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班级管理
2017-02-18易新陈顺芹
□易新 陈顺芹
新形势下的班级管理
□易新 陈顺芹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作为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这需要班主任不仅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要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科学的管理方法。
班级管理制度化,日常管理民主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如果没有严明的纪律就无法形成凝聚力。在班级管理方面,我认为“先专政后民主”,抓而不严,不如不抓。在新学期的前两周,建立科学、规范、民主的班级管理制度和班级行为规范尤为重要。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也是学习的主体。班级行为规范的确立,就是为了把班级管理的权力还给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作为班主任,要像朋友一样去欣赏学生,接纳学生意见,倾听他们的感受,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
班级事务不大,但很琐碎。班主任不可能时时刻刻都跟学生在一起、事事躬亲。因此组建一支有纪律、有战斗力的班干部队伍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为班主任,如果你已将某件事交给班委处理,就应该相信并全力支持他们。如早上跑操,我将带领同学喊口号的事情交给体育委员,自己也跟着同学们一起喊,这不仅让学生感觉到你的存在,也让体育委员感受到你的支持。几天下来,体育委员越来越自信,口号越喊越响亮。
探索教育理念,培养学生习惯
班主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会学习”“会求知”“会探索”“会思考”“会辨别”,在不知不觉中,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纠正学生心理和行为上的偏差,使学生各方面的行为习惯都得到有效培养,从而健康快乐成长。比如,要求学生课前充分准备,课上认真听讲、善于发言、敢于质疑,课后作业书写端正、认真审题、事后检查等。
另外,我还提出“5+2=?”的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在学校学习的5天时间里作息规律,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可是经过周末两天的休息后,学生就把上星期所学的知识忘得差不多了。如何来解决这一问题呢?
家访是一种有效的途径。班主任在家访时应多给家长灌输一些现代科学的教育观念,帮助家长学会科学地教育孩子,并要求家长要经常主动与班主任联系,让班主任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同时家长也能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
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增强学生幸福感
中学阶段既是学生的关键时期,也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道德观的重要时期。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把爱放在首位,以爱为核心进行班级管理,让班级充满友爱、活力和阳光,让学生充满幸福感。
班主任还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注意培养学生开朗的性格和稳定的情绪,培养他们的民主意识、竞争意识、文明意识,使他们学会自信、自立、自强、自律,还要适当创设挫折情境,使其掌握克服挫折及调节心理的技巧。从而使他们德、智、体、性、情全面发展。
班主任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班级心理健康档案,正确引导学生,深入与学生谈心,还要多学习心理辅导方面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
在新形势下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摆正师生关系,努力创建一个和谐、健康的班集体。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塔耳中学)
(责任编辑 何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