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精神分析法解读《赎罪》中布里奥妮的心理变化过程
2017-02-17戴志红
戴志红
摘 要:《赎罪》是20世纪英国文坛颇具影响力的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代表作品。文章主要运用了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中的意识论和人格论来分析这篇小说中女主人公布里奥妮的心理变化过程。
关键词:伊恩·麦克尤恩 《赎罪》 精神分析法
引言
麦克尤恩是英国当代文坛最负盛名的小说家之一,作品多次位列欧美畅销书排行榜,并且被翻译成多种文字畅销世界各国。《赎罪》是麦克尤恩最为成功的一部力作,独特的写作手法和多重主题使该小说于2001年一经出版就吸引了大量评论家和读者的注意力,获得了包括布克奖在内的多项提名。
小说探讨了人性、战争、成长和赎罪等多种主题,是一部复杂而精巧的作品。2006年这部作品被搬上银幕,使小说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文学评论家从很多角度对《赎罪》做了深刻的解读,如叙事技巧、元小说、主题、互文性等。
小说主体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乡村田园生活、英国前线的敦刻尔克和英国后方的军事化管理的医院。第一部分呈现给我们的是相对寂静和平的画面。塔利斯府邸地处偏远,远离喧嚣,享受着安逸闲适的生活,但不幸的是罗比被冤入狱,加上了强奸犯的罪名。第二部分主要涉及战争和死亡。敦刻尔克撤退中的罗比饱受战争的摧残,经历了生死考验。第三部分主要描写医院里的布里奥妮,每日与伤残病者打交道,目睹了血淋淋的死亡。被现实与战争分开的恋人塞西莉亚和罗比重逢,而布里奥妮试图得到他们的原谅。
本文试图从精神分析角度来探讨布里奥妮的心理变化过程,包括从冤枉罗比到最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一过程,中间充满了意识和人格等不同的心理变化,为女主人公自我的赎罪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一、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研究者弗洛伊德在1900年出版的《释梦》一书中正式将意识划分为意识和潜意识。”(弗洛伊德20)意识是露出水面的部分,是可以觉察到并能够认知的心理部分。而潜意识存在于意识的表层下面,是人们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弗洛伊德又将潜意识分为前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部分。”(弗洛伊德26)前意识指当需要时就能变为意识的那种心理材料,而无意识包括所有曾被压抑或从未被允许变为意识的心理材料。
“这种无意识的心理,其核心要素是盲目的冲动、生物的本能、被压抑的欲望,它多通过人们不够注意的玩笑、失言、梦等方式表现出来。”(弗洛伊德30)在人们的心理结构中,无意识占据了最大的一部分,它好比一座冰山藏在水中的一部分。弗洛伊德曾被称为第一个对无意识进行探索的人,他的精神分析常常被描绘成无意识心理学。
之后,弗洛伊德在无意识的基础上,建构了一种关于精神分析的人格系统理论。他认为人的心理意识变化是与自我人格相联系的。“人格的整体由本我、自我、超我三个主要部分所构成。”(弗洛伊德90)本我是一个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心理结构,没有任何道德观念,甚至缺乏逻辑推理。自我是介于本我与外部世界的居中者,常常控制或指导本我去超越、促进人格的协调发展。自我是有逻辑,有理性的,并具有组织、批判和综合能力。超我是人格在道义方面的表现,是理想的源泉,是需要通过无限的努力才能争取达到的阶层,是完美的象征。它是从自我中发展而来的,是从自我内部分化出来的高于自我的理想化形式。
二、《赎罪》中布里奥妮的心理分析
