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拆掉那篱笆

2017-02-17卢楠

小学生学习指导(高年级) 2017年5期
关键词:枣子草堂篱笆

◎卢楠

拆掉那篱笆

◎卢楠

唐代是中国在农耕时代里最繁荣、富裕的朝代。然而,由于缺少分工合作、商业贸易,即使在富裕的唐代,大多数的普通人仍然过着贫困的生活,社会稍有动荡,立即就有大面积的人口陷入饥饿、破产。

大诗人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尽管才高八斗、天下闻名,但杜甫大多数的时候都过得很贫穷。杜甫的生命中也许有一半时间在跟饥饿、贫困打交道,他的一个儿子,不幸死于饥饿,他本人逝世的原因,多少也和饥饿有关。

然而,即便贫穷如斯,心地善良的杜甫在手头方便时,从不忘记帮助、接济比他更困难的人。杜甫在成都生活时,居住在一间草堂里,过着清贫的生活。草堂周围种着一排枣树遮阴,枣子熟了,打下来也可以充几天饥。

有一天晚上,杜甫刚准备入睡,突然听到屋外不时传来几下奇怪的“唰唰”声。他起身到外面一看,一位瘦骨嶙峋的老妇人正拿着一根树枝,踮着脚,费力地想打树上的枣子。见到杜甫出来,老妇人吓坏了,连连道歉。她说,她实在是太饿了,家里没东西吃,才出来偷枣子。老妇人家里只有她自己,儿子们去当兵,全都不幸战死了。得知她的情况后,杜甫连忙说:“老人家,树上枣子有的是,以后不管几时需要,尽管来打,不用客气。”说完后,他回身到屋里,拿了一些剩余的饭菜款待老妇人。从此以后,老妇人不时到杜甫家打枣子,邻居一些穷人不时也来蹭点儿枣子吃。杜甫看到了,从无责言。

后来,杜甫准备离开成都,将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住。这位姓吴的亲戚搬进来时,发现老妇人来“偷”枣子,就修筑了一道篱笆,防止老妇人进来。杜甫看到后,连忙写了一首诗给这位亲戚,诗上写道: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意思是说:以前我从不去阻止邻居们过来打枣子吃,其中有一位孤身的老妇人更是可怜,要不是饿极无奈,她也不会做这种事,所以我尽量对她友善一点儿。请别怪我多事,劝说您不要修筑篱笆,眼下这世界,徭役税赋沉重,百姓生活很苦,战火一起,更是苦不堪言,我们还是不要对旁人太苛刻,令他们雪上加霜了吧。

看到杜甫的诗后,吴姓的亲戚连忙拆掉了篱笆,令草堂恢复了原貌,邻人们可以出入自由。

猜你喜欢

枣子草堂篱笆
小刺猬送枣子
树上的枣子有多少
草堂旧事
围篱笆
草堂诗歌奖在杜甫草堂颁奖
篱笆城
花篱笆
巧算枣子
薪草堂由来
秋风起,枣子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