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远处去
2017-02-17刘朱鹮长沙市明德中学K380班
文/刘朱鹮(长沙市明德中学K380班)
往远处去
文/刘朱鹮(长沙市明德中学K380班)
“……小小石头城临水倚山,建立在河口滩脚崖壁上。河水清而急,深到三丈还透明见底。河面长年来往湘黔边境各种形体美丽的船只……小船浥浥流而渡,艰难处与美丽处实在可以平分。”
沈从文在《湘行散记》中这么描述这里。湘西似一条逶迤的长蛇盘踞在武陵山区;而谈到经济与教育,湘西却被远远甩在后面,蜿蜒蛇行。
小时候的一个午后,在田垄上,爸爸指着远处飞驰的火车对我说:“一定要往远处去。”
往远处去!
在我还不懂爸爸的执念的时候,这句话就已经在我心里扎下了根。
爸爸让我去远处一定是想让我有个更好的大学。我自己也这么认为,远处等于高考成绩。
一次次尝试后,高中来临时我终于能走出来,来到湘江边的长沙。
爸爸很高兴,但我的害怕与胆怯又全写在了脸上。我对这块土地充满感情,可我又何尝想囿于这山峦之间!然而此刻对于未知的恐惧占领心头,没有期待没有激动,只是惴惴不安。
果然,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没有熟悉的脸孔与声音,只觉分外难熬。我也不再是高高挂在县光荣榜上的翘楚,而是这新鲜气氛里的孑立者。
“你必须要去自己适应!一辈子待在旧地方有什么用呢?独立是要锻炼出来的!”
“莫要总回来总回来,难得跑!就在那边适应环境,放长假再回来。”
爸爸只是这么说。
虽然有时候不免有点小小的抱怨,但我只得咬咬牙,在骄阳下面对地图,看着一幢幢大楼,辗转其间;打开新买的笔记本,做起初中从来不会做的总结,一步一步地学。
脑海里常浮现那个老套的,老鹰把小鹰扔下悬崖的故事。在我看来,自己就是这只老套的小鹰,被扔出山区,在广阔的城市里独自面对生活。无论是日常看着湘江灯火,还是回到沅水边;抑或是短暂停留的更远的黄浦江边、永定河岸和海河畔,我都会想,我去远处,到底是为了追求什么。每每下笔填下含蓄思乡的词句,眼前都会浮现起第一次接受远处这个词的黄昏。到底是什么呢?我突然不知道了。家里似乎也都爱远处,姑妈们支持爸爸,自己早也把两个堂姐送了出去;堂姐们在外工作,游遍大江南北,外人总说,你们家里养了徐霞客。现在爸爸也满足我到处旅游的要求。若说远处只为了成绩,那么这些事情又何必举足轻重地出现呢?真是越来越模糊。
曾断续听过爸爸的经历。奶奶生了六个子女,爸爸是最小的。爷爷早逝,家庭拮据,但奶奶坚持要送爸爸去读书。而爸爸总遗憾说:“我成绩实在太差了,”再笑着说,“幸好我女儿不像我。”
按理说,爸爸对远处的执念应当是系于成绩的。但每一次,我以想要舒服的条件学习为借口的回家要求总是被拒绝。爸爸要我注意的不只是学习,更多在于熟悉环境,要我学的不只是书本,更多在于搭地铁、与人相处、安排生活细节的技能。
一次暑假我回到家里,爸爸对我的改变似乎十分满意,他问我去买零食吗,我说去,他便纵容我买了很多,一把提过走在前面。在昏黄的路灯下,我发现爸爸的脚步略有些蹒跚。爸爸开始老了。
那一瞬间我突然明白了很多。听说爸爸年轻时曾去过海南打工,种种不如意,只好折回。果然,他见过远处,因此,他不希望我面对远方,只有望洋兴叹的惆怅。
爸爸的执念,不仅是高考分数,更是我成长的过程,是更好的远方本身。画面又闪回到小时候在沅水边的那个黄昏,闪回到田垄上的那个午后,那个曾经困惑我的问题似乎有了答案:远方之远,是因为有更多的可能性提供给我们的一生。这背后,有着父亲对我的人生的期待与尊重,这是对于生命本身的热爱与尊重,他希望,有更多美好的可能性涌入我的一生。
若要说最感谢爸妈给予的东西,便是这一种决心和情怀——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