也收到很好的效果,这也说明传统的口述方式未必不能达到好的效果。简单或者复杂的形式完全因教学内容的需要而定,灵活处理。

三、围绕课堂教学目标,适度安排教学素材

教学素材的使用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所以教学素材的选取要处理好质和量的关系,在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教学素材既要有一定的量,但更应该重视教学素材的质,坚持适度原则和充分利用,不能把课堂变成素材的堆积和铺陈,要牢记教学素材是教学的辅助和补充,不能喧宾夺主,架空了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财产留给谁》,选取的素材是以《今日说法》中的典型案例——被继承人死亡后留下的30万死亡赔偿金由谁继承?围绕此视频为线索设计了一系列问题,涉及“什么是遗产”“遗产谁来继承”“遗产如何分配”,贴切精当,从而也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说明了素材不在于多,在于精,在于说服力。只要充分地挖掘了所用素材的价值,深度剖析,提高利用度,就可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四、紧扣教育教学的导向,灵活面对不同性质的教学素材

对于正面素材,要进行弘扬和褒奖,激励学生的精神情感,引导前进的力量;对于负面的素材,要尤为注意,提高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引导正确的价值取向,指导正确的行动指向。

总之,选取有效的教学素材不仅是一种新的理念,更应成为一种价值追求,成为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组织者、引领者与合作者,不仅要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更要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需要着眼于学生实际,选取有效的教学素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认真实践新的教学理念,从而达到教学相长、优质高效的教学目的。

猜你喜欢

生活化价格课堂教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价格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价格
价格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