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小学生爱上课外阅读的几点做法

2017-02-17吴桂芝

考试周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兴趣培养课外阅读小学生

吴桂芝

摘 要: 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小学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对学生的终身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让小学生热爱课外阅读,教师要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为小学生推荐适合阅读的课外书籍;努力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注重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好习惯,积极开展促进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各类活动。

关键词: 小学生 课外阅读 兴趣培养

课外阅读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它不但可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而且对处在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的小学生,有效地指导其进行课外阅读,对其终身学习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反观现在,由于媒体的冲击,在小学生中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课外阅读,更喜欢玩耍、上网、游戏,而喜欢看书的学生,也存在阅读的盲目性问题,收效甚微。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不懂有效的阅读方法,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老师有责任重视这些现象,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明确课外阅读的要求,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开展各项阅读活动,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规定了小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将课外阅读与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有机地结合起来。那么,如何让小学生热爱课外阅读,懂得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找到并正确运用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方法,小学生才会将“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小学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心,教师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他们才会主动了解和研究,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持久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动机为主,把阅读与乐趣联系起来,如运用故事中的精彩情节、感人情节、创设悬念,让他们产生寻根问底的好奇心,逐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产生浓厚的兴趣,自然而然地把心思转移到课外阅读上。

二、推荐小学生适合阅读的课外书籍

小学生由于受语文基础知识和生活阅历等方面的限制,阅读水平有限,如果不对他们阅读的书籍加以选择和引导,就会使他们对课外阅读失去兴趣。为此,教师要选择和推荐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的书籍。对于低年级学生,由于他们刚接触拼音,识字不多,可先引导他们看些注音的读物、拼音报等,这样既能看得懂,又巩固书本上所学的知识,使他们有一种成就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对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则随着他们阅读和理解能力的逐步提高,可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介绍有关的书籍。如有的学生喜欢探究科学奥妙,就介绍他们看一些有关科普方面的书籍,更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同时,教师可结合课堂教学推荐、介绍有关的书籍。如学生学习老舍先生写的《猫》,都非常喜欢,教师可以趁热打铁,介绍他们看一些老舍先生写的其他文章,使学生自然产生浓厚的文学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就能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为课外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他们渐渐喜欢上课外阅读。

三、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

环境的创造在阅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良好的閱读氛围会给学生带来阅读的激情,充分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让他们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教室是学生在学校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影响学生读书的一个重要场所。为了让学生在这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在教室里增设“图书角”,安放图书柜;图书柜内摆放学校配发的和学生自带的各类图书,让教室成为书的海洋。每当学生走进教室,就会感受到浓浓的阅读氛围,学生课余时间随时可以利用图书角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享受阅读的愉悦。同时,可以在教室的墙壁上悬挂读书名言,在学习园地设置“书海拾贝”、“阅读指南”、“名作欣赏”等版块,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注重培养小学生阅读的好习惯

阅读,需要静下心来,在良好的习惯中读。小学生年龄小,好奇爱动,自我控制能力弱,读书目的不明确,注意力往往不能很好地集中,使他们的阅读质量大打折扣。为此,我们要注意培养阅读习惯,尤其要培养学生专心致志、善始善终的阅读习惯。当然,这个习惯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养成的,需要老师一步步耐心细致地培养。在教学中我常常先要求一字一句地阅读,做到见于书,出于口,发于心。当学生能做到静心、发心时,就着手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指导学生阅读时学会圈、点、画、找、记,圈出不懂的地方、点出关键词句、画出好词佳句、找出优美的片段进行熟读、背诵,养成“摘记”的习惯,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故事的情节,扩大词汇量,培养良好的语感能力,提高阅读的综合效率。

五、积极开展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各类活动

重视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能够展示孩子们课外阅读的收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后,往往会滋生出一种表达读书收获或者感受的欲望,希望自己的读书收获,得到老师、家长或同学的认可与赞许。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各种读书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与交流的平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如开展读书交流会;进行讲故事比赛、朗读比赛、读书征文比赛;在班级中定期展评学生的读书笔记、剪贴、手抄报等。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互相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总之,在课外阅读中,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其读书兴趣,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遨游,给他们开辟一片多彩的生活空间。

猜你喜欢

兴趣培养课外阅读小学生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扩展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我是小学生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