《赎罪》讲述了主人公布里奥妮用尽一生赎罪的心路历程。塔利斯家13岁的女儿布里奥妮酷爱写作,整日沉迷于自己的幻想世界中。她对成人世界认识的局限导致她犯下了无法弥补的错误,并因此而导致罗比——塔利斯家管家的儿子、姐姐塞西莉亚的爱人,蒙冤入狱,随后战死战场。布里奥妮用她无意识的心理行为和缺乏逻辑推理的本我断送了罗比的一生,使原本美好的一对恋人无法重聚。终究,布里奥妮最后还是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在前意识和自我中靠写作来赎罪。
(一)布里奥妮的无意识和本我的体现
13岁的布里奥妮热爱写作,始终沉浸在幻想的世界中,即使对于亲眼看到的事物,再经过头脑的无意识转化始终都会存在真相的偏差。三个场景让布里奥妮的无意识渐渐放大,最终断送了罗比的一生。在花园水池旁的一个视角首先让布里奥妮误解了罗比的人品,其次,通过罗比让布里奥妮亲手转交给西莉亚的书信以及发生在书房的那一幕最终使得布里奥妮的无意识成为一把利剑直穿罗比心房。原本一对美好恋人之间的小幸福在布里奥妮的无意识中却成为一种不道德和耻辱。13岁的少女原本缺乏一种理性的判断,这是无意识和本我的象征。
当布里奥妮的表姐罗拉被强奸时,布里奥妮盲目冲动地认为强奸犯是罗比。“布里奥妮希望罗拉能说出他的名字,封缄他的罪行,定格他的罪孽”。(麦克尤恩184)此时,布里奥妮的无意识和本我已经达到了高潮,罗比纵有百口也难以辨白。张欣然认为:“罗比无法辩白的那一刻,心灵已经受到创伤。”(257)他被布里奥妮无端指控为强奸犯,而这一切只是处于布里奥妮的无知和幼稚。在漆黑的夜晚中要正常地判断发生的那一幕是相当困难的,而罗比作为下层阶级的人,他的反抗在上层阶级人的面前似乎显得虚弱无力。布里奥妮仅仅利用自己无意识的行为、缺乏理性的判断断送了一个人美好的一生。
无意识行为似乎显得尤为可怕,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导论中,精神病人的无意识行为常常让人不知所措,更让人发狂。弗洛伊德曾说:“精神病患者的行为大多都是无意识的,不能与正常人的思维模式做比较。”(弗洛伊德128)对于患有精神病的患者而言,他们大多蹂躏自己或他人,这些都是无意识和发疯的表现,让人不禁咂舌。尤其对于经历过生离病死的人而言,尤为具有这样的感觉。由于悲痛和思念,这些在别人看来反常的行为,实质上都是经历者无意识中的体现。布里奥妮在冤枉罗比的过程中实质上也反映了她麻木、神经质的一面,这和一个精神病患者又有什么区别呢?
弗洛伊德认为,布里奥妮的行为還是由于缺乏道德观念和逻辑推理的本我造成的。正因为13岁的孩子没有一个理性的思考,没有一个规范的道德标准和逻辑推理,还是一个无知天真的孩子。这样的本我无疑给罗比带来了毁灭性的伤害。只是恰巧在布里奥妮这里,前面发生的几个场景在布里奥妮心中渐渐被扭曲变形,一种厌恶和恐惧才油然而生。实质上,罗拉心里清楚的明白强奸犯是谁。不,这也谈不上是一个强奸犯的罪行,也可能是男女双方情投意合的表现,只是恰巧这样的表现被布里奥妮的本我所压制住,从而被冠以强奸犯的罪名。当布里奥妮直截了当地问罗拉:“是他,对不对?”(麦克尤恩184)这个“他”反映了布里奥妮无知的本我,缺乏理性判断的本我。
因为布里奥妮的无意识和缺乏理性判断的本我,罗比终究难逃此劫,在狱中度过艰难的五年。
(二)布里奥妮的前意识和自我的体现
罗比蒙冤入狱,这不仅使他的个人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更使渐渐长大后的布里奥妮意识到自己当年犯下的无知之错。
一对美好恋人由此分隔两地,无法重聚。被迫负上悲惨命运的枷锁,无法重获新生。战争在人的面前显然尤为冷酷,当灾难来临时,个体的人是无法躲避的。原本一个美好的人生,因为一个无知之错而画上了问号。在现代世人看来显得尤为荒谬,但恰恰这种荒谬的例子在那时的英国社会中却很常见,阶级的悬殊迫使人在荒谬面前不得不低头。周穗明也谈到阶级力量之间的悬殊,“阶级差异最终也会导致个人命运的不公。”(23)也难怪有许多人想跻身于贵族阶层,迫使自己脱离下层阶级的苦海。
