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综合疗法对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疼痛症状的临床观察

2017-02-17马银生刘奇智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临床观察

马银生+刘奇智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采取全雄激素阻断治疗的26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作为西医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取中医综合治疗的32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作为中医综合组,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近期疗效和以及疼痛程度。结果中医综合组患者临床治疗客观缓解率与西医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综合组和西医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对前列腺癌骨转移治疗方面其临床效果较好,且能显著减少其疼痛和提高预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综合疗法;前列腺癌骨转移;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7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1-0039-02

前列腺癌是国内近年来患病率较高的一种男性恶性肿瘤疾病,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较易出现骨转移而发生强烈骨痛,甚至导致病理性骨折,对患者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目前临床上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方法较多,如放射治疗、化疗、核素和激素治疗等,但上述方法各有利弊,多数患者会出现肝肾损害和骨髓抑制,临床治疗效果得到限制,所以对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寻找一种可靠、疗效佳且毒副反应少的疗法十分重要。本院对2015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的32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取中医综合治疗,发现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且疼痛得到明显改善。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采取全雄激素阻断治疗的26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作为西医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取中医综合治疗的32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作为中医综合组。中医综合治疗组患者年龄范围分布在(50~81)岁,平均年龄为(66.1±2.1)岁,病程时长为(1~27)个月,平均病程时长为(5.0±2.6)个月;西医治疗组患者年龄范围分布在(52~80)岁,平均年龄为(65.8±2.4)岁,病程时长为(1~25)个月,平均病程时长为(5.3±2.9)个月。2组患者上述指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所有患者临床诊断标准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指南(2011版)》[2]中的相关标准进行诊断,具体内容如下:①患者存在如血尿、排尿困难和骨转移等明显临床症状;②经直肠指诊、CT、B超或MRI检测显示存在肿块;③对前列腺进行穿刺活检确诊;④经肿瘤标记物检查确诊。

1.3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相关临床诊断,其分期≥M1b期,均采取内分泌抑雄治疗,患者年龄≥50岁,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者病情危重,生存时间预计<3个月,对本次研究使用的药物过敏或为过敏体质,存在心肝脾肺肾等脏器功能障碍等。

1.4方法2组患者均采取全雄激素阻断治疗,具体方法如下:①药物/手术去势:手术去势予以双侧睾丸高位结扎术,药物去势采取3.75 mg亮丙瑞林皮下注射,每个月给药1次;②抗雄激素治疗:口服250 mg氟他胺,每天3次,或者予以50 mg康士德口服,每天1次。西医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予以化学止痛药物治疗:10~30 mg美施康定口服,每天1次,200 mg西乐葆口服,每天1次,10 mg曲马多口服,每天1次。中医综合治疗组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取针灸联合加味耆凌骨方加减等中医综合治疗,具体如下:①针灸治疗:针灸缺血采取痛点局部取穴联合循经取穴,头部骨痛则配合合谷穴和百会穴,胸部骨痛者配合膻中穴和肺俞穴,腹部疼痛者配合期门穴和足三里,肩部骨痛患者配合肩井穴,脊柱腰部疼痛配合委中穴和肾俞穴;骨盆骨痛者配合髀关穴和环跳穴,对于下肢骨痛者配合三阴交和阳陵泉穴,每次留针约15 min,每天1次,针刺同时对关元穴和足三里穴予以姜炙,每天1壮。②加味耆凌骨转方加减治疗:15 g炙黄芪,15 g生黄芪,30 g冬凌草,15 g益母草,15 g蜀羊泉,15 g姜黄,15 g熟地黄,15 g党参,15 g补骨脂,15 g骨碎补,9 g炙甘草等;对于阴虚患者加用15 g制黄精,15 g枸杞子,阳虚者加用9 g干姜,3 g熟附子,气虚者将党参剂量调至30 g,15 g炒白术;湿阻者加用12 g浙贝母;血虚者加用15 g阿胶(烊化),15 g当归,汤剂采用水煎煮,取汁100 mL,每天1剂,分早晚各2次服用。

