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高效课堂之我见

2017-02-17王光明

考试周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高效课堂

王光明

摘 要: 新课程倡导改革,自发实施教育改革,这既是现代教育办学方向,又是适应当代社会的教育需求。新的教育模式要求学生自主、探讨学习,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情操。适应改革要求,提倡高效课堂,教师要从历史意义出发,培养适合新形势下的新型学生,注重课堂教学效率,切实做好课堂改革。

关键词: 高效课堂 中学语文教学 语言社会性

一、语言的社会性

学习语言,重在语文实践,因为语言是交际工具,不仅承载着历史,更是社会的组成部分,除了从家庭、社会获取知识外,更重要的环节是课堂教学。语言的社会功能性决定了高效课堂的必然性。人们的社会交流思想、信息传递,需要我们有严肃的语言框架与完善的语言体系,以有效进行社会交流,实现语言功能。

二、语文课教育教学目标

从传统教育模式走向新型教育模式,这已经被大家接受。新课标指出: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黑板、粉笔逐步走向多媒体介入教学,以开发学生智力、能力、思想为主导方向,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改变教育观念,多角度、多层次地满足学生的学习目标。把传授知识变为自主接受知识,深入研讨什么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准确让学生领会文本内涵,实现完成教育教学目标;有效且高效教学,达到新型人才的标准等。这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学习、探讨,更新自己的知识领域,多方位设置适合本班学生的教育方式,学生才能高效接受文本内容。

三、中学语文高效课堂尝试

1.教师的教学行大胆尝试新方法。

由于许多教师习惯黑板、粉笔教学,思想保守,不敢涉及改革內容,担心自己知识不够,管理层就要注重培养教师的教育技能,使他们能够驾驭每一节课堂;组织他们接受新的教育思想,进行培训学习,改进传统方法。如:利用交互式白板、PPT、FLASH(图片、视频、美术、音乐)等媒介参与教学,教师对这些资源要有所了解,并大胆尝试使用。不仅是这些新的教育手段,还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社会是多元的,教育应是丰富的,所以只有开放教育,才能高效。

2.充分调动学生资源,让他们活动起来。

2.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就要让学生自己参与学习活动,“眼过千遍古,不如手过一遍”不也是这个道理吗?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参与,让空间给学生,使他们真正在课堂中自由发挥,让他们的思想驰骋,既解放老师,又开发学生的智力。

2.2传统教学是老师设置问题,学生作答,我们要打破这一守旧模式,让学生自己找出问题,积极思考。《论语·述而》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要讲究启发设问。比如人教版必修一《沁园春·长沙》中“惜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老师不必一一交代,让学生结合历史自己理解。他们会展开各种讨论,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认识,结合文本也会有不同的见解。这其实就是一种尝试,他们既学习了历史知识,又领略了文本内容,还使学生获得了更多的知识,使教学轻松愉快,使学生更有参与意识。

2.3教育改革不仅是形式上的改,更落实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在课堂上恰当进行点拨与指导,找出文本的课堂目标,广开言路,突破重点,既要引导学生深挖课本内涵,又要老师进行研讨文本,吃透教材。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组织课堂,教师没有梳理出准确的文本信息,也就谈不上高效课堂。

2.4严把教学常规,不能随意散放。虽然进行自主教学,但学生的理解是有限的,教师要严把课堂教学规律,有分寸地进行探讨教学,即让学生有话说,做到让学生学到正确的知识,从文本中汲取营养,从课堂中受到教育。教师要把握几个环节:课前的预习设置,要富有开放性,但又不失文本信息;课堂重在交流与提问,这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教学,组织学生把有效问题拿到课堂上,剔除无关紧要的问题;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可以有更大的空间思考,包括信息的筛选、整理,字词句的理解,艺术技巧的应用,但这不等于教师不参与备课,反而要求教师充分备课。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学生的问题,准确传递信息,否则学生得不到准确的信息,就会挫伤积极性,没有更有效的问题设置,达不到高效课堂的要求。

2.5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学习是多元的,学生思维是开放的,要多方位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比如《背影》一文,我们怎样让学生感知父爱的伟大呢?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背影,但我们的学生没有真正关注自己父母的背影,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父母给你留下多少背影,多少背影是让你永远记住的。这样学生会较快理解朱自清的“背影”,在“背影”中得到情感的熏陶,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感悟。

2.6有效开展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不能少的,现在许多教师没有布置课外活动,这是不科学的。课外学习是对课堂学习的补充与消化,需要老师精心设计,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活动,设置主题与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外的阅读,讲座、演讲、名著的欣赏等。我们不能禁锢于课本知识,要有效利用客观的资源,丰富文化知识。

3.改善教学设备,开发多方资源。

我们有可观的教学资源利用,现代教学已经不仅仅限于课本知识,要掌握更多的科普知识。比如通用技术、科普知识、机械设计、计算机等,都可以开发学生智力,拓宽学生视野,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广泛,把课本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再由实践帮助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有充分的展示空间,这样有助于实现高效课堂教学。《论语》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指对于学问和学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只有学生喜欢了才能谈高效课堂。

改革是一个渐趋渐行的活动,我们可以多交流,多学习,从而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周江.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考试周刊,2010.

[2]王艳艳.努力建构语文高效课堂.学语文,2014.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教学高效课堂
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探究
论中学语文教学中提问设计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谈新课程下如何做好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渗透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