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中的浙江元素刍议
2017-02-17洪方煜浙江省台州中学
◎洪方煜浙江省台州中学
高考作文中的浙江元素刍议
◎洪方煜浙江省台州中学
作为新课改新高考的先行者,浙江省的作文也是全国作文改革的风向标。那么,浙江高考作文中到底有哪些浙江元素?笔者试以近几次作文为例作些阐述。
2015年浙江高考作文题是让考生论述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的关系。显然,这个题目,无论是内容还是写作要求,与考生原先设想的大相径庭,他们原先准备好的一些素材根本用不上。当然,这一点也不奇怪,坊间盛传,这个题目原来就是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题目。但命题者显然有他们自己的考虑,他们曾在一些场合谈到自己的理解,他们觉得,这个命题旨在向中学语文教师传递三种导向。
一、考查考生的基本论证能力。这种论证并非要求完全学术化,走高端化道路,而是能写大纲规定的论述类文章。
二、引导考生注重理性思辨能力。最近十年,偏感性的文章走到极端,而原先强调的真情实感的评判,对阅卷老师而言也是个困难。强调理性,一定程度上排除了感性色彩与主观性,而限定了这种偏向理性条件的作文,与考场作文的内涵——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倾向是一致的。这种通过虚拟情境的设置,让考生分析现象背后的逻辑,更能见出考生在作文中的逻辑能力与思辨性。
三、更能考查考生阅读的广度与深度,借以引导中学作文教学,能有效地扭转目前存在的三大弊端:
1.文体杂糅,由于一段时期的文体自选,致使不少考生到大学以及进入社会后所写的作文完全无用,最基本的论述类文章根本不会写。所谓的“秋雨体”“于丹体”则大行其道,而这些文章,对考生的成长来说,并非必需。相反地,理性与思辨能力,则对考生终生有用。
2.不要将精力放在所谓的采点上,应更多地将精力放在更宽泛的表达能力,主要是论证、分析、演绎等能力上。
3.材料是否平庸无所谓,关键是看如何分析,就好像眼前一堆积木,最关键的是怎么搭配这些积木。
确实,从当年阅卷来看,大部分考生在这方面做得不够理想,大多停留在问题的表面,仅罗列一些材料,或者运用事先准备的材料,主要是作者生平式的介绍,未结合题意作深入并扣题的分析,有套话作文的痕迹。为此,阅卷专家组倡导,考生在作文中要养成一种理性思维的习惯,让自己逐步进行归纳、演绎、对比、分析、推理,让思维走向清晰、缜密,形成一种独特的论述范式,一步步引领阅读者进入到自己的文章,与之进行沟通、交流,进而让其读出丰富的思想。
为突出这种导向,阅卷专家对一类作文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审题准确,还应该在这个基础上有自己对题意的理解和生发,论证有层次感,对问题的理解有深度。
这种要求,自2004年浙江自主命题以来是第一次,按命题组与阅卷组专家的意思,应该是今后浙江作文改革的大方向。
如何理解这种要求?笔者试着从题目的理解上作些说明。
命题者提供的材料包含了这样两对关系: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是相背离的。如何往前再走一步,作进一步的生发,以体现理解的深度?
笔者以为,人品与文品分属道德和美学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它们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两者之间,还可能存在如下关系:
一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高于现实。
二是艺术家为了美化自己,给自己立贞节牌坊,故意作伪。
三是个人的成长、环境的变化、思想的转变导致艺术家格调的变化,典型的例子是汪精卫。辛亥革命时期,汪精卫奋然刺杀清摄政王,失败之后,以“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悲壮情怀,在历史上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然而,在日寇大举侵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汪精卫却腆颜事敌、卖国求荣。显然,汪精卫的悲壮不是装的,只是时间的推移,让他的人格发生了变化,但我们不能否认“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文品的格调。
四是受一些大环境的影响,如齐梁间宫廷诗风对当时文人的影响,北宋初期西昆体对当时文人的影响。
再来看2016年的作文情况。
该年作文材料分三部分内容:虚拟现实的现状,虚拟现实的前景,对虚拟现实的态度。其中前两部分是引出,第三部分是写作指向,命题者给出了三种答案:拥抱虚拟现实,刻意远离虚拟现实,与虚拟现实保持适当距离。考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观点展开论述。
2015年的高分作文传开后,不少考生知道了要辩证地看问题。所以,在2016年的作文中,考生都能正确看待虚拟与现实的关系,他们认为,对待两者不能简单地肯定一方或否定一方。但对阅卷专家提出的“生发”“再走一步”等问题,能作恰如其分引申的并不多。实际上,虚拟现实不管怎样,都是技术层面的,在人与技术之间,人应该是主体,技术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颠倒过来,人为技术所役。正如满分卷《现实一种》所论述的:
而真正所应做的,不是舍弃一方追求一方,而是让VR回归到一种工具本身,它的存在,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它的存在,是生活的另一方面,是现实的另一方面。虚拟,源于现实,是现实的需要,也是现实一种。我们需要用海绵自主地擦掉虚拟与现实的界线,让虚拟完善现实,成为一种现实。
