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城镇规划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2017-02-17李进华
李进华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经济发展迅速,职能地位日益突出,随之,带来了诸如人口密度增加、环境污染加剧、土地利用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创建优美的城镇的环境已成为当前城镇规划的当务之急,科学规划在城镇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分析我国城镇在环境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 科学规划 城镇建设 问题对策
一、城镇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避免重复建设。
在城镇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应充分考虑供水、供电、供气及排水等,避免重复建设,尤其是道路建设。
(二)结构性建设要布局合理。
结合城镇的实际情况,将办公区、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及高教区等合理布局,中间要有生态绿化带隔开。
(三)增加城镇的辐射能力。
人口应向边缘分散,避免建成区人口过于集中,密度大;在城市的市中心区外围辟建交通环路,避免外来车辆穿越市中心地区;对交通车辆采取快、慢分流,客、货分沫,过境与市区分流,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流,并开辟步行街、自行车道、快速公共交通专用道等,避免造成城镇交通局部负担过重。
(四)预防结构性污染。
发展高新技术工业,尽量少发展高能耗、高排污的企业,如造纸、化工、医药高用水大户、小户等重污染行业。
(五)城镇总体艺术布局反映出城镇的体量、历史传统和地方特色。
1.城镇的布局必须体现出“小”的体量,避免生搬硬套大城市的大马路、大广场、大楼房,与城镇的体量不太相称。2.在规划布局中将城镇的古城墙、古建筑、古河道、古桥梁、古树、古井、古碑等保留下来,组织到城镇的总图中。3.要充分利用城镇范围内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山区、丘陵城镇要依山就势布置道路,体现出山城的特点。要保留少数民族集居的地段及富于乡土味、建筑质量好且完整的旧街道、旧民居。4.城镇街道规划布置应力求平面上有疏有密,疏密结合;有进有退,形成層次;立体面上有高有低,高低错落;有长有短,长短对比;总体效果上有主有次,主次分明。
二、解决城镇规划问题的对策
(一)开展环境保护宣传工作,进行科学规划与布局。
我国应当建立健全循环经济服务的信息平台,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循环经济系统的各个参与方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技术信息、可循环物质与能量供求信息,环境发展、环境保护经验等,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我国中城镇的环境建设和规划中,要结介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提高环境规划的区域性、高效性、和谐性与整体性,在保证生态环境良好的状况下发展建设城镇经济或者其他方面,不能出现经济发展很迅速,但是环境被破坏严重,这样做对可持续发展来说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另外,在我国城镇的发展规划与发展布局中,首先应遵循循环经济的原则,对城镇建设实现介理化科学有效地利用生态环境资源,保证城镇及周边的生态问题,使生态环境得到良性发展。
(二)突出文化内涵,塑造地特色。
“历史文化是城镇所特有的,它是城镇特色中最内在、最具有恒久力的东西”。因此,城镇新区规划设计应结合“本土文化”,塑造“地方特色”。城镇文化的涵盖面很广,除了历史文化之外,还包括民族文化、经济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地域文化、精神文化等诸多方面。新一轮的城镇新区规划仅仅当成规划去做,要更深一层“做文化”,力求做出特色、做出品牌。规划人员在对城镇新区进行规划设计之前,要全面地考察、掌握城镇历史、地域、建筑、民族、产业等方面的特色,挖掘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三)加强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城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保证一个城镇承载防止污染的能力,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对城镇生态环境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在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发展情况中,普遍存在着生态环境基础设施落后而导致防污染能力下降,导致很多城镇因为污染处理的不够及时与到位。所以,我国应当加强对城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比如在城镇治理污水、生活垃圾等方面的设施建设,应对生态环境的投入进行有力度的加大,为改善与保护城镇的生态环境奠定物质基础。至于资金方面,城镇可以通过多方面手段吸收资金,可以采用国家、机体、个人等多元化的拓宽资金方式,在确保环境资金的基础上,在城镇内建立污水处理厂与垃圾处理厂,在设备设施方面进行提高与改善,以保证城镇建设中环境规划得到良好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实现环境治理模式的转变。
循环经济模式是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死循环回馈式循环过程,最终实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循环经济不仅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产生量,还有利于转变污染治理的模式,减轻末端治理的负担。城镇的循环经济就是立足于循环型企业、生态工业园区。此外,城镇的基础设施的规划,应该在益于环境的资源循环和零排放概念的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其中包括水循环利用保护体系、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有毒废物和危险废物的处置设施。
(五)做好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规划。
城镇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从实际出发确定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执行建设用地标准,把节约用地和保护环境放在首要位置。一要做好土地利用规划,划定不准发展区、控制发展区及近期发展区,实现城镇土地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同时积极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集聚和乡镇业集中连片发展,充分挖掘现有建设用地潜力,加大农村居住点的土地整理力度,大力提倡公寓式住宅、综合开发和集中成片建设,建立与城镇化相适应的高效集约的用地布局结构。二要做好环境保护规划,在城镇周围应划定生态敏感区,对于敏感区内的一切经济活动要严格加以限制。如在城镇用地规划布局上协调好工业区与生活区的关系,将污染型工业安排在生态适宜性大的地区,形成规模适当的工业区,并与生活区保持适当间距;在沿海和河网地区,加强对滩涂资源和湿地的保护;对被填埋或污染的水体,有计划地进行疏浚、治理和保护;在城镇内部,尽量多种植适合当地生长的乡土植物和绿地,扩大绿化覆盖率,使城市内部的绿化与乡镇外围的田园绿地、森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生态绿地系统,给城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足够的环境容量。
总之,在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同时,也要创造出良好的人居环境。科学规划,坚持生态环境基本国策和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使城镇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