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淮河畔走出会讲故事的男孩
2017-02-17李维芳
◎本刊特约记者 李维芳
从秦淮河畔走出会讲故事的男孩
◎本刊特约记者 李维芳
第一眼见到肖泽青时,他脸上一副稚嫩清秀的模样,这个充满阳光的男孩,出生于六朝古都南京。受古都深厚文化的熏陶,他从小就在南京的秦淮河畔,品读王献之、谢朓、刘禹锡、杜牧、孔尚任等大家写的“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等优美诗句,他坚信“腹有诗书气自华”,他喜欢在幻想空间里行走,白天不愿去走别人庸俗的老路,夜晚追求天空中不一样的星星。
肖泽青的愿望就是要当一名像莫言那样会讲故事的作家。说起他的作家梦,还多亏他父亲的功劳。在他还在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他父亲就规定,每天晚上必须熟背一首唐诗才能睡觉。这样的学习持续了半年多的时间,直到上小学。在他父亲的“非人折磨”下,他极不情愿地“吞下”了两百多首唐诗。从他上小学一年级开始,每篇课文不论老师是否要求背诵,他父亲都要求他提前把全文熟读,乃至会背。不仅如此,父亲还让他读了许多中外名著,徜徉在《红楼梦》中,他为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而叹惜;当遨游于《西游记》时,他又沉浸在孙悟空护送师父唐僧一路斩妖除魔的打斗中;走进《三国演义》,他对诸葛亮的谋略心生敬佩,为周瑜的英年早逝而惋惜;遇见《安徒生童话》,他更为那个在下雪天卖火柴的小女孩而悲伤……
记得,他在上小学三年级时参加一次征文比赛,写了篇《大森林的夏日梦幻晚会》,在这篇征文中,他用优美的笔调、活泼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了一场大森林的动物们一次难忘的梦幻之夏文艺晚会的盛况。这篇征文不仅获得一等奖,还被推荐到南京《好家长》杂志上发表。当他看到自己的文章变成一篇铅字在杂志上刊出后,一种小小的成就感从心中油然而生,他于是下定决心要当一名作家,写出更多精彩的文章。从那以后他明白了,之前他父亲要求他做的那一切,都是为了充实他头脑中的知识量,正如大诗人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为了实现他的作家梦,他学会了讲故事,从自己身边的人、最熟悉的故事写起,因为世界上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永远都讲不完。一个故事讲得是否精彩、生动、感人,关键是要学会用心去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那些平凡的人和事,再用自己的笔真挚地将它们表现出来。就是这样,每次动笔前,他都先把自己想写的内容,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讲给父母和同学们听,一旦他们听得乏味,他就果断放弃写作的念头;如果他们听得津津有味,他就把故事写出来。他的一篇篇作文就是这样写出来的。
这个世界充满无数的故事,肖泽青正努力用自己的笔,把他认为最美的人和事,一一地用文字生动地表现出来。写作,让他充实,让他有了一个个小小的成就感;写作,也让他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