然而,战争的残酷最终还是断送了一对恋人宝贵的生命。这是一对高文化知识分子,接受的都是当今英国社会的高等教育,最终却被埋葬在一个小小的无知之错中。当布里奥妮慢慢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她的无意识开始向前意识转变。她慢慢回忆之前所犯下的错误,渐渐让这种前意识向具体的救赎之行靠拢,而这种救赎之行也正是她自我的表现。邱运华强调了:“自我是规范本我的体现。”(90)布里奥妮放弃剑桥之学,委身来到医院做起了普通护士工作。这是她自我中想要践行的救赎之行。圣经中曾说:“通过救赎,人所犯下的错误慢慢会被上帝原谅。”(戴维·罗尔66)一个人如果有心,那么上帝会渐渐感觉到这个人内心的诚意。布里奥妮也是在向上帝证明她自我救赎的诚意。
如果自我救赎是一种认识自我的表现,那么布里奥妮的自我意识在医院这个带着压抑气氛的空间里被展示得淋漓尽致。她企图通过写作和照顾病人的方式来减轻自己的罪行,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罗比和姐姐重新接受自己。“只有在日记和写作中,她才可以得到一丝慰藉”。(麦克尤恩319)多么幼稚的想法!曾经的她为何就不能少一点冲动多一点理性,否则也不至于带给罗比和姐姐根深蒂固的、长久的伤害。即使岁月消逝,这种伤痛也无法抹去。这是一种双重伤害,不仅毁了别人的人生,也让她自己终生生活在悔恨和遗憾中。
为了能给自己的心灵带来一丝慰藉,小说中的文本作者兼主人公布里奥妮依旧改写了结局,让罗比和塞西莉亚重聚。这是她自我中前意识进一步的突显,也是元小说中一个鲜明的特征。“元小说采用了故事中主要人物的声音来传递人物的感情变化以更好地让故事发展下去”。(殷企平84)布里奥妮不仅是女主人公同时也是文本作者,她用书写的形式直接告诉读者她内心的情感变化。同样,蔡晓燕认为“布里奥妮用书写的形式来赎罪也代表了她开始认识自我,认识人生。”(65)这代表了她进一步理性的思考,不再和以前一样始终沉沦在幻想中。
结语
在《赎罪》这部小说中,因布里奥妮的无知,原本一对美好的恋人最终承受了难言的痛苦,这是布里奥妮的本我和无意识导致的。当布里奥妮试图通过书写的方式来获得上帝和受害者的原谅时,她的自我和前意识开始生效。一个人从犯错到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是意识和人格依次转化的表现。布里奥妮的心理变化反映了她重新认识自我的过程。在当代文学作品中,下层阶级的人似乎习惯性被冠以受害者来企图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和同情度。同时用另一个人物的心理描写来反映受害者的悲惨经历,以此使施动者进行自我认识,使故事更生动,更具吸引力。
参考文献:
[1]蔡晓燕.解读麦克·尤恩赎罪的成长主题[J].作家杂志,2009,(1):65-66.
[2]李阳,沈师光译,戴维·罗尔.圣经[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
[3]赵辰译,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4]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导论[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
[5]马莹.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过程中的认知特征[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0):954-957.
[6]邱运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殷企平.元小说的背景和特征[J].杭州大学学报,1995,(03):82-88.
[8]郭國良译,伊恩·麦克尤恩.赎罪[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9]周穗明.20世纪西方主流学术界的阶级与社会结构理论述评[J].社会主义的历史与理论,2007,(02):4-25.
[10]张欣然.伊恩·麦克尤恩小说赎罪之创伤理论解读[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02):25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