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说古代“重农抑商”思想的拓展学习

2017-02-17江苏魏焕春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7年6期
关键词:示例商业历史

江苏 魏焕春

例说古代“重农抑商”思想的拓展学习

江苏 魏焕春

战国时期,面对社会上出现日益严重的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统治的问题,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的思想 。他提出:农业生产粮食布帛,是本业,脱离农业生产的工商业,为末业。国家要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其具体措施包括:制止弃农经商,未经允许从商者罚作奴隶;国家控制山泽之利,实行盐铁专卖,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这些措施及包含的思想也被大家称为“重本抑末”或“重农抑商”的思想,在封建社会长期的小农经济下,被历代统治者世代推行,成为众说纷纭的重农抑商政策,但对其认识有以下几点误区,示例如下:

一、正如史家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所言:“……名为抑商,实为抑民间之商而重政府之‘商’”,其意是指在重农抑商的政策下,政府抑制民间商业行为,实行政府专卖制度或者是政府垄断有利可图的一些行业的商业行为。如:上面所言秦商鞅变法所推行的具体措施及西汉时期政府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以及通过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的相应政策。示例如下:

古代政府的抑商政策, “名为抑商,实为抑民间之商而重政府之‘商’”,下列最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

A.秦国禁止弃农经商

B.西汉盐铁官营政策

C.唐朝限制商人科举

D.明清御用官窑瓷器

【答案】B

二、名为抑商,实际如商鞅所言:农业生产粮食布帛,是本业,脱离农业生产的工商业,为末业。国家要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即限制古代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示例如下:

重农抑商政策的含义是 ( )

①重视农业 ②抑制手工业

③抑制商业 ④重视手工业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

【答案】B

三、是在古代重农抑商的大环境下,部分有识之士认为农业、手工业、商业均为国家本业,应相辅相成,共存共荣。正如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所言:“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这里指出在古代中国应该将农、工、商业皆作为国家本业。从而有人要求人们要各安其业,从事不同行业的活动。示例如下:

山西柳林《杨氏家谱》认为:“天地生人,有一人莫不有一人之业。……寄迹田畴,则农为本业。置身曲艺,则工为本业。他如市尘贸易,鱼盐负贩,与挑担生理,些小买卖,皆为商贾,则商贾即其本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体现古代商业繁荣

B.体现重农抑商观念

C.劝导民众弃农从商

D.劝导人们各守其业

【答案】D

四、是在古代抑商的大形势下,实际上部分朝代也重视商业特别是城市商业,从而使城市商业出现了较大的发展。如宋代城市商业极其繁荣,其发展打破了汉唐以来长期的坊市界限规定,“城乡坊巷桥门隐蔽去处,尽是铺席买卖”,在城郊交界之处“草市”出现。其中东京汴梁今天的开封城更是打破了日中为市的时间限制,出现了夜市与早市昼夜相连的现象。四川地区更是出现了交子等便于携带的纸币。南宋时更是把海外贸易的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示例如下:

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宋代 ( )

A.生活习俗改变

B.坊市界限打破

C.坊市严格分开

D.官府鼓励经商

【答案】B

五、是在古代抑商的大环境下,出现了严重影响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现象。据《中国全史·商贾史》记载,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M.Godtey)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的因素。示例如下:

1.明清时期很多著名的晋商在发财后往往大兴土木,留下了诸如“乔家大院”之类的著名建筑。这一现象对社会进步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 ( )

A.缩小了晋商文化的内涵

B.助长了铺张浪费的不良习惯

C.影响了工商业扩大再生产

D.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进程

【答案】C

2.有一族谱记载:明清时期外出经商者日众,不少人依旧“壮则服贾,老则归田”。这说明 ( )

A.社会风气日益恶化

B.经世致用思想受重视

C.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D.重本抑末观念占主导

【答案】D

总之,“重农抑商”这一历史概念的解读与理解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并深究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而非简单化、概念化甚至虚化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探索性研究和实践的特点,通过回归历史、提出或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从而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

猜你喜欢

示例商业历史
2019年高考上海卷作文示例
“全等三角形”错解示例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新历史
飞吧,云宝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