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园竹盖上了“蚕丝被” 节本又致富

2017-02-17

农村百事通 2017年2期
关键词:蚕丝被竹叶竹林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推广早园竹覆盖技术已有数十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早园笋价格连年攀升,早园笋市场前景广阔。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等生产成本持续攀升,早园竹覆盖成本大幅度增加,每亩综合覆盖成本已达8000元左右。一些村民种植早园竹的热情有所降低,放弃种植早园竹的苗头日趋明显。为破解这一难题,德清县城山村“80后”村民周洪力经反复探索,根据该村特殊的土壤条件,因地制宜地创新早园竹覆盖技术,摸索出了包括分层覆盖、覆盖物厚度适中、控制好竹园地表温、湿度等的一整套科学覆盖的方法,走出了一条依托科技、精心管理、喜获丰收的道路。

周洪力通过走访原料市场,详细对比早园竹种植的每一项成本的价格,发现生产成本日渐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早园竹林地覆盖物价格的上涨,仅这一项成本就占到了总成本的一半以上。然而,早园竹林地覆盖是出笋的关键程序,去掉覆蓋物是不可能的。于是,他将目光放在了覆盖材料上,利用自家的几亩早园竹林地,尝试做起了覆盖栽培试验。

传统的早园竹覆盖技术是在早园竹林地表层施用农家肥加盖砻糠,给土壤增温保温,从而使早园竹提早出笋。周洪力根据从林业技术人员那里学来的知识,利用本村丰富的毛竹竹叶资源,改进了早园竹覆盖方法,创造出了下层竹叶加上层砻糠分层覆盖的方法。“刚研究出这种新的覆盖方法时,我先在自家早园竹林地里试验了一下。结果,那一年我家的早园笋大丰收,不仅产量提高了,还提早出笋。我自己粗略地算了下,用这种方法覆盖早园竹2亩,纯收入达到了2.3万元,每亩的覆盖成本却较以前降低了1500元。”周洪力看到自己的试验有了效果,心里格外高兴。附近的村民看到他这种覆盖方式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早园笋产量、提早出笋,也纷纷向他“取经”,开始收集自家毛竹林里废弃的竹叶,对自己的早园竹林地采用“竹叶+砻糠”分层覆盖的方法。

经县林业局相关专家的研究,发现周洪力这种早园竹覆盖方法如此有效与村里的土壤条件有着密切关系。城山村竹林地土层较薄,这种覆盖方式通过农家肥和竹叶发酵增温、砻糠保温的双重作用,把砻糠覆盖厚度从30厘米降低到15~20厘米,一方面充分利用本村资源降低了覆盖物和劳动力成本,另一方面通过竹叶发酵提升增温效果,使早园竹能够比采用传统的覆盖方法提早出笋。如此一来,早园竹覆盖由原来的“棉花被”换上了“蚕丝被”,大大提高了早园笋的经济效益。据了解,通过改进早园竹覆盖方法,城山村早园笋亩产值最高可达3万元,平均亩产值达1.2万元,每亩的覆盖成本由原来约8000元降低至现在约6000元,较大幅度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浙江 王更亮 邵丽霞)

猜你喜欢

蚕丝被竹叶竹林
为什么大熊猫生活在竹林里
雪地里的小画家
《竹》
调查蚕丝被:价格相差悬殊
竹叶沟怀古
学包圆锥粽
竹林野炊
洲泉蚕丝被的品牌复兴
桥梁 传播 服务 奉献
蚕丝被:掀起了你的盖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