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
2017-02-17朱圣福
朱圣福
去万福村采访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个愿望,我很想亲自去感受一下那里“卫国拥军”的浓厚氛围,并探寻其中的奥秘。
早听说八桥镇万福村是“心系国防模范村”,自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实施以来,该村已62年不间断向部队输送新鲜血液250余人,平均每9户人家就走出了2個兵,所以去万福村采访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个愿望,我很想亲自去感受一下那里“卫国拥军”的浓厚氛围,并探寻其中的奥秘。
在村委会办公室,我专门采访了现年78岁的黄克华老先生。黄老中等身高,体形稍胖,鹤发童颜,精气神十足,说话、走路都是杠杠的。
据黄老介绍,他是万福村第六任党支部书记,任职时间为1986年7月到1988年12月。1986年,就在他接掌万福村的同时,他的独生子黄振鹏高中毕业了,没多久,秋季征兵开始,他二话没说就替儿子报了名。体检结果出来了,其他适龄青年都因种种原因被刷了下来,而唯独他儿子一人过了关。他回家把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妻子,妻子一百个不同意。那时正值对越自卫反击战,扬中已光荣牺牲了七个战士。黄振鹏是黄家的独苗,是她的心头肉,她怕他出去当兵受苦,更怕他参加战斗有个意外,所以任丈夫大道理小道理说了一大堆,她就是三个字——“不同意”。
这下可急坏了黄书记,从1955年至今,万福村已31年没有断过兵员,难不成今年就要断在我手里?新长征路上我作为一个火炬接力手,只有把火炬举得更高,才能对得起前面的五任书记,也才能对得起推选我接力的领导和村民!“不行,这个脸我无论如何丢不起!”于是,黄书记狠下决心,一定要做好妻子的思想工作。
他喊来了丈母娘,喊来了在二工局供销部做经理的连襟,让他们一起来做“说客”。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的联合作战下,他妻子的思想堡垒终于拿下了,儿子高高兴兴地走进了军营。
“对拥军这项工作高度重视的干部又何止我一个呢。”接着,黄老又为我介绍了几个干部率先垂范的故事。
万福村第一任支部书记施贤友,是一个曾参加孟良崮战役、解放上海战役的退伍军人,按常理,一个从血与火中闯过来的人,是最懂得战争残酷和军人辛苦的,在任职期间(1959年12月-1969年4月),他先后将两个儿子送进了军营,不仅如此,2000年10月,他还将侄孙送上了守卫边疆的征途。
曾担任过三任村支书的祝海,是一个70年代入伍的老兵。1976年仲夏,他带着母亲的遗愿,踏上了从军的征程。1980年,就在他所在部队开赴边境自卫作战时,他爷爷带着对孙子的万般思念离开了人世。退伍回乡担任村支书后,祝海深谙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兵役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他发出了“无论环境条件怎么变,万福村年年出兵的光荣传统不能丢”的豪言壮语。同时,村党支部采取“向镇党委、政府立军令状,村支部委员用党性、职务和工资担保”的办法,年年高质量地完成征兵任务。为了带好头,2001年,祝书记把有着一技之长的儿子送进了军营。
现任村党委书记范永华,在拥军上也是积极做好表率,今年3月份,他的侄子范鑫就被他光荣地送进了军营。而在范鑫收到入伍通知书之前,他已经收到盐城工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即将去就读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在范书记的说服下,范鑫毅然做出决定:先去参军。这一决定也得到了校方的大力支持,学校为他办理了暂缓入学手续。
听了黄老的一番介绍,我终于明白,原来是榜样的力量在起着巨大作用,正因为党员干部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所以万福村才营造出了这样一个深厚氛围:人人因参军而自豪,家家以做军属而觉得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