从2015年到2016年,除了贯彻论述类文章的写法以外,还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在材料上体现对现实的关注,而这种关注在2017年的省统测卷中得到了强化,我们不妨看一下其所提供的样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日趋多元化。有的人喜欢追逐新潮,看电子书、享受手机和网络的便利、穿有破洞的牛仔裤、吃饭AA制;也有的人偏爱信守旧习,以纸笔写作、听昆曲京剧、着汉服唐装、讲究传统礼仪;更多的人喜新而不厌旧,兼容新潮和传统。当然还有人认为,本质上人们其实是无法选择的……
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加以阐明。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显然,作文题更着眼于现实,更注重考生思考的厚度与深度。
笔者试着就如何“生发”与“有深度”作些解读。
从静态的角度看,传统的东西经过了历史的大浪淘沙,能够保存下来的,显然有其自身的价值。如果一味抛弃,只会割断我们与传统文化的精神维系,产生一种虚无感,最终使自己的内心变得苍白,缺少一种坚定与厚实。因为,谁也不能抓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但同时,一味地抱着传统的大腿不放,一味地钻进故纸堆,只会让我们变得迂腐,让我们的思想变得保守。
而新潮的事物,往往顺应时代潮流而生,体现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是一些技术方面的新生事物,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与便利,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更宽广的平台。但新事物的缺陷在于:一是没有经过时间的检验,可能是一阵风过后,没留下深刻有用的东西;二是一些技术层面的事物,容易让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让人为物所役;三是一些外来的东西,很多只是时髦,并非适合我们自己。但如果一概舍弃新潮的话,我们就会被时代潮流所淘汰,跟不上世界前进的脚步。应该说,最好的办法是新旧兼容,扎根传统,悦纳新潮,学会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以上只是一些静态的分析,如果从动态的角度观照,我们对题意的理解会更进一步。实际上,新旧的东西不是一成不变的。无论是怎样的新潮事物,往往都与传统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没有什么东西是天上掉下来的,即使是外来的事物,也需融入我们的社会,跟一些传统的物件沾上一点色彩,以实现“中国化”。此其一。
其二,一些在我们看来是传统的物件,换一个人,换一种眼光,可能是新潮的,比如,我们的旗袍,在不少外国人看来,就是一种新潮的服饰。
其三,传统与新潮并非一成不变的,一些传统,经过一些推陈出新的工作,或者经过一些名人的推崇,在某个特定的情境,也可以变为新潮。比如,最近几年兴起的国学热、唐装热,在一些地方极其流行,实现了华丽转身,变成了新潮。
这样理解题意,是不是就深刻了?如果再结合材料的最后一句“当然还有人认为,本质上人们其实是无法选择的”,我觉得,至少还有两个维度可引起我们思考。
维度之一:时代潮流
“本质上无法选择”的背后,是时代潮流如飓风一般,我们每个人都被其裹挟、打扰、身不由己,我们不自觉地在海量信息中迷失了自己。这实际上说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当下是个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存的时代,由于运营载体丰富,新闻传播速度快,受众群体广,社会传媒出现了截然有别于传统媒体的特征。这种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发布的自主性。每个人都可以自主编辑、发布新闻,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2.话题的交互性。公众都可以对别人的新闻进行点赞、评论、转发,甚至加以修改。
3.传播的快捷性。发表的话题不需审核、编辑,具有即时的特点,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流传于各个社会圈,并在各自的圈子中快速扩散。
4.载体的灵活性。新媒体发表的阵地通常借助博客、微博、QQ、微信等实现,只要手中有一部手机、一台手提电脑、一部iPad等,每个人都可参与讨论与传播。
5.受众的广泛性。社会中的每个人,只要具备一定的知识与最基本的电子运用技术,都可以获得相关的新闻与评论。
在这样的社会生态中,人们稍不注意,往往就会被别人的思考牵着鼻子走。若想“身由己”“本质上做到自我选择”,我们需具备两样本领:一是思辨,即“思考,辨析”,指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社会阅历,思考、辨别、分析新闻,不轻信,不盲从,在潮流中不迷失;二是理性,指判断、推理的思想活动,一般指我们形成概念,进行判断、分析、综合、比较、计算等方面的能力,与感性相对,其本质是否定与怀疑。
而这些,正是合格的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品质。
维度之二:思维
从答卷情况看,能对题意作自己生发的考生不多,这背后暴露出的是思维的严重不足。思维即思想的维度。无论是心理、情感、态度、价值观、习惯、方法、学业成绩、能力、素养,其背后的总根源都是思维方式。人类的困境恰恰在于,多数人都无法有效认知自己的思维,更无法有效控制自己的思维,因为思维具有无序性、随机性。
所以,我们需要给考生充分展示思维的时空,帮助考生打开思维的显微镜与望远镜。我们要善于发现考生思维顺序背后的逻辑并加以引导,让考生克服不良习惯,建立相对完整的思维顺序。我们要引导考生发现自己的思维指向定式,不断增加新的着力点和兴趣点。我们还要善于发现触发考生思维的元素,并不断地运用和更新它们,让考生完成“无序—模仿构序—自主建序”的过程。只有这样,考生才能让自己的作文具有开阔的视野、深刻的立意、独特的角度,在新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栏目责任编辑:李益