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衔接问题研究
2017-02-17宋瑞霞李文娟
宋瑞霞 李文娟
摘要:教育衔接始终是教育发展期间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教育发展期间,一个教育阶段的完成,必然由下一阶段教育继续。有效的教育衔接有利于教育发展,有助于教育事业完善。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衔接是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如若保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能够有效衔接,可促进后期教育顺利发展。但是事实上,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衔接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本文就对此展开简单分析。
关键词:义务教育:中小学教育:教育衔接
事实上,研究分析当前教育状况,不难发现义务教育的中小学教育存在着严重的脱节问题。中学教育与小学教育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中小学教育均属于义务教育构成的重要主体。从系统的义务教育来看,中小学基础性教育本就为系统性的,浑然一体的,但是现实的中小学教育各自为阵。这样的发展状况,不仅不利于基础教育的发展,还难以从根本上实现义务教育体制。因此,有必要研究分析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衔接问题,促进义务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发展目标问题
要想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育能够有效衔接,首先必须明白的一点就是,中小学教育衔接并不在于形式,更重要体现在教育本质上;中小学义务教育衔接并不是摆架子,更为重要的是要体现货真价实的教育成果;中小学义务教育衔接并不是嘴上说说,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教育衔接要体现在教育实践中。在义务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做好中小学教育衔接工作,是要缩小中小学教育的差距,理顺中小学教育的内部关系,从而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推进义务教育的素质教育。研究分析义务教育衔接问题,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不适应中小学教育衔接的教学体制、政策、规定与做法。找到最佳方法来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能够达到无缝对接的目的。
二、课题选择问题
事实上,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衔接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如前文所言,学校或者是教师在研究中小教育衔接问题的时候,并不是全面开展。而是从学校与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可将学校或教育者最容易突破或最需要解决的个别问题作为研究人手的途径,也就是选好课题研究问题。在此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就是,课题选择应当体现出这么几方面,即现实性、可行性、操作性以及一致性。所谓的现实性就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在当前现有教育条件的基础上,根据现在的教学情况和学习情况出发。可行性就是要保证研究课题分析的时候能够取得良好的结果,实现预期研究目的。在确定课题后,便于操作与实施就是所谓的操作性。而一致性就是中小学教育衔接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要保证中学与小学在同一阶段所研究的课题能够一致。唯有中小学双方研究的课题一致,才能够实现义务教育的中小学教育衔接。就当前义务教育的实际情况来说,从中学与小学的角度来看,中小学教育衔接时刻从两个教育共同关注的学科问题开始展开研究。共同学科教师到对方的课堂上听课,了解教材、学法与教法,就会发现其中潜藏的问题,继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还应当要考虑学生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教育的连续性。在此基础上,才可保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衔接。另外,从社会环境来看,可根据不同学校的客观条件、工作需要與研究能力等各方面擅入研究中小学教育衔接问题。
三、参照问题
在发展义务教育的过程中,研究分析中小学教育衔接的问题,应当注意双重挖掘。重视教育衔接期间发生变化,也就是参照物的变化。在此过程中,需要认真调查研究,收集中小学教育衔接前后的情况,并进行对比。唯有如此,才能够保证中小学教育衔接的完好性。在研究分析中小学教育衔接的时候,如果没有相应的参照物,研究成果的说服力就非常薄弱。关于参照物的选定,不应局限于数据上,同时也可以是书面文字材料或图像资料。但是在研究的时候应当有意识寻找、收集和保存。在研究分析中小学义务教育衔接问题的时候,利用参照物,可更好的展开该项工作。
四、取长补短问题
事实上,研究分析中小教育衔接的问题,也是一个教育实践的过程,其实也是中小学教育取长补短的一个过程。在开展中小学教育衔接问题的时候,不仅要考虑中小学教育之间的差异。经过研究,可认识到两个教育阶段存在的差异性,继而才可更好的贯彻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不会将中小学教育混为一谈。与此同时,还需要深入研究中小教育必须走向衔接的连接点,共同性。促使中小学教育双方相互改变不科学的教育观念,教育规定与教育方法。因而,中小学教育领导人员应了解教育法规,深入研究,实践教学活动。
五、结语
中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构成部分。要想保证义务教育顺利实施,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就应当研究分析义务教育中小学教育衔接的各方面问题。唯有如此,才能够保证中小学教育衔接的完好性,才能够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土地是以它的肥沃和收获而被估价的;才能也是土地,不过它生产的不是粮食,而是真理。如果只能滋生瞑想和幻想的话,即使再大的才能也只是砂地或盐池,那上面连小草也长不出来的。
——别林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