1.5观察指标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标准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制定,包括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NC)和恶化(PD):①完全缓解:指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含量在4 ng/mL以下,且该情况维持时间>1个月;②部分缓解:指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含量低于治疗之前水平的50%,且该情况维持时间>1个月;③无变化:指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含量大于治疗前含量的50%,较治疗前水平低,该情况维持时间<1个月;恶化指: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不明显或加重。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进行评估,患者在刻度线上选取的数字越大说明疼痛越严重。

1.6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2组患者临床治疗客观缓解率和治疗前后VAS评分等数据进行处理。

2结果

2.12组患者临床治疗客观缓解率比较中医综合组患者临床治疗客观缓解率为28.12%(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6例,无变化13例,恶化10例),西医组患者临床治疗客观缓解率为23.09%(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5例,无变化11例,恶化9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1654,P=0.6842)。

2.2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比较治疗前,中医综合组和西医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學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综合组和西医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中医学认为前列腺癌属于“痛证”、“癃闭”、“血证”、“淋症”等范畴。临床研究报道,前列腺癌的脏腑病变在于膀胱和肾,其致病机制主要为疫毒凝结,瘀血内停、湿热内聚,或与患者年老肾衰,或嗜食辛辣等有关[3]。多数中医临床医学认为临床中医治疗前列腺癌的原则主要为去湿化瘀、益气扶正和消散结。

周智恒等[4]对前列腺癌临床治疗实践中发现,在中药中含有类雌激素成分对前列腺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同时认为骨转移多数与肝、肾和脾等脏器功能关系密切,与体内瘀血内停和痰浊内阻等因素有关,中医治疗可以肾生髓和主骨等作为治疗之本,去除痰瘀为治疗之标,合用散结、化痰、补肾和益气等[5]。本院对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采取加味耆凌骨转移方进行治疗,方剂主要由冬凌草、骨碎补、补骨脂、姜黄、黄芪、炙甘草、蜀羊泉、寻骨风和老鹳草等组成。方剂中黄芪具有利尿脱毒和扶正益气功效,冬凌草可发挥活血止痛和清热解毒的功效,熟地黄和党参可补血扶正益气,骨碎补和补骨脂则可壮骨温肾,姜黄和益母草则可止痛解毒以及活血散瘀,甘草则可调和诸药。药理学研究发现,益母草和补骨脂是富含植物類雌激素的黄酮类药物,在治疗前列腺癌以及转移病灶方面临床治疗效果明显[6]。

另外,本文还对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采取针灸治疗,针灸取穴方法根据痛点局部取穴并联合循经取穴,主要以关元穴和足三里为针灸基础。关元穴属于任脉,主要治疗泌尿系和生殖系统疾病,可发挥调和气血以及补肾固本等效果。足三里穴具有温中散寒、培土化元和健运脾阳等功效,而且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合穴,通过针灸足三里穴可提供机体免疫力,发挥防病保健功效。关元穴从肾,而肾为先天之本,与后天互为依赖;足三里穴从胃,脾和胃则互为表里,同时脾属于后天之本;针灸关元穴和足三里穴并配合其他穴位可有效减少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疼痛。

前列腺癌骨转移是前列腺癌发展到晚期的结果,此时患者病情较危重,各种临床治疗方法所取得的客观效果有限,而且毒副作用较大,所以有效改善该阶段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其疼痛感和提高预后十分重要。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中医综合组患者临床治疗客观缓解率与西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综合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明显优于西医组患者。综上所述,中医综合法对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能显著减少其疼痛和提高预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楼慧玲,陈巧聪.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骨标志物检测对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诊断的意义[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2,31(5):421-424.

[2]那彦群.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1版)[J].2009:254-255.

[3]冯懿赓,陈磊.前列腺癌中医药辨治临床研究近况[J].中国男科学杂志.2013(9):64-66,69.

[4]倪高华,郁超.前列腺癌的中医药治疗概况[J].中国男科学杂志.2014(10):70-72.

[5]王树声,古炽明.中医药治疗前列腺癌的探索与优势[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0,16(3):263-265.

[6]连鹏鹄,李汉忠.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断研究进展[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3,34(10):793-796.

(收稿日期:2016-09-19)

猜你喜欢

临床观察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难治性强迫症给予喹硫平及氯咪帕明的临床干预观察
孕足月低位水囊引产联合静滴缩宫素的临床观察及总结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