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角落里的花朵

2017-02-17李馨

祖国 2017年1期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建议

李馨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亿万农民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他们把家里的孩子留给年迈的父母或者亲戚来照顾,被遗留下来的孩子便成为“留守儿童”。这些农村留守儿童不仅生活条件较差,而且身心发展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针对当前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机制,培养和扶持民间留守儿童服务机构,坚持舆论引导,形成共同关爱儿童成长合力的参考对策。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存在问题 建议

“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花朵真鲜艳。”曾几何时这样的儿歌一直被我们传唱。然而,如今花园的角落里,总有那么几株花朵不再是含苞待放、鲜丽娇媚,而是花枯叶落、残瓣满地,这种“花朵”叫做留守儿童。改革开放以来,亿万农民背井离乡,去城市、去沿海地区追求高收入、高质量的生活,而务工人员外出打工时,他只能把年幼的孩子留给年迈的父母来照顾,被遗留下来的孩子便成为“留守儿童”。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成绩欠佳,行为表现堪忧

一般意义上讲的留守儿童通常是指0-16周岁的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留守儿童很难培养并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小学阶段比较有学习热情,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比较良好。但随着年龄逐渐增长,一方面步入青春期,另一方面接触的知识越来越难,很少有留守儿童成绩优秀、行为规范良好。厌学、弃学,加之没有正确的引导,很容易与社会上不良青年厮混到一起,发生极端行为。没有正确是非观念的留守儿童很难对复杂的不良现象有正确的判断,从众和模仿心理使他们极易产生犯罪和越轨行为,甚至成为留守“罪童”。

(二)关键期缺乏引导,心理发展异常

奥地利生态学家康罗德·洛伦兹早在1937就提出人的发展有关键期。3岁右,是幼儿自我约束、建立规则意识的关键期。另外,毋庸置疑的是青少年期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每个人的“三观”形成都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农村留守儿童们由于其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在发展关键期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容易在认知上产生偏差。他们往往缺乏自信和心理安全感,甚至有被遗弃的感觉,形成一系列悲观消极的认知。

(三)父爱母爱畸形,孩子“三观”不正

长期在外打工的父母无法时刻陪伴在孩子身边,久而久之容易會对孩子产现一种愧疚感,加上父母在外打工,经济收入较为宽裕。因此,这些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往往表现在物质补偿方面,尽量满足孩子在物质上的需要,甚至不迟疑也不打半点折扣。父母这种带着亏欠而畸形的爱,使儿童成长过程中,心理逐渐形成了的“金钱万能”的价值观和“逍遥享乐”的人生观。他们没有形成勤俭节约与艰苦奋斗的概念,更没有形成健康的价值取向与人生取向。

二、留守儿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一)监护人自身原因

有的监护人年龄较大,精力有限,同时要照顾多个留守儿童,再加上自身健康状况差,因此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监护人往往只重视留守儿童身体上是否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层次的发展,只关心儿童在学校和家里的表现,却忽视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此外,有的监护人文化程度较低,他们不知道如何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也不能在学习上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导,从而使留守儿童的教育从根本上失去了重心。

(二)农村经济水平相对落后

当今,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更加凸显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滞后,尤其是偏远山村。个别农民的全年收入只能相当于城市居民的一个月工资,更有部分家庭因病导致贫穷。因此,很多农民为了改善经济生活条件,他们自愿到城市发展打工。还有一部分农民工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成问题时,他们只能选择进城务工赚钱来养家糊口,必然导致了他们的子女在不完整的环境中成长。滞后的经济是造成那些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原因。

(三)农村家庭盲目的金钱观

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虽不富裕,但也不至于穷困潦倒、无处安身,他们大多是靠传统农业来维持家庭正常生活的,而随着改革开放之后城市社会经济的大发展,,为农民工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岗位和就业空间,也给了更多农民工发家致富的机遇,他们也渴望成功,渴望享受上层社会的生活,因而不惜抛家弃子,离乡背井进城打工。逐渐失去了家庭的温暖,牺牲了子女的前途,导致更多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三、思考与建议

(一)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机制

今年2月国务院最新发布的《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民政部就此已专门成立了“未成年人(留守儿童)保护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也在紧张筹备推进中。但国家推出的政策和制度较为宏观,各地区要切实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就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具有可行性长效工作机制。形成政府与学校,社区与家庭等多方面以政府为主体的合作互助的长效机制。

(二)培养和扶持民间留守儿童服务机构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若想得到彻底解,还需要各级政府积极政策为引导,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格局。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多渠道并,切实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成长环境。同时,保障农民工子女在其父母工作地真正地享有和城市儿童同等的受教育权利。避免“纸上一套,背后一套”,实际操作中确保政策的可行性和持续性。享受均衡的现代教育,是每一个孩子应有的权力。因此,在合理范围内,最大限度地降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入学门槛。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双管齐下,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留守儿童群体。

(三)坚持舆论引导,形成共同关爱儿童成长合力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舆论力量在社会建设发展中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习近平总书记在上任以后更加重视媒体舆论的作用。显而易见,舆论宣传工作是净化社会环境的中坚力量。因此,在留守儿童的工作中,更要利用多渠道的方式充分发挥舆论的催化剂作用。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总而言之,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家庭尽责是首要,政府尽职是关键,社会尽力是保障。只有多渠道打好组合拳,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才能保证这些“角落里的花朵”享受同样的阳光和雨露,才能在社会主义的花园中看到百花齐放的美景。

(作者单位:中共本溪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