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玻璃暖房中应用土豆开展探究活动

2017-02-18

生物学教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土豆叶片测量

翟 楠

(上海市长宁区新泾中学 200335)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多数初中生对于常见的植物缺乏必要的了解,甚至八年级学生在学习了生命科学相关的知识后,再见到学过的植物还是很陌生,较难做到将静态理论和动态实际相联系。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教材上有很多相关的拓展性案例因周期较长,无法在课堂上展开;在课后又因场地限制,实施效果也不尽理想。依托绿色生态创新探究实践基地的现代化玻璃暖房,可让学生开展生命科学探究活动。

1 应用土豆进行探究设计

首先,让学生先了解玻璃暖房的基本设施和功能。此后,根据现有条件由吃薯条引发学生讨论,引导学生选择土豆作为探究材料,从了解和种植土豆开始,开展探究活动。活动的设计如下:

1.1 了解土豆确定方案 布置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土豆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及适宜的生长环境(疏松的土壤、营养丰富),讨论如何通过原生态的方式获得高产的途径:如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是否可加入蚯蚓松土的行为来帮助土豆生长,指导学生设计“探究蚯蚓是否可以提高土豆产量”的探究方案。

1.2 土豆的种植和测量 教师将学生分组,为每组提供两只土培箱。其中,一只为空白对照组,另一只中由学生提前一周加入约0.25 kg的蚯蚓。一周后,让每组挑选脱毒的土豆种薯并编号,在土培箱的对应位置也做相应的编号,用电子天平测量种薯初始质量并记录在表格中。植株种植深度约为15 cm,株距为18 cm,行距为30 cm。

根据设计的表格,按土豆编号和测量日期,由组长安排组员定期观察土豆的生长情况,测量株高、温度、湿度和土壤的pH值,并检查土豆生长情况、是否生虫、土壤是否有异味和是否板结,并将这些数据和个人感受都记录下来。

1.3 观察土豆叶片的细胞 让学生了解了土豆的叶片在进行光合作用以后可产生养分,使学生对叶片的结构产生好奇和兴趣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表皮和横切面的结构。

1.4 学习施肥和修剪技术 让学生比较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的区别后,学习沤有机肥,使用自制肥料给土豆施肥。并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为了使土豆更好地生长,对土豆进行修枝、疏芽等的方法。

1.5 制作土豆茎叶的标本 教师向学生介绍制作植物标本的方法,指导学生将修剪下来的土豆茎、叶和枝条做成植物标本,并进行展示和收藏。

1.6 收获土豆及数据分析 约4个月后,就可开始收获土豆。学生将土豆小心地挖出、洗净,对两个土培箱内每个编号的植株产出的土豆进行质量测量。与初始数据对比,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小组讨论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1.7 制作和分享土豆美食 让学生品尝土豆食品,可将土豆带回家,在家长的指导下制作土豆美食:如可将土豆制成土豆泥或土豆饼,用油炸的方法将土豆制成炸薯条等。还可带回学校与学生和教师一起分享。

1.8 画土豆的生长日志 在上述探究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图文并茂地绘制土豆的生长日志,在学校的画廊里进行展示。

2 探究活动的实施和体会

本活动从设计到实施,大部分都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是探究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提供指导和帮助,以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学生在设计生长数据和实验探究表格时,可将控制变量法从教材上的文字转化为实际运用,并根据现有知识提出了测量土豆的质量、生长环境温度和湿度的方法,补充一些测量项目,如土壤的pH值等。学生在一起相互学习,提高了合作学习的能力。又如,学生在观察土豆叶片结构和徒手切片时,对比较困难的操作也得到了较好的训练,并对操作步骤理解得较为透彻。在整个活动中,学生体验了先劳动、再收获的整个过程,对于今后养成珍惜食物的良好品德也有切身的体会。

在玻璃暖房内还可开展其他多种多样的活动,能为学生提供多种方式的学习体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获得从动脑到动手的锻炼机会,从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发掘自身无限的潜能。

猜你喜欢

土豆叶片测量
两种喷涂方法在TRT叶片上的对比应用及研究
把握四个“三” 测量变简单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和计算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土豆喝水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与计算
土豆的问题
发芽土豆带着毒
测量
土豆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